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预言太平洋大战,决定性武器非导弹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

近日,英国皇家三军研究员西达尔特·考沙尔发表了一篇名为《决定性发展:中美印度洋-太平洋海军大战依靠海军远程导弹吗》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如果在未来中美两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开展博弈,那么决胜的关键,并不在于导弹,而在于“海军数据链”。这名英国研究员的观点,给中国提了个醒。

那么,“海军数据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武器,为何在英国研究员的眼中,它比导弹可能更加重要?今天,笔者就为您讲述:决定未来远洋博弈的大国重器:海军数据链。

什么是海军数据链,它如何发挥作用

按照《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给出的定义,海军数据链,指的就是海军部队利用无线信道,按照统一的信息格式与链路传输规程构成的数据传输网络。因此,我们可以将海军数据链理解为:一座办公楼中仅供楼里面不同房间之间,进行内部沟通的有线电话。其他的办公楼如果没有和这座楼的电话线相连,就不能拨通电话,也不能听到这座楼里面不同房间之间的人通话的具体内容。

从信息传播和加密的路径来看,海军数据链和既往的陆军加密无线电情报网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海军数据链在具体的加密技术原理上,却与无线电加密技术有着本质的差别——海军数据链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由网络控制器、调制解调器、数据密码器组成的海军数据链装备。这三种装备各司其职,其中网络控制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控制网络间的通信规程、报文格式和数据交换方式,你可以理解为它是手机里的键盘输入法,决定了你在手机上输出的内容究竟是中文,还是英文,用拼音输入法,还是五笔输入法。

而调制解调器,则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从数字信号调试成模拟信号,再将模拟信号调试成数字信号,最终传递到数据链的另一端。所谓模拟信号,指的就是在时域上数学形式为连续函数的信号。模拟信号的发出,一般需要物体的物理属性来表达:比如物体碰撞所产生的声波,电学里面的频率、电流和电荷等等,像我们过去听的录音带,拍照的胶卷,所使用的都是模拟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相对于模拟信号的概念,主要是用二进制法,输入到计算机内进行传递的信号,比如数码相机拍摄出的PNG,JPG格式相片,使用的就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往返转化,是海军数据链传递信息保密度要高于无线电情报网的重要原因。

构成海军数据链的最后一部分装备,就是数据密码器,数据密码器会给海军之间传递的信息进行一次加密,从而使我方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更加难以被敌军辨识。按照不同的要求,海军数据链中的数据解码器可以用长波、短波、甚至微波这几种不同的加密方式,对海军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行加密。综上所述,海军数据链的每一个装备,实际上都是对海军之间数据信号传递的一次加密,而构成海军数据链整体的三套装备,实际上就是给一组海军数据信号加密了三次,为己方的海军数据套上了“三把锁”。

海军数据链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在了解过什么是海军数据链,以及海军数据链运行的基本原理后,可能有朋友会说:“这套海军数据链这么复杂,到头来还不就是相当于无线电加密的升级版嘛。除了防止自家的情报被偷听,还能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这样的想法就大大低估了海军数据链在现代海战中的统筹规划作用。

军迷圈的朋友们可能都熟悉: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是第一场被称作“现代化”的战争。而“现代化”战争最鲜明的标志和特点,就是信息化和电子化。在海外战争中,美军就是依靠信息电子化作战,瓦解伊拉克方面的指挥情报系统,进而获得了战争的先机。最终,此战以伊拉克人死亡,人受伤的惨败而告终,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部队仅有人死亡,人受伤。而美军达成这样的战果,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如果没有信息化、电子化的作战方式,美军不会在此战中获得如此丰硕的战果,也不会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

虽然截止目前,世界尚未爆发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海战,但是海湾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实际上也可以应用到我们对未来海战的推演中,从而感受到海军数据链在战场上的战争价值。

其一,海军数据链除了对已方的海军情报进行加密以外,更重要的战争意义是能够在广袤的远洋海域搭建一套严密的战争指挥系统。随着反舰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海军部队为了规避反舰导弹的袭击,越来越趋向于将一支舰队分散成若干支小规模舰队开展军事行动,这也就是现代海军作战理念中的“分布式作战”。而分布式作战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现代海军部队免遭反舰导弹的袭击,但是也为不同分支之间海军部队的协调、沟通,构成了挑战:就以太平洋战场为例,太平洋的南北最大宽度为千米,东西最大宽度千米。在如此宽大的战场上进行分布式作战,使得敌军舰队拥有极大开展穿插战术的空间。如果敌军以岛屿为依托,或者将一支舰队穿插至我军两支分布式作战的舰队之间,对我军指挥系统进行信号干扰,那么这将严重影响两支舰队之间的协调。而如果我军使用海军数据链将信号进行三重加密,将大幅增加我军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使得敌军想要瓦解我军指挥系统,进而对我军各个击破,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其二,海军数据链的应用能够提升海军的侦查能力,从而配合空军与导弹部队尽早完成“发现即消灭”的目标。海军数据链不仅可应用在分布于不同海域之间舰队的沟通,也可实现海军舰队与侦察机、预警机和战机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真正的“空地协调”。比如美军之前所采用的Link16海军数据链,便能够实现与E-8A预警机,EC-电子战飞机等空军力量的沟通。在美军的Link16数据链运作模型中,一旦E-3A,E-8A预警机发现可能对美军构成威胁的导弹或空军力量,那么E-3A或E-8A预警机就会在发现危险情况后,立即将潜在威胁通过Link16传递至海军舰队或沿岸陆军,并启动“爱国者”导弹系统对来袭的导弹或战斗机、轰炸机进行拦截。

其三,海军数据链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海军作战部队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升海军在现代战争中整体的作战效率,适应现代战争的快节奏。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对海军数据链的应用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此战中,虽然美国海军并未大规模出动,参与对伊拉克的打击。但是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却将波斯湾沿岸附近的美军舰队作为了打击的重要目标。在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后,按照伊方预计,从导弹发射,到击毁美军战舰的时间为7分钟。然而,美军在借助海军数据链的情况下,出动“爱国者”导弹仅用4分钟就将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拦截在外。美军的海军数据链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效率,就是因为海军数据链的网络控制器、调制解调器、数据密码器三层加密和信息反馈的过程,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参与。这让海湾战争中的美军即便进行临近伊拉克导弹基地,进行客场作战,却依然能够屹立于不败之地。而如果美军在当时仍然沿用此前旧有的信息加密和预警方式,那么波斯湾沿岸的美军舰队恐怕将没有那么幸运。

因此,从加强指挥系统安全性、提升海军侦查能力和预警能力、增强海军整体智能化水平,这三个角度来看,海军数据链不仅仅是一套用于信息加密的系统,在未来的战争中,海军数据链将大有可为。

发展海军数据链的建议,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在我们了解过海军数据链的运作原理,以及在战场上的战争价值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英国皇家三军研究员西达尔特·考沙尔会认为,决定未来太平洋-印度洋博弈成败的,不靠导弹,而靠数据链了。在他的这篇论文中,他还呼吁西方国家应加强海军数据链的技术发展与建设,进而在未来的印度洋-太平洋博弈中拥有一席之地。因此,也有很多中国军迷认为,西达尔特·考沙尔的观点,对于中国也很有借鉴意义,我们也应当大力发展海军数据链。

但实际上,早在西达尔特·考沙尔撰写这篇论文之前的四十年,我国的海军数据链建设就已经开始。美军将海军数据链投入应用的时间是年,而我国研究海军数据链技术的开始时间是在年。因此,我国海军数据链研发的起步时间和世界各国的差别不是很大。年11月,负责海军数据链研究的所,将我国的初代数据链应用在了型驱逐舰上,并取得了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应用海军数据链。而在年前后,我军则采用新一代的TJN-综合型数据链,这款数据链的整体性能,在当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后,我国就研发出了新一代的I型舰载型综合数据链,其迭代速度令世界各国惊叹。

而在近年来,我国使用的是JIDS型三军数据链,这套数据链不仅能够在海军部队中得以运用,而且还能实现海、陆、空三军部队指挥系统的畅通,从而推动现代战争中海、陆、空三军一体化指挥系统和作战系统的形成。它具备网络通信、网内识别、导航定位、处理电子战信息、武器协同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样是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数据链。我国海军数据链起步早、发展快的四十年历程,其实就已经充分证明了我国海军顶层设计的先见之明。

未来海军的建设,依然将在漫长的一段时间内,朝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单一的某种武器或某种技术,越来越难以成为决胜一场战争的因素。唯有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才能把握战争的先机。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保卫它的海军部队,也正矗立在这个把握先机的时代风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