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让她去研究海洋,却被舰长拦下怎么来个

北京好治疗痤疮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495728.html

我国首位女海洋学家刘恩兰,作为一名旧时代出生的女性,自幼天资聪颖的她却被家族嫌弃。

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开明的父亲,正是在父亲的帮助与鼓励下,她才有机会踏上求学之路,乃至留学美国,成为了海洋地理学的顶级专家,为我国海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生:遗弃在干草上的女婴

出生于年的刘恩兰有一个十分传统的旧式家庭,那时正处于满清统治的末期,虽然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此时都已传入中国,但她的家族的思想仍是比较古板守旧,“重男轻女”的封建做派根深蒂固。

尤其是她的祖父,自打刘恩兰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祖父便极为嫌弃。甚至还气急败坏地将烟杠重重摔在炕上,厉声命人将襁褓中的小恩兰放到了墙角的干草堆上。

还好母亲舍不得这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又将小恩兰悄悄抱回自己房中,悉心照看。但是由于祖父是一家之主,他的指令谁也不敢违抗。

因此,母亲只能暗中悄悄地照看着小恩兰,当时,丈夫又在外地任教,所以,她只能独自一人肩负起抚养女儿的重任。

在小恩兰两岁那年,遭遇了一场大病,眼看这脆弱的小生命就要夭折,可固执的祖父却不让救治。

母女连心,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恩兰,母亲又伤心又着急,恰好此时老人有事外出,母亲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杀了一只老母鸡,熬成一碗鸡汤,喂进小恩兰的嘴里。

没想到,这口鸡汤竟捡回了小恩兰的一条命!她竟奇迹般地复苏了,并且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然而,大难不死的小恩兰仍然得不到祖辈们的待见。

正在此时,执教于广文大学的父亲回到家里,看着受着各种不公平待遇的女儿,父亲很是心疼,于是便亲自将她带进了大学校园,一来可以让小恩兰免遭祖辈的白眼,二来女儿跟着自己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

每每上完课,父亲总会急忙赶回家中,将小恩兰抱在膝下,开始对她进行启蒙教育。渐渐地,小恩兰就完成了语文算术、英语物理、唐诗宋词等课程的基础学习。

学习之余,爸爸还会饶有兴致地给小恩兰讲许许多多有趣生动的民间故事,尤其是那些关于海洋的神话传奇,小恩兰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从此,她的心中便产生了对海洋的憧憬和向往!

求学:连连跳级跨国留洋

14岁那年,刘恩兰已经从父亲这里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开明的父亲还将当时十分流行的西方科学传授于她,诸如物理、化学、几何等课程都有所涉猎,这既让刘恩兰开了眼界,也为未来的求学深造夯实了基础。

父亲断定刘恩兰将来肯定是大有前途的可造之才,于是便凑钱将她送进了南京汇文女子中学读书。

当时南京是中国的都城,各种达官贵人的千金小姐都聚集于此,穿着朴素,长相普通的刘恩兰入学不久,便遭到了那些贵族小姐们的歧视与侮辱。

面对嘲讽,刘恩兰不但没有产生自卑,反而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业上,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为期三年的高中课程,刘恩兰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

毕业后的刘恩兰本有机会进入当时颇富盛名的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学习,但正是由于她的跳级,违背校方规定,让她无缘协和,转而考取了南京女子大学。

年,年方二十、朝气蓬勃的刘恩兰为了照顾多病的父亲,以及负担弟弟妹妹的学费,懂事的她放弃了在医学上继续深造的机会,直接成为了金陵女子的附中的老师。

但始终怀揣梦想,不懈努力的刘恩兰不会止步于此,优秀的工作成效,以及端庄的容貌不仅让她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敬慕,而且也吸引了不少追求者的目光。

但一心一意将精力用在工作上的刘恩兰根本就没有婚配的兴致,风华正茂的她不愿过早地落入个人情感的窠臼,她的志向远比常人想象地大得多!

工作四年后,她赢得了赴美留学的宝贵机会。于是乎,年,24岁的刘恩兰,怀揣梦想,踏上了赴美求学的路途。

初到异国他乡的刘恩兰,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而是在众多专业面前让她有点无所适从。

那个时候,供女子选择的专业本来就少,就像才女林徽因原本想与梁思成一起报读建筑系,但迫于女子身份,她只能选择美术系。

经过慎重的考虑,刘恩兰决定选择女子报读寥寥无几的“自然地理”专业,这样的一个选择,让她于三年后成为了新兴领域内中国首位女硕士。

刘恩兰对于这个专业很感兴趣,为此,她将自己全部热情投入其中,她在巍巍高山之中精确测量,在滔滔江河中勘探地质,茫茫原野让她心旷神怡,浩瀚海洋让她心潮澎湃。

此时,刘恩兰真真正正地冲破了旧中国的封建枷锁,胸怀伟大梦想的她在未来,必将做出一番许多男子都无法企及的伟大事业!

但当刘恩兰在学术上取得丰硕成果时,她心心念念的仍是自己的祖国!

回国:做一名有爱国心的地理学家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前夕,校方询问刘恩兰想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经过长时间思索后,刘恩兰向校方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回国路线不经太平洋直抵中国,而是绕道欧洲,经大西洋返回中国。

校方爽快地答应了这一请求,于是乎,她便邀约女伴由美国到达加拿大的魁北克,然后横渡大西洋到地中海,入法国,又经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到荷兰,渡英吉利海峡到英国,渡北海到挪威、瑞典,再渡波罗的海到波兰,最后横穿苏联全境,入满洲里回国。

这无疑是一条绝佳的地理勘探路线!对于这一次珍贵的考察机会,刘恩兰十分珍惜,沿途她总是手拿笔记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有时遇到费解的地方,就寻求当地人的帮助。

刘恩兰与女伴黄丽明工作起来就会相当专注,以至于当危险袭来时,她们也会疏于防护。

有一次在挪威考察地貌时,意外就陡然而至,由于山体滑坡,一个巨大的石块正快速沿着陡峭的山坡滚落下来,眼看就要砸向她们的头顶,而此时正全神贯注工作的她们,对于即将发生的危险却充耳不闻。

幸亏此时旁边一群修剪树枝的妇女见此情形,朝她们大声呼喊,听到喊叫声后,她们才回过神来,而此时滚落的石头已经距离她们非常之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们闪身躲避,巨大的石头与她们擦肩而过,当时惊得她们一身冷汗!在考察中,这样大大小小的意外还发生过多次,幸运的是,她们都能逢凶化吉,安然无恙!

在回国途中,她与女伴考察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苏联等十几个国家,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位环球考察北美及欧亚社会地理、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女学者。

带着这一系列珍贵的考察成果,回到国内后的刘恩兰,在金陵大学首创地理系,并出任第一届系主任。她将自己在诸国考察的重大成果,亲自传授给中国的大学生们,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理专业人才!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紧张的阶段,为了支援抗战,刘恩兰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还参加救亡工作。她经常性地带领学生们外出考察,对四川一带的金沙江、岷江、汶川等地的地质地貌进行了详尽的勘探。

她和学生们风餐露宿,日子过得相当艰苦,有时甚至还会遇到危险。有一次,她带着学生们深入岷江上游峡谷考察。

当刘恩兰在崎岖而湿滑的山路上行进时,突然一脚踏空,她的整个身子顺着坡道滑落下去,幸亏一名学生抓住了她的一只脚,她才再一次地化险为夷。

正是由于刘恩兰这样孜孜以求地进行着实地勘探、记录、研究,她才能积累下一大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发表了多篇重量级的地理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我国地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开拓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新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刘恩兰作为领域内泰斗级的人物,被分配到大学执教。不久,中国科学院的筹备工作也陆续展开,刘恩兰正是筹委会成员之一!

在一次重要的筹委会会议上,刘恩兰大发脾气,公然宣布各项工作开展太慢,在这样下去中国何时可以赶超其他国家呢?

要知道,这次会议来的可都是科学家响当当的人物,她脾气说来就来,不少人都责怪她不分场合,有失礼数!可她内心真的心急如焚,若再不抓紧时间,不知多久才能追上其他国家?

但当时刘恩兰万万想不到,在她发脾气的时候,自己敬爱的周总理正坐在会议现场,她的粗嗓门周总理全部听见了!

此时的刘恩兰万分内疚,她以为周总理会严厉地批评她,当周总理在见到她后却笑着说:“恩兰先生,您的意见十分宝贵,我很欣赏您这样的性格,建设新中国就需要像您这样真诚而坦率的性格!

一席话,让刘恩兰深受感动,从此,她更是热情高涨的将精力全部花在地理科研上,乃至她一生都未婚配!

除了周恩来激励着她科研上的干劲外,陈赓大将与她的一席谈话则让她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由陆地研究转向海洋。

为了研究海洋,刘恩兰并没有待在大学里坐而论道,而是经常性地登上军舰与海军将士们一同出海,每次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

当时的刘恩兰虽然只有五十多岁,但长期在外风吹日晒,加之在英国时负过伤,让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位学识渊博,风度翩翩的学者,倒像是一个六七十岁普通老太太。

一次,她登上一艘军舰,准备再一次的出海考察,结果被舰长拦下,刘恩兰亮明自己的身份,还是遭到了舰长的拒绝。

舰长虽然早就接到刘恩兰随舰考察的命令,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身边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太太就是刘恩兰本人。

直到得到确切的消息后,追悔莫及的舰长才将德高望重的刘恩兰教授请回舰上,并且让她住在自己的会议室内。

其实,早在年,刘恩兰在美国讲学,遭遇了一次车祸,导致身负重伤,也留下了后遗症。这对年近花甲的妇女同志来说,长期在海洋上日夜劳顿身体也会受不了的,何况伤病缠身的刘恩兰教授!

海上考察条件极为艰苦,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危险与意外。但刘恩兰对此却全然不顾,毅然决然地带着学生们,架着舰艇从塘沽出发,沿渤海、黄海、东海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直达南海,一路考察了海岸。

海上的风浪大,一路颠簸,让她旧疾发作,战士们担心刘恩兰教授的健康,曾多次劝她返航,但都遭到她严词拒绝,她告诉战士们,风浪越大,对海上科考越有利,对部队建设更有参考价值!

于是乎,大家都听从她的指示,继续在茫茫大海航行,这次考察,刘恩兰忍住病痛,取得了海洋科研上的丰硕成果!

直到花甲之年,她还向舰队提出出海考察申请,这么大的年纪登舰出海,部队史无前例,因此委婉拒绝了她的请求。

但刘恩兰锲而不舍,一次又一次的递交报告,最终获得特批!在登上舰艇的那一刻,刘恩兰高兴地像个孩子,露出了天真灿烂的笑容……

年7月15日,81岁的刘恩兰因病与世长辞,她将她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地理科学事业,终生未婚。

一位叫做白永达的学生曾经问她:为什么终身不嫁人呢?刘恩兰笑笑说:若科学家都嫁人,谁来研究学问?

纵观刘恩兰的传奇一生,从小就立志要改变女性地位的她,以伟大的成就为自己也为全中国的女性来了一次真正的扬眉吐气!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