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闭幕。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专家学者就中拉合作和中拉关系展开对话。有拉美学者建议,中拉经济互补性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广受欢迎,未来中拉可以建立跨太平洋的跨区域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有你有我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介绍,“一带一路”是经济领域的倡议,涉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等内容。“一带一路”和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是对接和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此外,“一带一路”不追求整齐划一,强调与各国发展规划的兼容与对接。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对中国中西部地区来说,通过中欧班列,很多内陆省份可以与毗邻国家共同发展,进而联系世界。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来说,当地基础设施水平、工业化水平都有提高。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产业,哈萨克斯坦有了轻轨,巴基斯坦、老挝等国家也有了很大发展。对世界发展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投资贸易便利化,国际化和产业合作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发展。金鑫表示,在具体项目进程中,出现一些疑问和问题是很正常的,但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可以得到解决。在项目对接上,中方想提供对方最需要的帮助。而在这方面,当地人更有发言权。因此,希望国际伙伴能够参与进来,把每个项目做成精品、做成样板。“‘一带一路’有你有我,大小问题共同研究。”他说。释放地区活力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拉美中心从事拉美研究多年。该机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对拉美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机遇。拉美中心中国项目副主任张舸介绍,从融资角度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基础设施的资金缺口非常大。该地区每年资金缺口高达亿美元,有机构甚至指出缺口达到亿美元。而中国既有实力也有意愿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拉美国家发展。“一带一路”能释放地区潜力与活力,帮助拉美国家,使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阿根廷国际关系理事会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组长马豪恩·爱德华多·马雷那介绍,阻碍拉美发展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匮乏,基础设施项目成为中拉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推动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制造、市场和其他能力的提升。他说:“中拉整体合作与丝路精神完全契合,因此,建设连接拉美的跨太平洋经济走廊是我们必经之路。”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和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罗萨里奥·圣·加德亚也表示,在互联互通中,中国与智利正在建设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秘鲁也愿意参与其中,希望建立跨区域的中秘和中拉的经济走廊。“友谊之手”不可或缺安提瓜和巴布达位于东加勒比地区,面积只有多平方公里。目前,安巴与东加勒比海几个国家组成了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外事顾问科林·特雷沃尔·默多克介绍,年是安提瓜和巴布达与中国建交37周年。这些年来,中国伸出了“友谊之手”,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是安巴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国家发展进程中一直保持合作。“一带一路”规模和范围巨大,惠及一系列国家和地区,推动整个世界发展。安巴是东加勒比地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帮助解决安提瓜和巴布达等东加勒比国家面临的经济和地理环境问题。他说,对于被水分开的岛国来说,建立市场创新和合作非常重要。“一带一路”倡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