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掉大西洋133天,饿到喝鸟血,外国商船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一个被民间普遍接受的海神信仰名叫妈祖。渔民们经常出海捕捞,遇难者不计其数,因而会向海神祈祷出海平安归来,妈祖的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断演化而来,相传祭拜妈祖能够治病消灾,那一带地区至今仍修建有妈祖庙。海上出行的确有着不可预测的危险,而一旦遇险即便没有立马在险境中丧生,也会因为与陆地和人群相隔绝的环境更加难以求生。在海上漂泊,不仅食物和淡水相当匮乏,还有可能会面临风暴的卷席,可以说是困境重重。上世纪初,有一个中国人掉落大西洋中天,两次遇见船只错失被救机会,他是如何逃生的呢?这个人名叫潘濂,年出生,是个海南小伙。他早年没怎么上过学,生活在海边一直跟着村民出海捕鱼,靠此维持生计。18岁时,他离开家里来到“坦达”号轮船做学徒,3年后又成为“贝洛蒙”号轮船上的侍应生。年11月的一天,潘濂跟随贝洛蒙号执行运输任务,不料船只在大西洋上航行时被两枚鱼雷击中。潘濂察觉不对劲,立马穿上救生衣,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随后他听到了一声巨响,船只爆炸了。潘濂因为跳水及时所以幸免于难,他一个人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小时,终于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救生筏。他向救生筏游过去,爬上去后发现这是一个“井”字的木筏,估计是遗失在海上的时间比较久了,看起来有些破旧,但这对潘濂来说简直是生存的希望。他用木筏上的帆布围出一个防护壁又在四个角上插上木柱,再用帆布搭建出简易的顶棚用来遮阳避雨。做完这些潘濂又打开木筏上的一个金属箱,意外地在里面发现了罐头、饼干。巧克力等食物,最重要的是还有升可以救命的淡水。虽然眼下食物和淡水看似还比较充足,但潘濂知道他的海上求生之路不知道要延续多久才能结束,所以这些储备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收集淡水,他将顶棚的一端稍稍降低,用罐头盒子放在下面来接雨水,巧克力和饼干他舍不得全部吃掉,一般用来应急充饥。潘濂将耗尽电的手电筒拆开,取出里面的弹簧制成了鱼钩,这样他就可以钓鱼来弥补主食的不足。但是长期没有水果蔬菜,加上饮用水也不卫生,潘濂常常感到胃部的不适,身体也开始浮肿和发脓。他每日坚持在木柱上结绳记录日子,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总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坚持一下。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下雨,潘濂的淡水差不多耗尽了,没有水源远比缺少食物更加让人绝望。潘濂抓住了一只海鸟,用鸟血来止渴,然后又将鸟肉当作诱饵抓到了一条小鲨鱼。切开鲨鱼后,他喝完了鲨鱼血,将鱼鳍切片风干,储存起来当作食物。在情况最糟糕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但一个人的漂泊中,令他丧气的不只是无尽的困难和孤独,还有两次本可以获救却丧失的机会。一次是他看到了一艘货轮,他惊喜地呼救,对方似乎也看到了他慢慢行驶过来,但走近后却没有停下来而是换了方向又开走了,潘濂想或许因为他是中国人对方不愿意施救。另一次是他遇到了一群侦察机,他发出求救信号后一场风暴袭来,于是又与侦察机失去联络。在海上的时间越来越久,潘濂的精神和体力都快透支了,他感到自己每天昏昏欲睡的时间越来越多。但他心里清楚,一旦放任自己睡下去,可能就永远也醒不来了,所以他常常掐自己用疼痛来保持清醒。年4月6日,历经天的漂流,潘濂终于被巴西海岸的一家渔民搭救,好心的渔民将医院,他经过4周的治疗才逐渐恢复,这时他瘦了整整18斤。后来潘濂的事迹被英国国王得知,授予了他大英帝国勋章(BME),他的故事也被英国皇家海军写成野外生存手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