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自从独立以来,一直奉行孤立主义,尽量避免与欧洲列强发生冲突,不参与世界事务。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是美国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主义转变的一个分水岭。
1.美国独立后奉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美国在打败英国殖民军,取得独立后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主要在美洲大陆,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兼并等方式,领土最初由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州扩展到太平洋沿岸,成为地跨两大洋的大国。在国内扩张的同时,美国也对拉丁美洲展开了扩张,最为出名的便是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的事务应由美洲人民自己决定,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事务进行干预,门罗主义表面上是维护美洲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实质上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作自己的后院,美国要取代欧洲列强在美洲大陆的地位。
“缅因号”军舰美国之所以在独立后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首先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有关,美国地处北美大陆,远离亚欧大陆,对欧洲事务即使想要插手,也会鞭长莫及;其次美国在独立之初,经济,军事实力都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如年爆发的第二次美英战争,英军直接攻占了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并纵火焚烧了白宫。最后则是受到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影响,美国移民的精英大多数是盎格鲁-撒克逊后裔,他们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也很容易受到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美西战争发生的背景
由于美国一直埋头发展国内经济,再加上充分利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到19世纪末,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美国国内开始对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表示不满,美国向美洲以外的世界扩张的欲望大大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国内各种扩张主义的思潮泛滥,其中以美国学者马汉提出的“海上实力论”为代表,“海上实力论”又叫海权论,马汉强调美国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大国今后应当保持孤立政策,”旗帜鲜明的反对现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他还认为面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美国必须准备保卫它在全世界的商业利益。年,一个美国参议员说道:“在我们还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时,孤立主义的政策很有益处,但是今天情况不同了…我们已有万人口,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国家。为了我们未来的利益,应该放弃孤立主义。”当时美国的政治家也非常认同扩张主义的理论与思潮。时任美国总统的麦金莱就表示孤立主义在美国是不合时宜的。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也表示美国的领导者应该具有远大眼光,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这种扩张主义的理论和思潮大部分冠以“国际主义”、“全球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名号,所以在美国学术界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以说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扩张主义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各界精英的共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完全被打破。
美西战争美国向世界扩张,不可避免的要与当时的欧洲列强发生冲突,为什么美国要选择与西班牙开战,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势力非常强大。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在19世纪以前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虽然在19世纪初的独立浪潮中,大部分西班牙殖民地纷纷脱离殖民统治而独立,但是西班牙在美洲仍然保有一些殖民地,如最为出名的古巴,年,哥伦布向西航行首先发现的就是古巴,年,古巴就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到19世纪末,古巴已经被西班牙殖民统治了将近余年。美国要向拉丁美洲扩张,西班牙自然就成为美国的眼中钉;第二个原因则是美国认为西班牙不堪一击,一旦发生战争,胜算很大。西班牙虽然是老牌殖民帝国,但是自从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后便一蹶不振,国家实力羸弱,在欧洲属于二三流国家,英、法在拉丁美洲也有殖民地,但是美国却不敢向他们发起挑战,毕竟英、法在世界上属于数一数二的强国,此时的美国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胆量挑战他们的霸权,因此只能捡软柿子来捏,不幸的西班牙就成为美国小试牛刀的对象。
3.美西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美西战争起源于古巴事件,美国想要挑战西班牙的霸权,不能师出无名,因此必须要找一个借口,19世纪末的古巴局势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古巴人民在西班牙的残暴殖民统治之下,多次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年,古巴人民再次发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但是奈何实力悬殊太大,这次起义在西班牙军队的血腥镇压之下失败了。起义虽然失败,但古巴人民仍然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抗。
美国离古巴近在咫尺,一开始对西班牙政府镇压古巴人民反抗的行为表示中立,但到了年,美国一方面反对西班牙在古巴的残暴殖民统治,一方面又担心古巴局势失控会对其国内局势产生冲击。于年1月24日派出军舰“缅因号”前往古巴的哈瓦那湾,名义上是保护美国侨民在古巴的安全,同时对古巴的局势进行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