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投资经典,
股票作手回忆录,
上次我们讲到了一个,
巨牛逼的操盘手科马克,
在得知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抛售圣保罗股票之后,
不但没有跟着卖空,
反而开始吃惊。
洛克菲勒倒多少他吃多少,
直到洛克菲勒卖完了,
他吃了6万多股,
然后他放出了消息,
并转手做空,
同时大比例抛出手里的圣保罗股票,
自己看空自己抛,
同时用第一大富豪,
洛克菲洛的消息做掩护,
一下子圣保罗就暴跌。
而且由于抛压大,消息猛,
跌下来都没人敢接,
所以瞬间跌了44个点,
那么我们返回头再想一下,
如果他当时就借着洛克菲勒,
卖出而抛空会怎么样?
首先洛克菲勒手里有股票,
一看市场下跌太快,
很可能他就不卖了,
反而转身托市,
因为如果圣保罗暴跌,
他就没办法完成出货了,
所以,即使他跟着卖空,
也未必能赚到钱,
那么不如自己来主导这一次暴跌,
来得更加确定。
我们接着说利文斯顿的故事,
他平仓玉米和小麦之后,
又出去玩了,
其实这不是一个无效信息,
你发现他总是做完一把交易之后,
故意放空自己,
迫使自己远离交易市场,
这其实是有深意的。
因为往往交易完成后,
自己总有躁动,
而这时候往往预示着,
顶部或者底部的震荡期,
市场是比较复杂的,
而且极具迷惑性。
利文斯顿每次都在这个时候,
故意远离市场,
就是为了逃避这样一个迷惑期,
他不看市场,
也就不会落入震荡的陷阱,
趋势投机其实不怕涨也不怕跌,
怕的就是不涨不跌。
而在他度假的时候,
他听到一个传奇操盘手,
破产的消息,这个人叫托马斯,
善于做棉花,
但他遇到了大熊市。
这让利文斯顿,
又一次草草结束了度假,
回到了市场,
开始研究棉花市场,
那一段时间几乎所有人,
都在抛售棉花,
看空气氛已经非常浓重,
这就是羊群效应,
因为所有人都在做空中赚到了钱。
但他反而觉得,
所有人都卖了,
证明已经没人再去卖了,
反而这些人一旦平仓,
需要大量的回补棉花,
所以到时候恐怕就会触底反弹。
所以他不着急,
趁着别人抛售的时候,
开始买进棉花,
他说当时市场可能,
很难再找出一个他这样买入的人。
他趁着大家抛空,
连续买入了10几万包棉花,
然后果然价格开始上涨,
这时候他在周末的尾盘加磅买入,
价格又被推高,
周一开盘,
空头们开始亏损甚至出逃,
但此时利文斯顿竟然按兵不动,
一点都不抛售,
因为他还没有看到恐慌。
这时候媒体来帮忙了,
世界报报道了利文斯顿,
轧空棉花的消息,
这个消息瞬间传到了欧洲,
市场开始变得恐慌起来。
那些之前卖空的人,
纷纷回补棉花仓位,
准备平仓,这些人争抢着买,
于是他刚好顺利脱手了,
14万包棉花,又大赚了一笔。
这也让他多了一招,
如果不是这篇报道,
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
让市场疯狂起来。
利文斯顿的经验是,
当你持有量很大的时候,
不见得想卖,
你想卖就能卖。
市场不一定有人接盘,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动性,
所以你必须趁着,
大家都想买的时候,
尽量的都卖给那些疯子们,
这让想到了李嘉诚,
他前两年卖房,
现在看似少赚了很多钱,
但可能真的是一种智慧,
只是这个智慧还没有得到验证。
随后有最大的棉花商,
找到利文斯顿,
说他主动策划了这次交易,
按照往常拿这么多棉花,
不可能卖掉,
只要一卖价格就会暴跌,
但他却用空头恐慌回补的机会,
顺利溜掉了,
于是市场都开始叫他棉花大王,
但利文斯顿觉得受之有愧,
因为真的是碰巧了,
如果不是那篇报道,
自己恐怕还真的是溜不掉。
后来那个破产的,
利文斯顿敬仰的操盘手,
托马斯听说了他的战绩,
主动找他要跟他合作,
他要把自己的消息渠道,
介绍给利文斯顿,
然后由利文斯顿来操作。
但主人公无情拒绝了他,
利文斯顿说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从不与别人合作,
和别人合作会影响他的决断力。
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托马斯如此热情,
利文斯顿拒绝了他,
他却非常主动的,
一次次地邀请他去交谈,
利文斯顿也不好拒绝,
但这却让他一步一步陷入深渊。
经常他们一起讨论棉花,
小麦的走势,
但结果却相当糟糕,
利文斯顿经常被托马斯说服,
他严重怀疑自己的判断,
甚至严重怀疑他的读盘能力,
他的思想开始被别人所左右。
随后他开始买棉花,
买了6万多包,
而这次他买完才发现,
那些理由都是托马斯给他灌输的,
而他自己竟然没有任何看多的理由。
但市场却没有往多头方向走,
而他的方寸大乱,
一步错步步错,
不仅没有斩仓,反而去撑盘,
不断买进增加到了15万包,
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一个托马斯化的人。
这时候他的仓位太重了,
甚至让他感到非常不安,
但这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
一个是没有赚钱的棉花,
一个是赚了钱的小麦,
你说抛掉哪个?
大家猜猜看!
按照利文斯顿之前的思路,
显然小麦是被验证过的,
所以应该抛掉棉花,
但这次他鬼上身了,
竟然抛光了小麦,
留下了错误的棉花。
他只能说鬼上身了,
或者是托马斯上身了,
他卖光了小麦,
让他少赚了万美元,
而另一方面他在坚守棉花,
每天都在加码,
最后甚至持有了44万包,
这时候他甚至想,
如果这要能赚钱,
那就可以成仙了,
当他发现,
大事不妙的时候为时已晚。
这一把他把几百万美元,
亏得就剩下了几十万,
损失了90%。他花了几百万,
买到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经验,
聪明热情的朋友们,
是你做正确交易的天敌,
从那以后,
他彻底把托马斯赶出了他的生活。
此后他大病了一场,
又耗费掉了20万美金,
几乎花掉了他剩下的全部家当,
而在华尔街上,
存在着大量的,
想赚钱买汽车买游艇的人,
这些人太想赚钱了,
结果一个个都变成了散财童子。
市场虽然看起来很大方,
但其实总是很吝啬的,
他拒绝为任何人买单,
当大家都想赚钱,
或者都以为能赚到钱的时候,
一定是巨亏的先兆。
而此时的利文斯顿,
人生大起大落,
他自打在托马斯身上犯了错之后,
就开始盲目交易希望能把钱赚回来,
但不断交易不断赔钱,
心态慌了,节奏错了,
结果自然也就全都错了。
利文斯顿甚至债台高筑,
这时候他才思考,
尽管对于投机游戏比较了解,
但还是忽略了人性的弱点,
无法保持淡定,
于是他决定离开纽约,
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随后他来到芝加哥,
筹了一点本金,
准备做点小交易,
从头开始,但没多久,
就被一封电报又重新叫回了纽约,
找他的是著名证券公司的老总,
希望与他合作,
让利文斯顿在他们公司交易股票,
而且没钱没关系,
可以给他无偿提供,
输光了也无所谓,
还可以给他。
这让利文斯顿有点蒙圈了。
真有这么好的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方毫不忌讳,
说他们公司需要一个明星客户,
说白了就是要借用利文斯顿的名气,
以及他做空的习惯,
来掩饰他们这里,
其他客户的出货交易。
让整个华尔街都在以为,
是利文斯顿在做空市场,
而让真正那几位大客户,
顺利隐藏身份,
于是他毫不客气的……,
收下了支票,就这么干,
这正是他渴求的本金,
三周之内他就赚了11.2万,
逐渐的他又恢复了仓位,
但这也为他埋下了一个隐患。
很快他准备开始放空铁路股,
包括切萨皮克大西洋公司,
准备放空0股,
但证券公司老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让他无论如何不能放空,
并要转为做多。
由于之前的感情以及人情债,
他只好照做,
这次是人情战胜了理智,
随后结局已经注定了,
他又破产了,
还欠了公司15万的债。
之后,还是这个好心的老板,
清空了他的所有债务,
又借给了他一笔钱,
之后他一直在这种人情债中挣扎,
而且仿佛越陷越深,
但债主们似乎从不抱怨,
并始终充满善意。
一次一次替他还债,
并鼓励他重新开始,
但唯一的问题是,
他们从不告诉利文斯顿,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大悟,
被人利用了。
当时这家证券公司的老板,
正是切萨皮克公司,
董事长的小舅子,
正在帮自己的姐姐,
清算切萨皮克大西洋公司的遗产,
他要在完成继承之前,
挺住市场,
否则将损失巨大。
当然不允许利文斯顿做空,
知道这一切后,
他没有选择大吵大闹,
只和平分手,
虽然很生气,
但他也学到了很多。
让他痛心疾首的,
除了被骗之外,
更糟糕的是错过了交易机会,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市场都是持续横盘,
没钱可赚。
那么连续的市场打击,
会让利文斯顿有怎样的转变,
他之后又是如何东山再起呢?
咱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