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2日,一只英国舰队在返航的途中迷失方向,误入了礁石密布的锡利群岛,导致4艘英国皇家军舰触礁沉没,当时多名官兵全部溺亡。
这件事对于英国政府的损失非常惨重,他们将这件事定为国难,痛定思痛之后,就开始着手于航海的技术难题——经度测量。
英国政府为此还开出了2万英镑的高额奖金,条件就是从英国出发,一路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岛保持经度测量偏差在半度以内,时间约两分钟。
自从英国政府放出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有很多人才前来,在这里汇集了科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但是他们对这个难题无计可施,随后来了一名英国知名钟表匠罗伯特·哈里森。
这个钟表匠本来是一个木匠,但是在平时特别喜欢摆弄钟表,常常把钟表拆卸开来研究里边的组件。由于奖金比较诱人,所以他就想要来挑战一下,想用钟表来解决这个难题。
他将科学问题转化为时间问题,度的地球每24小时转动一周,把地球从东到西分成24个地区,每个相邻的区域时差都是一个小时,这样船上带上一个钟表,在正午12点从伦敦出发,只要知道航行时间就能算出所在位置的经度,再加上当时已经准确测量出纬度,只要钟表走的准,这时候就可以准确知道自己在海上的定位。
刚开始他这一个想法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而且各路大神都觉得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简直有一点荒谬,但是哈里森坚信自己的思路正确,只是想要造出一块精准的表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航海钟。
虽然哈里森的想法并没有太多人的支持,但是她一直坚信只要能够制造出足够精准的钟表,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每天观测夜空的恒星记录恒星升落的固定时间差来对比钟表的误差。
后来哈里森考虑到钟表的误差就是因为摩擦,所以他抛下了钟摆,应用发条,降低摩擦状况。他又跑遍了伦敦的五金铺,向铁匠、铜匠请教,请求他们帮忙校对钟表零件。
经过了很多年的准备工作,年,哈里森向陕茶联合会递交了自身的著作——H1,并且带上他开展了一次航行来回佛罗伦萨。
靠着H1不但取得成功,改变了前进方向,防止物件锡利群岛,而且每日只存在5~10秒的误差,这个精准度已经非常高了。
但是审查联合会对H1仍然不认同,即便是这样哈里森也没有放弃,他又开始了产品的研究,连续制造出了H2、H3,依然觉得不太满意,直到年制造出了令自身非常满意的H4,一个制作精湛的老怀表,不仅几乎不受摩擦,而且温度、环境、湿度、摇晃等等都不会影响中表的准确度。
H4的首次亮相是穿越北大西洋到牙买加81天的出行,他不仅不调时,而且经历了各种摩擦之后,只慢了5.9秒,H4也提前完成每日任务。
如此高的准确度,H4获得了两个超重量级粉丝,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知名的库克船长。有了如此权威人的支持,H4也慢慢受到了人们的认可。
但是各界大神仍然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木匠自学造表能够解决这么些大佬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导致他的奖金一直迟迟没有发放,最终因为乔治三世的亲子顾及,年,哈里森总算取得了全额的奖金,这个时候他已经80岁,研究生产制造航海钟40年。
虽然哈里森用自己毕生的经历都来研究制造航海钟,取得这一个奖金非常不容易,但是他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航行史,他的名字也被记录进了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