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或许少为人知的是,红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传播最广的品种。如今,除了斯里兰卡、印度两大知名红茶产地之外,非洲、欧洲等地也有规模不小的红茶种植区。自17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走向海外,红茶深切地影响了世界饮料的格局,小处改变了许多人的饮食和休闲方式,大者甚至改写了世界历史,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进程。
六大茶类是根据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来分类的,而不是按茶汤颜色。华夏风物「战事中诞生的历史变革者」
红茶的起源、发展、传播乃至走向世界……处处都透着火气,甚至一次次引发战争,也算奇观。
茶之道,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宋两代国内兴盛并流传到日本的,都是绿茶,即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的不发酵茶。绿茶的关键工艺是“杀青”,通过迅速提高茶叶叶片的温度,使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令茶叶停止发酵的过程。直到明末清初,才阴差阳错地发展出发酵的红茶——相比有茶的多年历史,红茶只是个岁的小宝宝。
叶片在高温作用下,体内水分散发,酶的活性钝化,依旧保持鲜叶的翠绿。图为手工杀青。图虫创意明末战乱频发,有一支军队由赣入闽,途经武夷山桐木关——武夷山界福建江西两省,崇山峻岭间有九大险要关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桐木关就是这些关口中最西头的一关。桐木关庙湾有一处茶厂,被这支军队占驻数日,茶农只好四下躲避。待军队离开后,茶厂里大批采摘后未及制作的茶青(即茶叶鲜叶)已闷得软红发黏,有些甚至被士兵当做了床垫。
桐木关是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位于“V”形大峡谷的交叉点。明末清初动乱年代,是出入中原的军事要地网络采摘下的茶青一般在一昼夜内就要杀青制作,这批茶叶却已堆放数日,被碾压堆积得早已发酵。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们尝试了各种办法,将变软发红的蔫叶揉搓成条,用松木点火来烘干。如此干制出的茶乌黑油润,还沾上了松木香,冲泡出的茶汤醇厚温和,口感极佳。茶农尝试将这种新产品带到星村集市上售卖,没想到大受欢迎,卖出比原本绿茶高出几倍的价格,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也称星村小种)就打响了红茶江湖的第一枪。这段公案被桐木关制茶世家江氏第24代传人江元勋先生证实,是族内口口相传数百年的红茶起源。
“青楼”用于萎凋、烘干茶叶,传统正山小种特有的烟熏味便是在这里完成的。网络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是中国茶史上变革极大、发展极迅的关键时期。近世的制茶技术、饮茶习惯、各大茶类都在明朝中后期发展成熟。在唐宋两代,饮茶是上流社会的风尚,宋代皇家制龙凤团茶极尽奢华,价高过黄金。朱元璋认为“龙凤团茶误国”,以法令禁造团茶,贡茶只要进芽叶形的散茶,并将复杂的煎煮法改进为简单的冲泡法,与现代饮茶方法几乎无异。这一政令使茶道走入寻常百姓家,街头巷陌茶馆兴盛,促进了茶叶制作加工技术的进步(从不彻底的蒸汽杀青,改进到锅炒杀青),并催生了红茶、乌龙茶、花茶等各种茶类的兴起。
“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茶饼上有龙凤形纹饰图为《宣和北苑贡茶录》绘制的“小凤”、“大龙”模印网络图为明代文徵明《品茶图》局部图明代,多以喝散茶为主,烹茶方法,由过去煎茶为主逐步发展成冲泡为主网络红茶的发酵技术在清朝初年基本成熟,清初红茶随海运传入欧洲。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陪嫁中就有正山小种红茶。这位公主嗜茶如命,在英国社会上掀起饮茶的潮流风尚。在其后约一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欧洲社会对中国茶叶趋之若鹜,清代文献记载“大西洋距中国十万里,其番舶来,所需中国之物,惟茶是急,满船载归”。
因凯瑟琳酷爱饮茶,茶叶成为贵妇与王室结交的手段。茶叶的社交属性逐渐增强,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网络清政府对茶叶制造技术严格保密,而茶树籽很难经长期海运后再萌芽栽培,西方世界根本无从自制茶叶,甚至分不清红茶绿茶品类,以为红绿茶是不同茶树上种出的不同品种。
茶叶外销最早在18世纪初,产地运输的茶叶汇聚在码头,经水路到广州港口,发往世界各地bostonteapartyship资源只在中国,市场需求却日趋旺盛,欧洲市场上的茶叶越来越贵。清政府和中国商人对可对等交易的英国货毫无兴趣,只图白银。据统计在年-年间,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巅峰,半个世纪内向中国支付白银约计万英镑,这几乎掏空了英国财政。英政府只好将手伸向海外殖民地,对美洲茶叶市场课90-%的重税。年,北美地区终于爆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这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曲。在这场针对中国茶叶的运动中,价值数万英镑的多箱茶叶被倒入大海,其中至少有7成是来自福建武夷山的红茶(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
年波士顿发生倾茶事件网络年,英政府派使团访华,期望扩大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在乾隆八十大寿的寿宴上碰了钉子。没有获得预期效果的英国使团,甚至尝试了偷窃茶树树苗出境,而后终于倒向了以鸦片换茶叶的罪恶贸易。不过半个世纪,鸦片战争打响,世界历史又一次被茶叶改变。
罗伯特·福钧,苏格兰植物学家,受雇于东印度公司,以从中国偷走了茶植株而知名。kewgardensonTwitter「红茶茶事」
红茶正源——正山小种
小种红茶是红茶的正源,又曾在国际历史上翻云覆雨。要成为福建特产代表的“正山小种”,必须是出自武夷山星村地区的本地茶树、采摘标准成熟的一芽二三叶、用传统工艺发酵、用当地马尾松制的松柴明火加温来干燥熏焙……这些原料和工序才能做出正山小种招牌的“松烟香,桂圆汤”——茶叶带浓烈的松脂香气,茶汤有类似桂圆汤的韵味。
正在燃烧的马尾松制的松柴网络外山小种
不过,近二十年来,以金骏眉为风尚的细嫩红茶风靡国内,正山小种的独特韵味很难被年轻市场接受,“松烟香”难以招徕欣赏,制作松烟香的马尾松也被列入保护植物,已经很少有茶厂坚持且大量制作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了——市场需求萎缩了,工艺也随之没落。替代市场的是不做烟熏的普通发酵红茶,即市场上的大宗“蜜香小种”。“外山小种”(也称烟小种)原本是指福安、政和等县仿制正山小种工艺的产品,如今正山式微,外山就更走样了。
金骏眉图虫创意独特地域香——工夫红茶
功夫红茶由红条茶精制加工而成,不同产地的功夫红茶的滋味、香气、品质都各异。因各地水土、制作工艺不同,一地红茶就有一地独特的“地域香”,按地区能细分出数十个品种,如祁红、滇红、闽红、宁红、川红……尤以祁红、滇红为翘楚。
祁红茶网络滇红茶图虫创意清末光绪年间,安徽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乡,把武夷山红茶制作技术带回了老家安徽祁门。祁门在黄山西麓,山清水秀,本以盛产屯溪绿茶驰名。余干臣以祁门细嫩茶叶发酵制成红茶,有类似蜜糖的高香,并伴有似兰花香。年祁门红茶在巴拿马世博会大放异彩,夺得金奖,“祁门香”享誉国际。
原农商部为祁红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而发放的奖凭。网络正山小种、祁门红茶都采用小叶种茶树品种,滇红则是云南地区大叶种功夫红茶,叶片又大又肥厚,干茶条索重实肥硕,表面有金黄色芽毫。云南地区的茶树日照条件极好,充足的直射光使茶叶叶片中茶多酚含量极高——远高于云雾缭绕的安徽、福建产区。滇红的滋味浓厚,多可以冲泡5泡或以上,香气高扬,高扬的花果香中带似梅子香的韵味,被誉为“高原香”。
滇红茶大叶种茶树网络红茶地域香像是一张地区的名片,熟悉了红茶特性之后很容易辨识。四川红茶有类似鲜嫩的橘香气,或称“橘糖香”;福建政和坦洋等地的红茶有类似烤地瓜的味儿,称“甘薯香”……抓住这些味蕾鼻翼间的密码,就能与乡土风味捉迷藏。
中国红茶不完全分布地图华夏风物「西海飘香的海外红茶」
中国茶走出国门的两条主线,东得其韵而西得其味。东出日本,遣唐使带去的茶苗和茶文化,将唐朝蒸青绿茶的技术传承至今,日本茶道也极尽清淡雅致之能;欧洲,大放异彩的却是红茶,欧洲在红茶种植、制作、冲泡上都没有沿袭“中国风”。中国功夫红茶“缓释慢冲”的逻辑,被彻底改革成了袋泡红茶、红碎茶的“一次出味”。浓、强、厚的重口味红茶更符合原本以咖啡为主要饮料的欧洲市场需求。
日本茶道图虫创意欧洲袋泡红茶图虫创意提及世界三大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红茶和中国祁门红茶,需知这个“三大”的排名不是指品质,而是产量。满清入关后有汉人南迁到印度东北部,将茶树树种带到了阿萨姆地区,年前后,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和大吉岭地区反复实验,才成功做出第一批红茶。年,英国在斯里兰卡殖民地种植的大批咖啡树病死,改种茶树后竟大成,自此斯里兰卡也成为海外红茶的主要产区。
印度大吉岭茶园masterst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