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时间3月14日傍晚,硅谷某科技公司软件工程师崔婕走出合租公寓,驱车20分钟去了斯坦福大学校园边的TheDishHikingTrail。她常来这里徒步行走,这条长约3.7英里的健行路径沿途风景如画,让热爱运动的她心旷神怡。两周前,旧金山在美国本土率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硅谷所在的旧金山圣克拉拉县确认了全美第二例感染源不明的新冠肺炎病例,疫情的阴云笼罩硅谷。一罩难求阴雨连绵,气温只有10摄氏度,宅了一周、想出来放放风的崔婕只走了20分钟就离开了。她外出的主要任务是去超市采购。在超市里,她发现不光是亚洲人,连白人也戴口罩了。而在两周前,硅谷外出戴口罩的人还不多。“美国人看到我戴口罩,会问‘你生病了吗?’在他们眼里,只有病人才戴口罩,以免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健康人戴口罩是不可思议的。”崔婕说。崔婕在美国留学、工作3年多,自然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但非常时期,独自在外,又不断从各种渠道获悉国内的疫情防控信息,相信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她既要“入乡随俗”,也要考虑健康安全,便只有在出门买菜时戴口罩。但崔婕也明白,美国口罩“文化”难以流行,官方也不鼓励民众戴口罩,最主要的现实原因是供应短缺。疫情发生后,美国口罩缺口达35亿只,本土制造业的缺失,导致口罩大量依赖中国进口,崔婕的口罩也来自中国。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官员建议,口罩应该留给医护人员和生病的人,以节省有限的资源。“即使疫情近在眼前,身边的美国人常做的,还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别乱摸眼、鼻、口等,而不是戴口罩。”崔婕称。不过,当疫情扩散到美国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13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之后,许多美国人变得紧张起来,多地市民前往超市抢购大米、卫生纸、消毒液等生活必需品,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被一扫而光,“口罩荒”也急速加剧。在超市里,崔婕发现,蔬菜、肉类等食品正常供应,卫生纸、洗衣液也能买到,尚未出现一些加州连锁超市从鸡蛋到湿纸巾全都售罄的现象,但囤积瓶装水的人多了,普通洗手液只剩下一种,消毒液、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被抢购一空,口罩更是踪迹难寻。不仅线下口罩缺货,线上也抢光了。半个月前,崔婕在亚马逊网站上发现卖口罩的已经很少,而且价格暴涨,一包20只装的口罩标价美元。最近她留意到,即使价格一涨再涨,一只N95口罩卖到了20多美元,靠谱的卖家也已经没货了,没有多少成交量和评价的卖家的口罩又不敢买。崔婕一直想买一些医用口罩,为此医院提供口罩的卖家,至今也没到货。她无奈地发现,眼下想找到安全可靠的口罩,难度比编写代码要大得多。居家办公从3月9日起,崔婕所在的公司安排员工在家远程办公。之前,为防范疫情蔓延,硅谷的苹果、Facebook、微软3家公司陆续宣布让8.3万名员工回家工作。一时间,“硅谷关闭”的新闻震荡人心。对崔婕来说,在家里写代码,沉浸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世界里,体会那种专注的工作乐趣,跟在办公室的状态没有什么不同。需要跟同事交流时,她使用开会软件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