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下北冰洋的海权复杂化对俄国有利但

李从悠 http://news.sohu.com/a/503323474_121130095

导语

对于俄罗斯,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我们一般都认为它是一个陆地大国,毕竟它有着横跨横跨欧亚的广袤领土。但我们往往很容易忽视俄罗斯也有着漫长的沿海线,它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只不过由于其大部分领土处于高纬度地区,寒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其海洋军事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所以,纵观整个俄罗斯的历史,寻找常年不冻港和出海口都是引发其大量对外战争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在沙俄时期的克里米亚战争,还是苏联时期的阿富汗战争,其实都是对“水”的渴望。

北冰洋是全球五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但对于俄罗斯来讲却是最为重要的领海之一。而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加,北冰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冰封期的减少,进而让北冰洋的海冰范围持续缩减,而北冰洋所带来的变化则持续影响到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海洋权益,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件事。

冰层融化后的军事价值

在传统的航海路线中,沿着俄罗斯的北方海岸,穿越巴伦支海,延伸到太平洋楚科奇海的东北航道一直是俄罗斯在北冰洋地区的重要通航路线。但受制于自然季节中较长的冰封期,每年仅有夏季的几个月的通航时间,所以该航路的经济和军事价值一直非常有限。而随着北冰洋地区的冰层融化,通航时间增长,该地区的使用价值将会急剧增高。

首先带来的影响是海军方面。从沙俄时期一直到中间的苏联时期,俄国一直想要解决海军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资源调配的问题。我们知道,俄国组建的四大舰队,即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一直是被部署在不同的海域,从地理上分布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支舰队。那么如何让不同区域的舰队在战略上进行互相支持,在舰队资源上合理分配,在维修保障上合理安排就成为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东北航道

比如在黑海舰队的调动上,要想进入印度洋,它必须先驶入地中海,还要通过土耳其所掌控的好诸如马尔马拉海等好几个海峡。北方舰队的要想进入大西洋,必须通过挪威所掌控的巴伦支海。波罗的海舰队想要进入大西洋需要穿过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加特海峡,挪威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太平洋舰队要想进入太平洋则需要通过如日本所控制的相关海域等等。

所以说整体来看,俄罗斯舰队的调动历来都非常的麻烦,甚至可以说四大舰队因为地理原因被分割成了不同地区的区域性舰队,在战略上常常难以做到互相支持,因为他们必须要从自己所属的海域穿过很多他国所掌控的海域,才能进入到大洋之中,如果真的发生战争,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弊病。

而俄罗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就是夺取这些海峡、海域的控制权,要么就是通过修筑内河的方式改善通行和调配的问题。这也是前面说到的,从沙俄时期开始,发动的诸如克里米亚战争就是因为俄国控制了土耳其海峡而被当时的英法等国敌视,最终惨遭失败,所以俄国在历史数次想要控制出海口的努力始终不见太大的成效。而修筑运河不仅花费资金大,耗费时间长,同时也仅仅能起到调动一些吨位不大的舰艇,虽然对部分舰队的调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和真正的资源以及舰队灵活调配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由于北冰洋海冰融化所造成的海域变广、航道通行时间变长,将会给传统东北航道上的舰队调度起到巨大的作用。比如在高纬度地区所航行的船只对耐寒度和破冰都有着非常高的标准,这不仅增加了船只的建造成本,也限制了船只的航行时间。而北冰洋海域的融化将会直接降低整体船只的通行要求,并且将俄罗斯四只舰队的调配时间、活动范围都全部大幅度增加。

同时从战略角度上来看,俄罗斯在东北巷道的港口众多,而由于原先北冰洋的冰封时期过长,如果商船绕道印度洋进入苏伊士运河或者走其他航线的话,俄罗斯舰队能提供的远洋保护非常有限,毕竟现在的俄罗斯海军也不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苏联舰队了,这在战争时期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而北冰洋的通航时间变长,不仅能为商船节省相关的通行费用,也为俄罗斯保护本国商船提供了巨大的补给便利,这些因素相加起来就使得俄罗斯不仅从海上军事权利上得到了充分的扩展,也加强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专属经济权益。

黑海舰队

北冰洋的融化北方的空虚

俄罗斯虽然给我们一直以陆地强国的印象,除了因为陆地面积大以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冰洋常年冰封。但我们要知道,冰封并不等于陆地,只不过是从液体转变为固体而已,实际上它仍然是一片海洋。而这种常年固体的自然形势,几乎从历史上就给予了俄罗斯立于不败之地的巨大本钱。这使得俄罗斯可以几乎不用考虑来自于北方的威胁,而只需要安心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张即可,而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很多国家都因此受益。比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也是得意于这种稳固北方,发展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思路,最终统一了全国。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不断融化的北冰洋很可能会让俄罗斯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毕竟北冰洋不仅是俄罗斯的,也是全世界的。当海冰融化以后,不仅俄罗斯的舰队可以在北冰洋自由出入,其他诸如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舰队也是可以自由出入,这不仅让该地区的军事和战略部署更加紧张,也使得该地区的形势会更加复杂化,并且直接威胁到俄国的北方城市的安全。

虽然俄罗斯可以利用本土优势,在北冰洋上方组建起强大的舰队实力,但这种复杂的多国加入的局面,也势必会增加俄罗斯在国土防御上的难度。同时如果加强加强北冰洋沿岸的陆地防御政策,不仅会增加国防开支和相关的军事预算,也使得沿海防御力量再度拉长。所以说,北冰洋海域的融化不仅让俄罗斯有失去传统陆地强国的危险,也让这区域的海权竞争更加激烈。

破冰船

北冰洋的融化降低了核潜艇的打击威胁性

在军事上,大国通常都会建立起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覆盖了海、陆、空全部领域,而海基核武器发射平台历来就被俄罗斯所非常重视。前文说过,北冰洋的海冰融化,加强了舰队调度的能力,加强了俄罗斯的海权,但这也是变相引进了对手,此话怎讲呢?

在北冰洋地区,俄罗斯部署了大量的战略核潜艇。如果北冰洋的冰封期过长,俄罗斯的潜艇生存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为在反潜作战中,海里的潜艇,空中的侦察机,太空中的卫星,都会成为反潜工具的利器,尤其是对地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监视,更是其中的重中之中。如果海面冰块较多,不管是苏联时代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能够给予他们潜艇威胁的也就是敌方的潜艇,这就让俄罗斯所面临的反潜威胁较为单一,这就变相增加了己方的生存能力。

如果冰块融化之下海域面积变广,敌方的船只和卫星就能够很轻易的对己方的战略核潜艇进行相应的监视和采取有效的打击手段。这也相当于,如果俄罗斯想要进行覆盖敌国进行核战略打击,就完全没必要到开放性的温暖水域进行操作,只需要在常年冰封的北冰洋悄悄的放冷枪即可。所以海冰的融化,不仅增加了俄罗斯的海洋权力,也降低了俄罗斯的总体核打击能力,甚至对俄罗斯的核战略构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迫使其做出更新。

俄罗斯核潜艇在北冰洋训练

海权虽是目的经济终归核心

海权其实也是权力的一种,苏联时期的海权已经足够强大,是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海上力量,而且在潜艇数量上更是远超美国。但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维持国家海权的最终核心不仅仅是一只强大的舰队,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如果俄罗斯能够在北冰洋融化之时抓住机遇,那么从维持其海权的角度来说,才会更有价值。

一旦北冰洋地区的东北巷道更加的适合通行,那么势必就会改变全球各大船舶的传统通行路线,北冰洋几乎会成为商业航行的必经之路,毕竟没有任何一家商业公司会跟节省经费和缩短路线过不去。这方面谁是最大受益人?当然就是俄罗斯沿岸的城市和港口,甚至这会带来巨大的财富转移。

俄罗斯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欧洲地区,而北方由于常年的冰封存在着大量的冻土层,并且难以让大部分人居住和适应,如果北冰洋地区的冰封开始融化,将会给沿岸地区带来大量的常住人口,在常住人口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之下,俄罗斯经济势必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爆发。同时原本俄罗斯在北方拥有巨大的金属矿产受制于自然条件带来的成本问题而无法开采,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这也能够得到解决,也会成为其经济的助力。

圣彼得堡

结语

综合来看,受制于全球变暖的自然因素影像,北冰洋地区的冰层融化似乎是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进行。而随着这一进度的加快,不仅解决了俄罗斯历史上长久以来对常年不冻港和出海口的渴望,也势必会加强其海上权力的扩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