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百科顶针水母介绍及如何饲养

顶针水母

01顶针水母名片

中文学名:顶针水母/海顶针

英文名:SeaThimbleJellyfish

拉丁名:Linucheunguiculata

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大西洋西部海域,包括西印度群岛和巴哈马热带地区

种属:刺细胞动物门钵水母纲冠水母目Linuchidae科Linuche属

02顶针水母特点介绍

顶针水母

顶针水母又名海顶针、纽扣水母,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大西洋西部水域,特别是在西印度群岛和巴哈马附近。正如其名字一样,它们有着顶针的大小和形状。

顶针水母

顶针水母是一种小水母,最大直径为1.7cm,高度为2.5厘米。它有一个透明的外胚层,上面散布着许多小的疣,还有一个棕色的内胚层(与体内虫黄藻有关)。

顶针水母

伞被一条横沟分为两部分,这是冠水母目典型特征。该凹槽较浅,位于伞的顶部。十六个凹痕将伞体分成许多裂片,在每个裂片的腋下,有八个小触须和八个带状突触(感觉器官)。触手很短,不易察觉,不存在边缘环管。伞下侧的中心有一个嘴。

顶针水母

水母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摇动伞体把引起水流经过它伸出的触角。当遇到可食用的浮游动物时,它们会立刻使用刺细胞将其固定,并由触手传到伞底下的嘴里。

顶针水母

这些水母是活跃的游泳者,它们通过不断摆动其伞体而游泳,每秒可达一到两次,并且随着移动而旋转。它们经常会在温暖海洋中的水面附近成群聚集,面积有时可达万平方米。

顶针水母

幼虫可引发“海水浴者皮疹”

常去海边游玩的盆友可能听说过烦人的“海虱”,但是不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其实这“海虱”指的是顶针水母的幼虫。它们身上有刺细胞,刺痛感比成年水母强,被蜇到后会引起严重的皮疹,称为“海水浴者皮疹”,其表现为灼热感和出现红色水泡并伴有严重瘙痒,病灶可能会持续十天,一般在1~2周内可自行消退。严重者皮疹可泛发全身,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等类似流感的症状。

它们是半透明的,比咖啡渣还小,很难被发现。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心。虽然它可能很烦人,但皮疹通常并不危险。轻度病例可用非处方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抗组胺药治疗。但是,如果您出现发烧和头痛等症状,建议去看医生,以确保您没有处理可能出现症状的任何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顶针水母

03人工如何饲养?

暂查询不到人工饲养的记录。

以上便是关于「顶针水母」的相关介绍了,想要了解更多种类水母知识以及水母养殖问题,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