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报道,由英国负责制造的、以希腊神话风神埃俄罗斯“Aeolus”命名的一颗气象监测卫星将在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有选择性的重返地球并坠入大西洋。欧洲航天局表示,这颗卫星首次被引导在地球上执行辅助坠毁。
“风神号”携带了多普勒风激光雷达的精密激光仪器,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改进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其实,“风神号”的设计初衷并不是在任务结束后进行受控再入,但欧洲航天局决定利用飞船上仅有的一点燃料来操纵这颗卫星,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再入机动。
自年以来,这颗由英国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制造、重达公斤的气象卫星,一直在向欧洲各地的气象中心提供数据,原计划在轨道上运行三年,但实际在轨运行时间却比它的预设任务多了将近两年。
一般而言,随着使用年限的接近,卫星在耗尽燃料后,无需变轨就会自然地落回地球,在到达大约80公里的高度后在地球的大气层中燃烧。然而,“风神号”的返回,将由欧洲航天局的任务控制人员引导到最后的归宿地。
借助这样难得的机会,欧洲航天局也希望为未来的卫星再入收集数据,并展示这一做法,成为其他航天国家和组织的标杆。
事实上,自6月19日以来,“风神号”一直在下降,并于7月24日实施了第一次重大的在轨机动,最终降至离地面大约公里的高度。根据计算机的模拟坠入,卫星的一些碎片可能会在地球大气层的高温下保留下来,但撞击地面人员或财产的风险极低。
28日晚,欧洲航天局对外表示:“经历了漫长一周的复杂操作后,位于德国的任务控制小组正在结束工作。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计划的一切,这是第一次辅助重返大气层。“风神号”现在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有资料表明,每年约有吨太空碎片及报废卫星、使用过的火箭体和其他太空飞行物坠入地球大气层。
对于这些人造卫星的发射者而言,最安全和最保险的做法,无非是精确定位它们并能够确保其落回地球的安全区域(一般是人迹罕至的海洋),或者确保它们在穿过大气层时完全烧毁。但受限于体积重量和使用目的,卫星并不具有强大而精准的推进系统,因此,受控返回地球,并非卫星所具备的功能之一,更不具备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