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大西洋海战,德国意大利无航母,英国老

北京手足癣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10410/8833710.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上战场分别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战场,太平洋因为海域辽阔,气候温和,适合大型特混舰队的机动和躲藏(一战期间不多的几艘德国海军的袭击舰在太平洋神出鬼没,惹得协约国海军十分头疼),同样的也给了航空母舰和海军舰载航空兵一个广阔的施展舞台。

日本航母战力一度排名第一

因此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太平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经常会上演航母舰载机群之间的空战、对舰俯冲轰炸和水平雷击大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舰艇之间的水面炮战反而成了陪衬、打酱油的存在。

德国唯一的航母,没有参加作战

然而大西洋战场的情况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纬度高、气温较低、时常有冰冻气候,海况恶劣,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的使用(遇到高海况或者冰冻天气,对航母放飞和回收舰载机的作业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弄不好就是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而且在北大西洋海域和地中海地区盟军的主要海军力量(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和意大利王国海军都没有航空母舰,岸基航空兵的飞行半径又非常有限,因此难以像太平洋战场那样出现双方舰载航空兵在浩瀚的大洋上空奋力搏杀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纵观二战期间发生在大西洋战场的海战(诸如马达潘角海战、丹麦海峡海战、追歼战舰“俾斯麦”之战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战舰之间的水面炮战,舰载航空兵在战斗中最多起到了侦查、骚扰、迟滞的作用。

俾斯曼号战列舰

多数情况下只有一艘航母带着三十多架舰载机跟随舰队参战,由于对手没有舰载航空兵,高射炮火力的分配也不甚合理,炮手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英国航母一次放出的十多架慢慢吞吞的老式双翼鱼雷轰炸机的攻击波就能对对手的主力舰造成严重的威胁(马达潘角海战中的“大青花鱼”鱼雷机雷击意大利战列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和巡洋舰“波拉”号、追歼“俾斯麦”号之战中的“剑鱼”鱼雷机雷击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造成的战果虽然能直接影响海战的结局(“大青花鱼”对“波拉”号的雷击直接导致意大利舰队司令伊亚金诺将巡洋舰“扎拉”号、“阜姆”号和两艘驱逐舰送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的战列舰炮口下;“剑鱼”对“俾斯麦”号的雷击导致该舰舵机卡死,不可救药的自己开向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司令托维的战列舰布下的鬼门关),但攻击本身造成的损伤却实在有限。总体来说,大西洋战场的舰载航空兵运用水平远低于太平洋战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