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爱尔兰岛外形接近一个椭圆,但是“左下角”又像是一个“爪子”深入到大西洋当中,其中还有两条即明显又对称的半岛,它们分别是艾沃瑞半岛半岛和丁格尔半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此地的特殊美景,以及景色背后的历史文化。
两个半岛在爱尔兰都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划,首府城市名叫基拉尼,就位于两半岛相连的陆地中央。不知道读者中有没有去过的,反正如果让我挑选,我肯定选择去丁格尔半岛,虽说那里的往来游客数量不及艾沃瑞,但我就是不喜欢去人太多的地方。而且但从这两个半岛的景色来说,总体相近,丁格尔被人工化的东西更少,大自然的原汁原味更多些。
这个半岛上并没有像样的城市,准确的说只有一个镇子,其余皆是散落的农庄和未被开垦的野地。镇子上总共也才生活着不到当地人,他们多是凯尔特人的后代。
凯尔特人,本就是欧洲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但在历史上的大迁徙以及战争当中,如今已经极度边缘化。当初登上不列颠群岛的那批凯尔特人,也知道英格兰最适宜生存,而且他们还把铁器和德鲁伊文化带到了岛上。罗马人来的时候,他们只是作为被统治者,起码还不用搬家,但等到日耳曼人来的时候,就只有被驱逐的命运了。
向北走的去了苏格兰,向西走的去了威尔士,在往西度过海峡的就到了爱尔兰。这三个聚居地中,今天的威尔士毕竟与大不列颠岛是一个整体,所以凯尔特人口比例和凯尔特文化早已不那么明显。苏格兰尽管与英格兰向来不对付,但总体上看他们是从伊丽莎白一世起,跟随着英帝国的崛起而基本接受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只能说现在的苏格兰,是日耳曼和凯尔特两种文化遗留的融合体。
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也并不是说就如同到了世外桃源,能够躲过被同化的命运,历史上从英王亨利二世开始,就不断的蚕食着爱尔兰各郡,后来大规模移民该岛,导致北部至今都是英国的领土。而在这个凯尔特人节节败退的过程当中,与英国本土距离最远的,正是爱尔兰岛的西南角,也就是插入大洋的这些个半岛。所以这里几乎完好的保存了凯尔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语言等要素。
当你作为旅游者来到丁格尔镇上,会发现镇子不大,酒吧却超多,而且是那种偏古风,木屋、木门、暖黄偏昏暗的灯光。一步跨进去,更是有如来到了中世纪电影里,台上的踢踏舞、台下的喧闹声,与以法国餐厅为代表的所谓“安安静静的饮食文化”完全两码事儿。
对于一个地方的文明元素来说,体现度排在第一位的无疑就是语言,今天的欧洲已经很少能找到说凯尔特语的地方,而这个镇子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国家一般会为了方便交流,推广同一种语言,而有的地方上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宗的尊重,刻意的去保留自己的土语。而丁格尔半岛恰恰相反,爱尔兰政府出于对“濒临失传”的凯尔特语的保护意识,要求该地的游览路牌等公共设施上用当地语言标注,即不用英语,也不搞什么两种语言都印上。而当地的凯尔特人却因为怕游客们不认识凯尔特文字,耽误这里的旅游业,选择拿自喷漆在各路口的导览牌私自喷上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