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本身而言,数字七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数字而已,功能跟其他数字并无区别。
而在中西方文化中,“七”却是一个特殊又神奇的数字,而且它在两者文化的表现中惊人的相似。
现在闭上眼睛,思考5秒,你能想到多少关于“7”的事物?
你一定知道:一周有七天,人有七情六欲,人皆有七窍,头七,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音有七律,彩虹有七色,北斗七星......
还有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的一组神奇的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
关于“七”的种种实在太多太多了,但你想过吗?为什么这些都是“七”?“七”到底暗藏了哪些玄机?
今儿我们一起探寻“七”的神奇奥秘!
1、神秘的数字,
到底有多神奇?
,又名走马灯数。
它到底有多神奇呢?
看似只是一串普通的数字,却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首先,我们把它从一乘到七,如图:
无论怎么乘,这组数字只是换了位置,当乘到七时却变成了六个九。
请记住这个“7”,后面更神奇。
能被七整除的自然数有几个?
咦?怎么又是这个?
还没完?神奇还在后头,继续往下看......
我们再用“1-9”的数字分别除以“7”,来看看结果如何?
发现没?它又在以小数点的形式无限轮回。
刚刚我们说到x9=,开始了下一个轮回......
这组神奇的数字为什么要暗示“7”这个信息呢?
我们不妨来联想一下:
上帝创世用了七天,第七天造出了亚当,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出了夏娃;女娲创世也用了七天,正月初七造出了人;佛祖出生时向东南西北各走了七步......
现在问题来了,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有乘除法和小数点的观念吗?这组数字到底是谁写的?怎么来的?谁发明的?
其实至今仍是个谜。
不过通过这组数字,我们很清楚的一点是:数字七真的很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下方的阐述去了解“七”的奥秘!
2、生之数
中国农历新年正月的第七天,即正月初七,为“人日”,就是指女娲在第七天创造出了人类这一神话传说事件。
根据晋董勋的《问礼俗》中可知,从新年的第一天到第七天,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
在人日这天,古人要吃用7种时鲜蔬菜做成的“七宝羹”,制作小人形状的剪彩或镂刻金箔,时称为“人胜”的装饰物佩戴。
此外,这天还有个很重要的活动——登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登高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企盼。
虽然女娲造人是传说,不过巧合的是,西方的造人传说里,人类诞生与七也有关。
按西方神话来说,人类在第六天诞生,因为上帝也是要休息的,所以第7天就用来休(tou)息(lan)了,因此也就有了一周七天的算法。
由这中外造人传说可以看出,古人对“七”寄予了“生”的意义。
3、七月七“七夕节”
农历七月的第七天,即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被标榜为中国的情人节,传说中在这一天,恋爱中的人都将会相聚。
七夕这一夜,织女星星光闪耀,天体和人体之间更容易形成信息能量的和谐共振。
女子们也利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要向织女讨教,以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
那为什么牛郎和织女只能在七月七约会呢?
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
意思是天河(银河)的东面住着一个女子叫织女,是天帝老儿的闺女,她年年织布操劳,织成云锦一般漂亮的天衣,光顾着织布连自己的容貌都没时间捯饬。
天帝老儿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允许她嫁给河西面的牛郎。
织女嫁人之后,大概是忙着和牛郎培养感情,于是逐渐荒废了织布的任务。
天帝知道后很生气,心想:这哪能行啊,不能有了爱情就耽搁了事业,我得为我闺女的以后着想。
后来天帝老儿就想了个法子,只允许他们夫妻二人一年相会一次。
噢!原来七月七“乞巧节”是这么来的!
七夕节其实又叫“女儿节”,事实上这一天也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约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
那么,七夕的“七”与啥有关呢?
七夕的“七”,与织女星有关系。
而数字上的“七”和“七七”,与少女和女性也有深刻的联系。
《诗经·小雅·大东》有诗句云:“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意思是:“织女星座三只角,一天七次移位忙。虽然来回移动忙,不能织出好花样。”
织女星共有三星,每个时辰移动一次位置,从早到晚(卯时到酉时)就移动七次,因此称为“七襄”,故织女星确与七数有关。
在《周易》象数中,七为兑卦,为西方、秋天、少女的象征。
七月入秋,七月初七为重七之日,如将此日定为人间少女向织女乞巧的节日,是很合理的事。
此外,古代素来有“女七男八”之说。
所谓“女七男八”,是指女子每隔7年,男子每隔8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很明显的变化。
《黄帝内经》说:“女不过尽七七。”
所以说“七七”与女性密切相关,这个数字是人类生殖繁衍的象征,于是以“七七”作为女性的节日,也是顺理成章。
4、死之数
人死后七天要做祭奠,称为“做七”。
“七”为什么会和“死”产生关联呢?
在古代丧俗中,“七”是一个有神秘力量的数字。
“七”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人们往往以“七七”为终局,给亡者做道场时以做满“七七”为圆满。
而“做七”就是在人死后第七天起,亲属每隔7天设斋会祭奠一次,前后7次,“七七四十九天”结束。
另外,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依然会看到在一些古装剧中一旦某一些厉害的人物要闭关修炼的时候,他们闭关的日子一般都是七七四十九天。
在民俗学上,“做七”还与“转世”的传说有关。
古人认为人死后7天就会转生,每7天为一期,期满后会再降生,所以死后第7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
还有一种说法是,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每过7天要过一道关口。
为亡者“做七”,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他能顺利达到阴间,免得沦为孤魂野鬼。
从“做七”的丧俗中可以发现,这里的数字七一点也不喜庆,刚好和前面的生之数相反,气氛显得诡异浓重。
中华文化上下几千年,其实蕴含七之数的事例还有很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读完的。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数字“七”与生和死都有关系。
最后,人生北斗想说:
其实,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术数的概念,数字被赋予文化含义的同时也成为解读人、事、物的另一种语言,通过数字的测算能达到对未来的预测。
而且人们很容易在生活中发现总会有重复不断的数字在眼前出现,人体工程学提醒大家,要注意在身边重复出现的数字,这些数字可能是你的生命密码,在预示你未来的同时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知识需要分享,快快点个“分享”,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前往vx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