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大学第02讲后来者怎样实现赶

白癜风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你好,我是得到大学教务长蔡钰。

今天,我们进入得到大学第2节课程。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叫做“后来者思维模型”。

这个世界永远在运行,任何的新事物,你不太可能总能抓住最初的机会,先来后到很正常。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作为后来者,怎么样才能有把握超越前面的人?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这个问题的边界:

1.你来到一个赛道,这条赛道特别有前途。

2.赛道上已经有先行者了。

3.先行者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看起来地位还牢不可破。

我们要回答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

不管是个体还是公司,都会遇到这样的“后来者难题”。但这一期我们选择的案例,不是公司,也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它在历史上,曾经是典型的“后来者”,却实现了非常成功的赶超。

这个国家就是英国。英国在大航海时代,比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国家开始还在拓殖,晚了半个多世纪,但最终它成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它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

你正在听的这堂课,是由中国 法大学李筠和得到大学研究员陈舒杨联合研发的,讲课的是转述师怀沙。

好,我们开始。

先上牌桌再说

我们说英国是大航海事业的后来者,我们先看英国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处境。

我们知道年哥伦布就帮西班牙国王发现了美洲,而且在这之后,西班牙几乎说是神速地,开始了疯狂的海外扩张:

年,也就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两年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就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的位置,划了一条跟地球南北经线平行的分界线,并且规定:这条经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基本上是说:除了欧洲以外的地球,我们一家一半。

如果我们身在当时,多半也会觉得,两家平分天下的大局已定。

再过了20多年,也就是到年代,墨西哥的阿兹克特文明被消灭,紧接着,墨西哥银矿就被发现。这意味着西班牙航海事业的投资,得到了丰厚回报。

再过了十几年,也就是到年,西班牙人皮萨罗,就征服了曾经统治整个南美的印加帝国。

这个时候,距离英国人真正醒来,还有30年。

主要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的注意力被战争和宗教改革占据了。差不多等到了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登基,英国才开始进入大航海事业。英国一度还把方向搞错了。它想往北海、波罗的海方向发展,跟中欧和俄国做生意。但沙皇拒绝了英国人的贸易要求。英国人这才掉头向南,去大西洋找生意。

但等它终于走上这个牌桌的时候,美洲容易拿下的地方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海上贸易的全面落后,让伊丽莎白和整个英国非常着急,大量资本投入没有回报,甚至入不敷出,损耗了英国的国力。

但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一棵树 的时间,一是十年前,二是今天。英国方面的表现,就像是这句话的注脚——只要看到机会,就坚决地跟上去。

为什么英国要这么执着地追求大航海事业呢?现在回过头来看,大航海是那个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对当时的英国来说,除了跟上这个潮流,没有更好的选择。它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但英国真正找对路子,要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一个世纪后了。

英国 个真正站稳脚跟的殖民据点是佛吉尼亚的詹姆斯敦,英国人在年上岸。不过仍然非常艰难:沼泽遍地,淡水都很难找到,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随时来攻,没有印第安人的粮食交换,饿死十之七八是经常的事。为了维持这个据点,英国前前后后派了多艘船提供补给,真是硬着头皮也要把它做下去。这几乎就是大航海时代初期英国惨况和韧劲儿的缩影。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英国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后来者,做对的 件事,就是“看到有机会,上了牌桌再说”。

经常有人会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也就是如果我没有赶上一个趋势,那就换一个去赶。但是很可惜的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些趋势就是单向的,没有回程车票,不管你上还是不上,你退早都会被裹挟进这个大势。为什么英国人这么辛苦还能扛下去?因为它看清楚了大势。

明白了这一层,你才能明白,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奋斗者的真实决策的底牌。

举个例子。

罗永浩做手机,一开始总有人质疑和嘲笑,但其实在一次访谈当中,他早就把底牌掀给人看了:他真正要做的,不是手机,而是做软硬件平台能力的团队。因为他认准了,未来只要做电子产品,必须同时掌握软件和硬件,而怎么同时掌握这两个能力呢?现在 的选择,就是做手机。就算手机做失败了,将来也能转型做别的。手机的成败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能力的打造。就算这一次创业失败了,也能拿到下一个潮流的门票。

所以说,上牌桌的时间并不重要,关键是你上的牌桌是不是趋势所向。

好,那么假设你现在已经上了牌桌,下一步,怎么办?

上了牌桌怎么办?

我们再回到英国大航海的故事里。英国能够成为海上霸主,它做对的第二件事,就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协作网络。

1.建立新的协作网络

我们先看看英国的对手西班牙,它对世界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作为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抢劫了阿兹克特文明和印加文明,还发现了墨西哥银矿,积累了人人眼红的财富。但是它跟世界的互动和协作模式非常简单。

跟殖民地之间,简单地说,一个抢、一个被抢,抢来的财富也没有被投入再生产。即便有贸易,也是以马尼拉为中转站去买中国的丝绸。结果是,西班牙成了全世界 的货币流出国。国王发布什么样的禁令都挡不住白银外流。

就连早期跟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的合作,也是最简单的“分钱”模式。哥伦布出海之前,经过艰难的游说,才让西班牙王室答应,把将来殖民地收入的10%归他所有。

西班牙的合作网络,实际上连网络也算不上,它只是一个单线的互动关系,对比之下,英国人建立协作网络的能力,就强大多了。英国真正把它的大航海事业变成了一个网络。

所谓网络,就是要有能够成为节点的力量参与进来,那才叫网络。那么英国人到底把哪些力量拖入了自己的网络呢?它是来者不拒的。

早年的德雷克船长就是典型。

德雷克船长在年和年两次打劫西班牙满载而归,西班牙外交抗议,伊丽莎白女王也不理睬。年,德雷克在西班牙的后院美洲大陆沿岸一路打劫,结果逃跑途中遇到风暴,却促使他大胆地穿越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回来之后,伊丽莎白女王更是给了他民族英雄的待遇。随后德雷克成为英国海 中将,也在击败西班牙 舰队的战争中立下大功。

类似这种海盗加盟,受国家重用的例子很多。英国人可以说是,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充分展开合作。

除了来者不拒之外,英国人还会抓住任何机会去扩大协作网络。我们来看看 的“黑三角”,是怎么一步步被英国人搭建起来的。

刚才我们提到,英国 个站稳脚跟的殖民据点是詹姆斯敦。在开张7年之后的年,这个据点终于迎来了生机,一个叫约翰罗尔夫的聪明小伙,不仅娶了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为英国人赢得了对印第安部落战争的喘息之机,还成功地移植了烟叶。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支柱产业终于找到了!6年后,殖民地的烟草出口就达到5万磅,再过3年又翻了一倍。40年后,詹姆斯敦周围的切萨皮克湾成了烟草海岸,每年烟草出口量达到万磅。英国烟草取代西班牙烟草行销全球,成为为英国挣钱的 法宝。

烟草的销路是不愁了,但买烟的银子从哪里来呢?英国本土制造的布匹和朗姆酒成了出口的主力。

但这还不够。

年,一艘荷兰海盗船拉来了二十几个非洲奴隶,几天后又来了一艘。这对正在飞速扩大烟叶种植的英国人来说,简直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他们毫不犹豫地用食品换下这些奴隶。一一“黑三角”贸易的 一根线,就这么连上了。

当年的“黑三角”,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协作网络”。英国船只从利物浦出海,拉满布匹和朗姆酒去西非,那里自有人抓好奴隶等着卖,黑人自己也加入了人贩子的行列;换了奴隶就去北美换烟草,拉满烟草回利物浦去。

当然,今天我们谈起黑三角贸易,是英国发家史上的污点,其实英国自己也很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年,英国就率先废除了奴隶贸易,比美国早了半个世纪。

我们再说回协作网络。其实,今天的商业史也越来越印证了协作网络的力量。

我们看,像 代的互联网电商,不是阿里巴巴淘宝,而是当当、卓越这样的公司。它们只是把互联网当自己卖货的渠道,谈不上什么网络,只有等阿里巴巴出现后,它才把更多的合作者、商家、小店主,作为节点,拉入了这套网络。

所以你看,阿里巴巴的成功,本质上是网络效应的成功,是因为有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其中,才获得的成功。这跟当年英国人的做法,有神似之处。

2.切换新动能

除了建立新的协作网络,英国第二个神来之笔,是它找到了海外拓殖的新动能。

我们先来看葡萄牙、西班牙这些 代殖民国家,它们的王室竞相资助殖民者去海外冒险搜刮财富,主要动力是为霸权战争筹集 费。至于海外拓殖的成果,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拓殖者的个人能力。

而且由于 治集权,王室缺乏约束,海外搜刮来的相当一部分财富被享受和挥霍了。同时战争和 备竞赛本身消耗巨大,西班牙王室在年到年,就曾经六次宣布破产。

英国如果也是按西班牙的玩法,依靠同样的动能去开展它的航海事业,肯定是不行的:前人犯的错误它一样会犯,前人遇到的困境它也会遇到。

就像内燃机发动不了火箭,如果在同一个赛道上,你想赶超先行者,你就不能延续它的动能产生的方式。否则它的顶点,也就是你的天花板。

英国明白这一点,它找到了一个新的海外拓殖的动力系统——也就是公司制。

16世纪末,荷兰从香料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这让英国很受刺激,下决心也要去东方开展贸易。但是东方远洋贸易的风险极大。这个时候,英国清楚地意识到,只有 府和商人们联合在一起,这件事才能做起来。

年,一群有创业心和影响力的商人组成了今天我们说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并且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现在你听到公司可能觉得很普通,但是在那个年代,它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伟大发明。它是一群陌生人在一起,一堆陌生人的钱聚在一起,通过股份的形式,组建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这个共同体,能够在一个抽象的法权框架里,处理复杂的权利关系。

公司制的建立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的时候,英属东印度公司还属于“临时合伙”,每一次生意成功都按照股本完全分配本金和利润,这会使公司没有稳定性。后来克伦威尔在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它变成了只分利润不分本金的永续企业,把“法人不死”落实成公司法权结构。

公司制的发展也衍生出了股票交易所。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一直是英国人投资利润 、最稳的股票。所有英国人都可以通过股票分享海外殖民创造的巨额利润。

可以说正是公司制,把英国全民的利益,转化成了强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的驱动力。

公司制这个新动力系统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它强大的自我迭代能力上。从一开始的香料,到后来直接刺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棉布生意,再到茶叶、鸦片,东印度公司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哪种 钱,就能马上掉头去做哪一种,主动开辟由自己控制的新战场,而不是死在自己制造的潮流里面。

东印度公司不仅拥有现代企业的资源调动能力和灵活性,由于它代表了英国,它还拥有国家才有的特权。它直接对殖民地进行管理,拥有征税权,控制了殖民地的行 和司法,甚至有自己的 队。它就像一台无比强大的效率机器,支持着殖民事业的运行。

英国一开始在北美的殖民也是一样:民间力量成立合股公司, 府退居二线。以至于后来有历史学者评价说:

英国为建立 批美洲殖民地,在生命和金钱上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英国 府却没有付出什么代价。”

然而正是这种能够不断把新的力量、新的资源、新的利益裏挟进来的公司制,推动了英国后面多年的贸易、工业、金融的全面发展,成就了它世界霸主的地位。

总结

好,英国的故事,我们已经讲完了。在英国这个教科书级的后来者赶超案例中,我们至少能得到3点启发:

,不要管自己落后不落后,看到大势所趋,先上牌桌再说。

第二,不要在现有的协作网络之内尝试突围,而是在现有协作网络之外,培养新的合作者,搭建新的网络。

第三,不要在老动能上修修补补,要去寻找新的发动机,或者去试着制造全新的发动机。

其实,这种“来晚了”的情景,我们现代人会遇到更多。比如早在10年前,就有人在讲区块链,你可能到今年,连区块链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如果区块链真的是大势所趋,跟那些满嘴新名词的链圈币圈的人比起来,你就是那个后来者,那你会采取什么策略?

英国的故事至少告诉我们,不用着急,未来区块链的玩法和协作网络,一定跟现在不一样,你现在依然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寻找新的合作网络、一边寻找新的发动机。

区块链的机会真正属于谁,其实现在还不知道。而放眼这个世界,你觉得你是落后者的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关于今天的课题,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赶超者,结合你自己的案例和经验,你还有什么补充的,欢迎给我们留言。

后来者思维模型

“内燃机发动不了火箭。在同一个赛道上,你想赶超先行者,就不能延续它的动能产生的方式,要去寻找新的发动机,或者去试着制造全新的发动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