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笔者在几年前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到了淞沪会战时期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官亚内尔(HarryE.Yarnell)寄自停靠在上海的亚洲舰队旗舰奥古斯特号(AUGUSTA)的一封信。近日又从孔网上淘到了该舰巡游在黄浦江的老相片。所以今天不妨就让我们从84年前的这封信看起,让我们看看一位美国海军上将对日本侵略中国这一恶行的最真实的想法。经翻译我们可知此信是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官亚内尔给一位叫洛马斯的医生的回信。亚内尔是美国海军上将,一年任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官。他最著名的事迹是曾在美军陆海军联合军事演习时,率领航母舰队演绎了一出空袭珍珠港,比日本偷袭珍珠港早了整整9年。他是美国海军中坚定的航母党。在信中亚内尔首先对医生的来信问候表示感谢,提到对医生帮着他的姐妹接生的一幕还记忆犹新,并分享了他姐妹与孩子的近况。然后他描述了正在远东也就是中国发生的战争,他对中国的境遇表示同情,认为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中国就能重新一统,发生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利的变化,同时这还能有益于全球和平。日本的出现使得一切停滞,虽然战争的走向无人可以预料,但是他却猜测日本将占领整个中国,并把英美势力全部赶走的可能性很大。亚内尔写这封信的时间是年11月28日,寄自上海。亚洲舰队当时正停泊在黄浦江上,那个时候的上海正在经历些什么呢?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事件发生后,中国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8月13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埔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那一天就是著名的“八·一三”事变。之后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去年大热的电影《八佰》正是取材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当时有一艘军舰停泊在黄浦江上见证了这场长达三个月的战争,这就是隶属于当时美国亚洲舰队的旗舰“奥古斯塔号”。“奥古斯塔”号是一艘重巡洋舰,于年1月30日竣工移交海军,最初的舰长理查森日后官至美国舰队总司令。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它的第三任舰长,也就是之后的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尼米兹。“奥古斯塔”号最初期被编入大西洋舰队,年3月转至太平洋,年10月20日离开西雅图,穿越浓雾弥漫的北太平洋,在11月9日驶入了吴淞口开始担任美国亚洲舰队的旗舰,登临当时阴云密布的外交舞台。亚洲舰队的规模不大,主要执行的是带有“炫耀武力”色彩的外交任务,不外乎访问港口,鸣炮致敬,同当地或外国官员逬行互访。其活动通常是春秋季在上海,冬季在马尼拉,夏季在青岛。“淞沪会战”爆发的时候,“奥古斯塔”号恰巧为躲避台风来沪,停泊于黄浦江上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的附近,近距离地见证了这场战争。当时的舰长在舰上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这场战争也波及到了美军,20日17点10分,正当“奥古斯塔”号生的水兵们结束了紧张工作开始聚集在船台甲板准备看露天电影之时,忽然一发炮弹在人群中爆炸……“这发一磅炮弹的弹片在人群中横飞,造成了17名水兵负伤。当硝烟散去时,路易斯安娜州市斯兰出身的一等水兵FJ.法尔古(F.J.Falgout)从凳子上站起,慢慢地,如同发呆一般,他开始挪动脚步,每挪一步鲜血便从他胸前的伤口涌出,在生命最后时刻他挪出了12步。这是在这日本妄图征服世界而发动战争中,倒在其炮火下的第记位美国水兵。”该舰军官尚茨中校向云者这样回忆道。等兵F.J.Falgout的葬礼在中国大教堂举行,图中为参加葬礼的各国水兵“淞沪会战”后,“奥古斯塔”号将基地移到菲律宾,但是依然在远东水域游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