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后的第四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别向美国宣战,因此美国也展开了全面的战争动员。艾森豪威尔将军将对抗德国的战争称为“欧洲十字军东征”, 将对抗日本的战争称为“神圣使命”,罗斯福将“让敌人无条件投降”作为此次作战的基本目标。由于多年以来积累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加上全国性的总动员,在战争初期美国就己经基本具备同时在两洋作战并掌握主动权的能力。理论上来讲,由于地理因素的原因,美国由于东西两面都是战场,因此可以选择出兵两个战场,或者其中任意一个战场。但美国领导人从来没有放弃“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在珍珠港事件后,又必须和日本开战,因此,美国必须同时面对两大敌人,这也就要求美国同时控制两大洋。美国领导人的计划是同盟国将德日困于大陆战场,而由美国从海洋来开辟第二战场。此外还可以在陆战拖垮敌人的力量后,美国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迫使敌人进入海上战场。美国要在两大洋掌握主动权,不得不同时应对两大洋海战的准备,和对敌国进行猛烈两栖进攻作战。在大西洋战场要获得对海洋的控制,必须首先消除敌人潜艇的威胁,保证安全的护航和美国物资、军队向同盟国的增援。在太平洋战场,日本为了摆脱中国战场面临的困境,从中国大陆转战南太平洋,以期获得必要的作战资源来赢得亚洲大陆的战争胜利。由于日本控制了菲律宾、关岛、香港、新加坡、东印度群岛、缅甸,并建立了大量海军基地,美国想要从任何海洋航线达到中国海岸并给予支持十分困难。而大西洋战场的海权实践,主要体现在潜艇战和两栖登陆作战,由于德国满足于对欧洲大陆的侵略并获得战略资源,因此除了潜艇战外,德国主力舰在二战期间并没有在大西洋展开任何舰队作战行动。美国宣战后,德国在北大西洋的潜艇战就准备移师西半球,对美国海岸发起攻击。年1月到6月间,美国遭遇了其历史上最大的“海洋屠杀”。美国的将近万吨船只在西半球被德国潜艇击沉,其中大多在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同盟国在这段时间内被潜艇击沉的船只总量万吨。历史学家曾经将这种损失和珍珠港袭击的损失相提并论。战争爆发的几年以前,很多海军人士就预料到需要大量用于护航的小型船只,但是由于海军部认为小型船只可以在战争爆发后的短时间完成建造,因此将精力集中在建造大型的多功能的舰船,而忽视了小船只的建造,战争爆发后的大多舰船建设项目也并未完工,这样美国没有足够的船只,同时在北大西洋和自身海岸附近进行有效护航。此外,美国的近期护航经验实际上也很有限。在美国宣战前,虽然美国已经秘密派护航队对大西洋护航负责,但希特勒命令德国潜艇尽量回避和美国舰船的冲突,并将大量潜艇转移到地中海周围,因此美国护航队没有从中获得多少作战经验。美国大西洋战略的关键问题不是征集了多么庞大的部队、生产了多少物资,而是能否将这些部队和物资运输到前线。因为这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如果不能实现成功运输,那么胜利也将无从谈起。从年7月到年5月,德国在大西洋击沉了艘共万吨的同盟国商船。并且此时德国潜艇队伍也开始壮大,已经可以一次性向大西洋派遣艘潜艇。到年,德国平均每个月可以建造出24艘新潜艇。另外,德国还经常破译英国的护航活动密码。而年2月到12月间,英国失去了德国海军的密码信号,德国的优势得以一直保持。年5月,德国潜艇战统帅邓尼茨才宣布德国失去大西洋潜艇战中的主动权。年7月,美国舰队作战总司令金宣布他已经拥有了足够用于护航的驱逐舰。美国立刻组成护航航母方队,其中包括著名的“反潜第十舰队”专门猎杀大西洋的潜艇。3个月内美国护航舰队击毁了16艘德国潜艇。9月,邓尼茨曾再次试图在北大西洋发起猛烈潜艇战,但是宣告失败。到年4月,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只50艘。二战中美国北大西洋的护航舰船有艘,共为艘商船进行过护航。其中年达到运输护航的顶峰,护航船只艘,商船艘。另外在中、南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航线上,美国也一共组织了24个护航方队,战争期间共成功护53万多部队前往欧洲战场,并且没有一艘部队运输船或者油轮遭受损失。年11月到年5月,护航方队共护艘货船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战场,只有9艘货船受损。整个战争期间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同盟国和中立国船只有艘万吨,其中艘是悬挂美国国旗,名美国海员丧生。同盟国共击毁艘敌人潜艇,00名德国海员丧生。反潜战的胜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海军部改变战略思维,将反潜目标定位于避免被潜艇攻击及弱化潜艇的作用,而不是以击毁潜艇为目标。因为,以前金一直因没有足够的护航船只而没有组织有效护航。第二,年夏,海军部开始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推行护航。第三,陆军同意派出大量战斗机帮助护航。此前海军部的这一申请一直被拒绝。第四,日本没有在太平洋对美国展开潜艇战,这样美国得以利用有限的护航队全身心投入在大西洋进行反潜艇战。第五,海军部的庞大舰船建造计划的开展很快弥补了潜艇战中的损失。反潜战的胜利与希特勒不重视海权建设也是密不可分的。根据希特勒信奉的“生存空间论”,他将主要目标定位在欧亚大陆,认为只要控制了欧亚大陆就足以打败英美的海权联合,而征服大陆并不需要强大的海军。因此,战前德国并没有重视舰队的建设,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时只有在役潜,57艘。即使在美国参战之前的潜艇攻击最猛烈的阶段(年6月到年5月),德国潜艇也没有实现预期击沉敌舰的目标。而相反,美英反潜战中护航能力逐渐加强,加上不断破译德国海军密码,因此德国潜艇战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反潜艇战的成功为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扫清了一条较为安全的海洋之路,这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