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报》创办于民国元年。在沪军都督陈其美的支持下,在同盟会、南社诸多成员的参与下于年4月1日创刊,社址设在沪上的报业集中地望平街,与《申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等比肩而立。该报以综合性日报形式连续出版至年10月18日第号,前后经历七个多月,最终因资金不济而停刊。
清末民初上海“报业一条街”望平街
《太平洋报》办报方针是依托国际化视野,来唤醒民众自强自立,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振兴。报馆在各地聘请大量驻地记者,所发送的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类新闻专稿刊登于每天的国际新闻、各地新闻版,占两至三个整版,上海本埠新闻也有一整版。为支持妇女解放,报纸甚至还专辟“女界消息”栏目。在开办的前三个月,在第一或第二版专辟英语版面,这在民国初年的日报中是罕见的。
《太平洋报》创刊纪念版
《太平洋报》创办时出版三大张共十个版面,第一、二张对开八版,第三张四开二版。从5月12日第42号起增加至三张十二版,并且加印中缝广告。从6月1日第62号起效仿晚清时期的《时事报》《神州日报》等,增印石印图画一张,到7月2日第93号停止,这批画报可能存世非常少,笔者尚未见到实物。
报头及部分英文版
同为同盟会和南社成员的叶楚伧担任《太平洋报》的首任经理和总编,后由北伐军功臣、著名将领姚雨平担任经理,9月下旬起姚雨平以游历欧美之故辞去此职,由廖体元担任经理直至休刊。日常在社工作的还有柳亚子、朱少屏、李叔同、胡朴安、姚鸳雏、许晚园等人。该报馆在经营期间,成为同盟会、南社、文美会、城东女学、新剧同志会等多家机构在沪上的联络处,一时间门庭若市,宾客四方。
首任经理叶楚伧继任经理姚雨平
在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一年,政局相当混乱,各路势力均希望通过报纸这一最重要的媒介发表意见,传播思想,故大量报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如此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太平洋报》以其独特的眼光和经营手段,获得大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