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U型潜艇已成群狼,伸出嗜血魔爪

潜艇壹

由于一战中吃了德国潜艇不少的亏,所以同盟国在《凡尔赛条约》中不遗余力地限制德意志重建其潜艇舰队。然而,政策是政策,对策是对策,咱德国搞搞“潜水器”出口赚外汇总行吧。于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设计师就在这样的幌子下搞起了新一代U型潜艇。当纳粹年撕毁条约的时候,他们就大大方方地把造艇事业搞了起来。第二年卡尔·邓尼茨就接掌初生的德国U型潜艇舰队。他全权负责潜艇部队的建造计划、训练以及战略战术的制定。在他的设想中,U型潜艇在水面进行夜袭,以鱼雷作为主要武器。而需要躲避侦察时就可以立即下潜。也就是说他需要的潜艇得航程远、续航力强的同时在水面作战也得能得心应手。

壹型潜艇

~36年第一批两艘壹A(即ⅠA,此处用大写数字翻译罗马数字,下同)型潜艇开工,另有六艘ⅡA型海岸潜艇同时建造(命名为U1到U6)。后续的贰型(Ⅱ)潜艇在至年间下水服役,但她们的设计尺寸撑不起邓尼茨的野心。于是年他批准建造Ⅶ(七)型潜艇,其第一批新艇于年前后服役。她们可足足比上一代大了一倍,配有一个艇尾和四个艇首鱼雷管,同时艇上置炮。第一批潜艇共有十艘,定为ⅦA型,接着很快就是迎来了更大更强的子型号ⅦB。到了二战爆发的年九月,总共有57艘U型潜艇服役,而这个数字在其后两年将稳步攀升。

柒型U96

年仅是艇体加长的ⅦC型开始服役,虽然其上配备了改进的声纳,但此型号仍组成了德国U型潜艇舰队的主力。大西洋之战中她们组成的狼群几乎扭转了战争局势。一共有24艘ⅦB型和艘ⅦC型潜艇服役,然而仅有极少数活到了战后。

ⅦC型潜艇

ⅦC型潜艇主要活动于大西洋,但也涉足地中海、印度洋甚至太平洋。然而其有限的水下续航力却成为重大缺陷。盟军反潜能力逐渐提高后,这些潜艇就越来越不堪一击。从年后期开始ⅦC型潜艇战损数字就稳步提升。

ⅦC/41

ⅦC型艇长约67米,宽6.2米,吃水4.8米。水面活动时排水量吨,潜水状态下为吨。动力方面有两个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和两个马力的电动机。而水面航速17节,水下航速仅7.6节。水面续航海里,而水下续航仅80海里。除了5个鱼雷发射管外,舱面有一门8.8厘米炮和一门2厘米高射炮。艇员编制为44人。

XXI型潜艇

战争快要结束时赫尔穆特·沃特领导开发了新的U型潜艇,称为ⅩⅩⅠ(贰拾壹)型(或称之为电动艇)。它们由柴油电力驱动,能够长期潜水作战,标志着德意志新一代潜艇的诞生。二战的最后两年虽总共建造了艘ⅩⅩⅠ型潜艇,但这时的第三帝国已是日薄西山、资源奇缺;这些现实的造艇问题最终导致只有四艘贰拾壹型潜艇能够武装出海、游弋大洋。

—————这里是正文分割线——————

这里提出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就是U-boat这个常见的英文称呼乃是译自德语U-boot(即德语Unterseeboot的简写),其字母U本就具有潜艇之意,似乎直接称之为潜艇就可,但中文通行的译法都称之为U型潜艇,实在有些冗长且重复。而现行中文译名中这种现象并不鲜见,据笔者观察,很可能是受英语文风的影响。在介绍外国武器时,英语行文(武器系统的代号等)通常会采用原文+译文的方式来叙述,可能这样即可准确又能直接传达作者之意,然而放到中文语境中未免有些不伦不类。

而另一个常见的笔误就是罗马数字直接用拉丁字母表示,比如用大写的I代替罗马数字Ⅰ,虽说在网文力求简洁明了的当下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替代之法,但输入罗马数字其实也不费太多事儿,任何一文本处理办件中应都有插入罗马数字符号的功能,只不过许多作者没意识到,或者不想费这功夫罢了。但本着对文字负责的态度针对以上两点在此唠叨一下,不知各位看官以为如何,还请在评论区留言!

更多精彩图文,尽在#武备图说钩沉#,古今中外武备荟萃,子话题#战舰钩沉#军迷们可不好错过啰!相关二战军舰内容,敬请移步日帝中流砥柱又如何?巡洋舰没有国家资源做后盾也得统统喂鱼!不止船多,二战美国海军航母特混编队战术详解(1)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航母为啥这么多?竟然是造不了战列舰闹的!二战美军航空母舰的那些事儿,简短节说!大和民族的骄傲——战列舰,最终基本都成了帝国之渣

无奈见识所限,文中谬误在所难免,若慧眼察之,还请不吝朱笔,指摘文后,不胜感激之至。但若出言不逊,定当好好回敬,勿谓言之不预。

而文中译名则多查证于原文,可能与国内现行译名可能多有不协。笔者所取原则为达意、近音、国语化,为免误解,特列表如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