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四大财团,李嘉诚打败了3家,只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69886.html

文:栎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与“四”这个字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四大家族,四大银行,四大美女等等。说到四大家族,必然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华人富豪,而李嘉诚在香港做唯一轰动全城的事情,就是击败当时英国的四大洋行中的三家。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家,怎么都打败不了,甚至每年还从中国获利数千亿。

英国的这四大洋行分别是是怡和、会德丰、和记跟太古。这背后对应着英国四个历史悠久的富豪家族。英国四大财团长期扎根中国,最早成立的是怡和集团,已有多年的历史。当人们听到“怡和”这个词时,以为这是一家中国公司,但实际上它是一家“洋企业”。

他们都把香港当作自己的大本营,把生意扩大到了整个中国。他们旗下的四家洋行也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财团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的经济几乎被这四家洋行垄断。当时,香港股市不欢迎中国企业,所以华人企业家很难在香港做生意。

转变也从这时候开始。李嘉诚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崛起,并联手了当时的世界船王包玉刚,一起击败了四大洋行中的3家。这段历史至今仍令人荡气回肠。只有一家李嘉诚动不了,就是太古洋行。太古洋行由英国施怀雅家族控制。太古至今有多年的历史,国泰航空就是他们的控股公司之一。

据统计,太古在内地发展房地产已有19年,至今只开发了6个项目。但他们目前的负债率只有10%左右。在广州和北京的太古里是太古集团的杰作,其下属的国泰航空也占据了香港航空市场的80%,每年收获近万名乘客,年收入达到亿。

仅年上半年,它在中国的收入就达到亿。可以说,国泰航空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此外,我们喝的可口可乐也在太古集团旗下的一家工厂生产。如今,太古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0亿,而这只是其全部资产的冰山一角。

有句老话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现代商业同样也遵循这个道理。李嘉诚是做房地产起家的。当时,李嘉诚的长江上市后,他的实力大大增强。但香港房地产业的精华在于中环,中环几乎全部被四大洋行瓜分。

仅怡和一家在中环就有十几栋楼。李嘉诚决心与香港商界的巨头们斗一斗。在当时,大多数英资洋行都犯了错误。他们急切离开香港,所以他们把所有在中国赚到的钱都投资到其他公司,而且大部分都失败了。这导致了高负债,这也是造就了“天时”。

李嘉诚看准时机,在四大外资洋行陷入困境时发起攻击。李嘉诚的第一个目标是怡和洋行。怡和有两大公司,是置地跟九龙仓。如果你想动怡和,你必须先切断它的左膀右臂。李嘉诚集中所有资金,在市场上悄悄收购了码头股份。

很快怡和发现了李嘉诚的行为,他们开始组织反击。不过,当时怡和负债累累,手头没有多少现金来逆转收购。于是他们找到汇丰银行,要求汇丰银行出面找李嘉诚,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汇丰对李嘉诚有恩,所以李嘉诚因为情面,也不能跟汇丰争斗。

于是他找到了世界船王包玉刚。当时,包玉刚是香港华商的头号人物。当时包玉刚远远胜过李嘉诚。包玉刚也早就有了与四大洋抗衡的决心。

于是两人联手,这次他们的野心更大了。不仅要收购九龙仓,还要收购另一家外资银行和记黄埔。最终,包玉刚拿出20多亿元,成功击败怡和洋行,收购了九龙仓。与此同时,李嘉诚收购了汇丰控股管理的和记黄埔。李嘉诚也成为香港第一位坐四大洋行大班位置的华人。

几年后,随着油价攀升,经营邮轮业务的会德丰首当其冲。上世纪80年代,世界航运业萎缩。年2月,会德丰最终被船运大王包玉刚收购。到目前为止,四大外资公司中有三家被李嘉诚和包玉刚击败。四大洋的时代也结束了,香港迎来了李嘉诚时代。

不过,在四大洋行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太古集团。和李嘉诚一样,太古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实业。保守一直是太古集团的标签,这也是施怀雅家族财富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因为太古一向谨慎,李嘉诚始终没有找到攻击太古的机会。在英国四大洋行中,李嘉诚击败了其中三家。唯一屹立不倒的是国泰航空的背后老板太古集团。现在李嘉诚已经91岁的高龄了,不知道这一生是否还有机会击败太古。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