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又被称为蓝色星球,这个称呼也是来源于地球的海陆分布,地球的总面积约为5.亿平方千米,陆地只占了29.2%(1.亿平方千米),其中70.58%都是水,这70%的水域主要包括五个大洋以及起附属海域。五大洋中最大的就是太平洋,覆盖了地球约46%的水面,太平洋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到白令海峡,而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20%,大西洋和太平洋群岛众多,水域众多,那么他们水域又是怎么划分的?山体和地区之间有弯弯曲曲的界限进行划分,那么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水域如果相融又怎么划分呢?大自然也确实是鬼斧神工,大西洋的水和太平洋水还真是不相融的,两个大洋以合恩角作为分界线。合恩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11月1日,麦哲伦的的船队从南美洲南下,这一带的水域漂浮着巨大的冰块,风大浪高,船只只能勉强维持航行,在经过艰难的一段航行之后,船只总算进入了太平洋,为了纪念麦哲伦,这片海峡也被称为“麦哲伦海峡”。穿过麦哲伦海峡,麦哲伦就看到了印第安人在岛屿上燃起篝火,于是麦哲伦就给这个岛屿起名“火地岛”,在火地岛南端就是合恩岛,年荷兰航海家抵达这里,就以其诞生地合恩命名。在巴拿马运河还没开凿之前,这里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必经之路,而作为分界线的合恩岛也一直因为假合恩岛傻傻分不清楚,因此,大多数都以水域来作为基本的分界线,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水域可谓是“泾渭分明”。两边海水的颜色一个看起来比较浑浊,一边看起来十分清澈,而且水位高低都不同,其实海水形成的颜色不同,主要是因为海水之间的密度不同,大西洋赤道带是低气压带,又是南北信风辐合带,风力微弱,为无风带,降雨量分布不均。太平洋水体均匀,信风带位于南北纬30度到40度热带高压地区和赤道无风带,多信风也就造成了降雨量多,两个大洋的盐分含量也就不同,这种理论虽然还在证实当中,但盐分论还是很有说服性的。至于两个大洋之间的海洋高度问题,有教授指出,太西洋是南北信分是在赤道两侧自东向西流动,由于受到陆地的“尖角”作用影响,分为北支圭亚那暖流,南支巴西暖流,当向北抵达赤道附近,于南赤道暖流相汇,就构成了一个南大西洋反时针的洋流系统。太平洋则是由中轴线产生相反的赤道逆流,两种不同的海洋流动方式,自然而然就造成了海水高度问题,这种海平面的分割线,也造就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不少的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出现这种特殊的分割方式,很多人都会调侃道:真是井水不犯河水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