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_11.html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之后,西方进入“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被发现”指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新航路开辟。为了给新生的资本主义充足的原始积累,西方随即开启了海外殖民扩张的进程。荷兰,英国等国先后称雄海上,在全世界的殖民地攫取原料和财富,获得难以估量的利益。可以说,世界近代史从本质上看是一部西方扩张史。
麦哲伦——环球航行航海家翻阅史料,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在达·伽马、迪亚士等西方航海家扬帆远航时,遥远的东方也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远航舰队,由明朝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沿海一带,“布皇恩于天下”,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大扩大。
但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颁布海禁,禁止各地进行远洋航海活动;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明朝海上舰队,也因为“海禁需要”被付之一炬。
我们不仅要问:以明朝当时的海上实力,难道就不能进行海外扩张吗?
让我们先从技术的角度来探讨。以年的远航为例,当时郑和的船队有多艘船,2万多人,包括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护卫部队(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时曾三次对外用兵)。其旗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航船只“清和”号,同时拥有完善的技术设备与专业的水手,体积为哥伦布舰队船只的几倍——吗。当时的明朝在海军力量上,可以说碾压全世界。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航船对比看来技术并没有限制郑和远航的脚步。可为什么郑和没有继续远航,穿过好望角,北上航行至欧洲,或者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呢?如果真能发现新大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不就会扩大到全世界了吗?
我们不得不从“目的”这个角度来探讨。
当时的西方正处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且由于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的陆上贸易路线,迫切需要贸易和原材料的西方各国。急需在海上开辟一条新的航线用于商业目的——就连哥伦布发现美洲,也是因为他认为地球是圆的,向西走和向东走一样能到达东方,不料他错误的估计了地球周长,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他直到死都还以为他到达的“美洲”其实是印度)。可以说,西方的远航带着强烈的商业性。
反观明朝,郑和下西洋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靖难之役后,朱棣定都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传言称建文帝逃亡海外,于是派遣郑和“寻找”建文帝(其实建文帝多半已经去世)。
另一个原因则是“示中国富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炫富”或“撒钱”。中国向沿途各国无偿赠予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珍贵品。虽说换来了在国内被称为“麒麟”的长颈鹿等“海外奇珍”,但与西方海外扩张的利益相比远远不能及,甚至连远航的成本都不够。可以说,中国的远航是一次浩大的巡游。
本质上说,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重视陆地而不重视海洋是我们的传统;友善对待各国也是中华文化难能可贵的宝藏。
海上力量——型航空母舰然而,并不是说重视陆地就是落后;真正让我们落后于世界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和害人不浅的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