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丨烟台威海连续三场大雪中国雪窝

白癜风有哪些类型 http://pf.39.net/dbfzl/131204/4302780.html
    

□周学泽

“丰年好大雪”,入冬以来,山东烟台和威海已连续三场大雪至,再次验证了“中国雪窝”的名声不虚。

第一场:11月29日18时至12月1日16时,山东半岛地区共有18县(区市)出现降雪,威海北部出现暴雪,威海南部、烟台和青岛北部出现小到中雪局部大雪或暴雪。第二场:12月17日06时至18日06时,山东半岛地区共有36县(区市)出现降雪,集中在威海和烟台地区,威海出现暴雪。第三场:12月21日20时至24日06时,全省共有22县(区市)出现降雪,排在前3位的是:烟台昆嵛山林场40.4毫米、威海文登36.6毫米和威海蔄山32.3毫米。

三场大雪,山东省气象台都提前做出了准确预报。据统计,常年(年至年)12月,威海的月平均降水量为26.17毫米,而今年12月1日至20日,威海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30毫米,提前达标。

山东省气象台台长杨成芳是烟台人,从小对山东半岛的大雪体验多,感触也多,对威海和烟台的冷流雪有比较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她认为,“雪窝子”经常产生的降雪就是冷流降雪,在国际上称为“海效应降雪”。这种雪常发生在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区等特定的区域。

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山东半岛地处山东省的东部,三面环海,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部和东部与黄海相接。山东半岛中部为东西方向的低山丘陵地带,11座低山海拔高度均在米以上,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8米。烟台和威海位于低山丘陵的北部及渤海的南部沿海,处在西北风的下风向。在冬季,渤海的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汽和热量库,当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经过渤海温暖的海面时,海气之间会形成显著的温差,水面上的暖湿空气向上蒸发,遇到上空的冷空气就凝结为冰晶成云,从而产生降雪。渤海海效应降雪一般在渤海中部形成,在西北风的引导下向下游传播,当移至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时,由于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加强,这也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成为强渤海海效应降雪的重要原因。强冷空气和暖海面是海效应降雪产生必不可少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多发,成为著名的“雪窝子”。

年,杨成芳和同事周雪松、王业宏在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象中心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气象》杂志发表的《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气候特征及其前兆信号》一文中指出,山东半岛冬季的冷流降雪主要集中在12月,占整个冬季的66%,且12月的降雪强度也最强,大雪量级以上降雪就占了8成。进入12月,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而海温下降速度缓慢且滞后,海气温差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因此,12月的冷流降雪量多且强度大。

这篇文章采用山东省近41年冬季逐日降雪资料和近25年历年11月的海温资料,对山东半岛冬季冷流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及其与前期11月渤海海温的关系进行了诊断分析,是一篇研究烟台威海冷流雪成因的权威文章。结果表明,降雪分布与丘陵地形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半岛的东北部,自东北向西南地区降雪量急剧减少;暴雪分布具有显著的中尺度特征;冷流降雪以12月最为显著;小波分析表明冷流降雪的主要周期为4年、7年和17年左右;11月渤海海温偏高时,降雪偏多的可能性较大,反之降雪则偏少。

杨成芳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