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挂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本文来源:南京日报」
激越的钢琴曲盘旋在辽阔碧空之上,洁白的瀑布云随着思念情绪澎湃翻涌,橙子望向天空呼唤:“八十年啦,你和我的生命长在了一起……”这是原创青春剧《野蜂飞舞》今年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时的感人场景。该剧改编自著名作家黄蓓佳的同名小说,如今,《野蜂飞舞》的姊妹篇《太平洋,大西洋》也要被搬上舞台了。近日,“战争里的童年——黄蓓佳新历史小说《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分享会”在新街口新华书店举行,小读者们在分享会上听到这个消息,雀跃不已。这两部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战争题材作品,以文字和舞台剧的方式,打开了儿童文学的另一种阅读体验。黄蓓佳说:“希望让今天的孩子们阅读故事时,有更好的代入感,也有一段更宽敞的历史入口,方便他们走进去时感觉道路平坦,无阻无碍。”
今天的孩子们
应该了解那段历史
《野蜂飞舞》的故事发生在年。抗战爆发,女孩黄橙子跟随父亲的学校西迁,落脚在华西坝上的“抗战五大学”校园里。随后,父亲将挚友的遗孤沈天路接至家中,六个孩子在破旧拥挤的小楼里度过了自己不同寻常的童年。战火笼罩下的生活充满了困窘与苦涩,亲人间相携相扶的经历却让这段岁月变得珍贵而绚烂。相伴短暂,离别漫长——哥哥出征报国,姐姐北上延安,沈天路牺牲在对日空战中……女孩黄橙子弹奏着沈天路最爱的乐曲《野蜂飞舞》,在缅怀中度过一生。
《太平洋,大西洋》是黄蓓佳的最新力作,以老华侨万里寻友为引,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赤诚情谊,将乱世中的音乐之美、家国之爱、童年情谊刻画得入木三分。最引人入胜的是这本书的创作手法,现代与过去并行,悬疑与历史交错,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双线结构和复调节奏中娓娓道来。
这两部作品在题材上有延续性。“我先写了《野蜂飞舞》,这本书是抗战题材,讲述了年抗战全面爆发,全中国最好的学校陆陆续续迁至大后方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大学的教授们,带着学生们,带着他们心爱的书、仪器、实验要用的种子和动物,浩浩荡荡、千辛万苦地坐船、坐车、步行,直奔我们的大后方,就为了能在战火中安放自己的一张课桌。在抗战的严峻环境里,老师和同学们就是这样获得了些许做研究做学问的空间,让读书的种子、文化的种子得以保存,让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脉得以绵延不断。在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正是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新中国最中坚的建设力量。所以,当年的这个举动,真的是挽救了中国的文化,挽救了中国的教育。”黄蓓佳说,今天的孩子们应该了解这一段历史,可她翻遍已经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没有看到哪本是完全直面这段历史的。“所以我想尝试一下,来写一写抗战时期中国的孩子们,写一写那些少年是如何在那样严峻的环境里长大的。”
写完《野蜂飞舞》之后,黄蓓佳觉得自己好像长时间沉浸在历史氛围中,很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似乎沿着这种感觉,还可以再写点儿什么。于是她又创作了小说《太平洋,大西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年抗战胜利以后一直到年。“我写了一个幼童音乐学校,这个学校里有一群热爱音乐的老师和少年。我描写了他们困顿的生活、他们对音乐的坚持和守望,以及他们所经历的那些不平凡的故事。因为《太平洋,大西洋》对《野蜂飞舞》构成了时间上的承接,所以许多人都把这两本书看成是姊妹篇。”
孩子们需要读一些
有难度有深度的作品
战争题材看似有些沉重,如何吸引孩子们阅读?《太平洋,大西洋》在两种时间、两个空间之间来回切换,以一个“侦探小说”的外壳,通过猎犬三人组中三个孩子的寻寻觅觅,加上网名为“福尔摩斯我师傅”这个神秘女性的意外插手,打捞起了一段令人泪目的“音乐神童”的成长片段。“轻盈时尚的现代元素,勾连了沉重悲悯的历史遗案,这样的结构设计,也是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在阅读这个故事时,有更好的代入感,也有一段更宽敞的历史入口,方便他们走进去时感觉道路平坦,无阻无碍。”黄蓓佳说,“毕竟,能够吸引孩子全身心投入阅读的小说,才是好的儿童文学。”
以战争为背景的儿童文学在市场上并不多,黄蓓佳的这两部作品尤其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