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微型科幻小说诞生记

聚图网

在第四期基于思辨读写整本书共读活动中,中学组学生品读《海底两万里》后续,假如遇见尼摩艇长,如何联手搞定棘手新型冠状病毒?

小编将陆续刊登部分优秀创编作品,一起感受重庆第十一中学校孩子们从不同视角展开的微型科幻小说,各种奇妙境遇即将呈现。

故事创编解药

重庆第十一中学校初级16班

许文萱

新春佳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打破了节日喜庆的气氛,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街道空无一人、医院人满为患,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持续飙升,炎黄子孙们是否能够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

整日待在家里,我的大脑飞速运转。读完《海底两万里》,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真的能够进入“鹦鹉螺”号,我能否躲避病毒、寻找到消灭病毒的方法呢?

我身边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打断了我的思路,原来是一条普通的短信,满篇的英文令我头晕目眩,再往后翻又是更奇怪的法文。

正当我准备退出并删除这条短信时,突然瞥到了短信的发信人——Nemo。难道是尼摩艇长?我顿时激动得不知所措,往后继续翻看信息,终于找到了中文。

亲爱的中国朋友:

很感谢你能够阅读关于我以及我的潜艇“鹦鹉螺号”的书籍《海底两万里》,阿罗纳克斯教授虽然只记下了我短短几个月的海底生活,但是也给陆地上的人类揭开了深海神秘的面纱。我知道你们的祖国正遭受病毒的侵袭,我想,为了弥补我的过错,除了忏悔,我应该为世界做点什么。我这里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标本,可用于研究,希望你能在明日上午八点准时出现在我面前,你可以躲避病毒并和我一起寻找答案。

Nemo

这怎么可能!尼摩船长不是早就应该去世了吗?况且,我怎么可能在八点准时出现在十万八千里外的海边。我带着满脑的疑问,回房间睡觉了。

聚图网

一觉醒来,我早已不在家里。环视四周,坚硬的墙壁、门外有着微弱的灯光。我立刻跑出房间,外面走廊及房间的格局与“鹦鹉螺号”完全一致。

我按照记忆里的潜艇平面图一下就找到了尼摩船长的房间。尼摩船长果真就坐在里面!虽然他满脸留下岁月的痕迹,早已白发苍苍,但是从他坚定又冷静的眼神、身边无形的气场让我确定,就是他!

尼摩船长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与他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原来他掌握了延长寿命的技术,也淡化了对英国的仇恨,他一直为亚洲、非洲的很多国家运送海底资源,从来不求回报。

最近几天,尼摩船长在陆地边的海域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了解到我们现在所遭受的劫难,收集了一些病毒进行研究,随即邀请我来这里一同实践。

我并不明白尼摩船长为什么要选择我,对于病毒的研究我也无从下手,也就只能靠空想了。尼摩船长在研究过程中,一直在为我讲解有关病毒的知识以及他的研究进展,我也受益匪浅。半天时间过去,尼摩船长就分解出了病毒的基因,他的神情很严肃,眉头紧紧皱着,每一步都小心谨慎。

聚图网

过了一会儿,船身受到了猛烈的冲撞,可能是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鹦鹉螺号”撞到了礁石。装着病毒的玻璃管从尼摩船长的手中滑落,在地上发出一下清脆的响声。

完蛋了!我、尼摩艇长、艇上的所有人员都会......解救人类没机会了,自己的生命也没能有保障。

“哦,这没事的,我还有一管病毒标本。”尼摩船长竟然如此冷静。

“但是,我们不会感染病毒吗?”

“当然不会,我的‘鹦鹉螺号’里早就有立即消灭露在外面的病毒的光线,对人类毫无伤害。这一切,也都全部归功于海洋。”我正想刨根问底,但为了节约时间,我们继续进行着试验。

一天后,依靠尼摩船长的智慧和“鹦鹉螺号”的强大资源与设备,我也常在尼摩船长毫无头绪时提出大胆的建议,我们完成了最后的工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解药和配方打包准备带回大陆。

我向尼摩船长表示感谢,尼摩船长就将我送回了家。我顺利地将药带回了陆地,三天不到,病毒早已烟消云散,人们终于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谢谢你,尼摩艇长,谢谢你救了中国,救了人类!

这篇微科幻想象合理,行文流畅,对尼摩艇长的塑造符合原著人物的特点:冷静、机智、善良。

最后带着尼摩艇长给的解药回到陆地,让新型冠状病毒烟消云散,表达对尼摩艇长的感激之情。

BY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张艳群老师

聚图网

故事创编潜艇上的努力

重庆第十一中学校初级16班

谭圆媛

我们经历了一次灾难,这一次灾难与以前不同,肺炎扩散,人们恐慌。国家决定将部分科学家送往大西洋的一个岛屿潜心研究,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也保证工作时不被打扰。

我很幸运,我作为一个医学家被选中了。经过证明,签证等环节,我作为最后一批去岛屿的人,坐在去往岛屿的船只上,我挥手向家人和朋友告别。

陆地上的人们纷纷向我们挥手,大声喊道:“加油,你是我们的英雄!”我深深地望了一眼那熟悉的码头,出发的时间很早,阳光洒在船只的桅杆上,随着“哗啦”的水声,船启航了。

我们不知道接下来的旅程会如何,船只轻摇,太阳也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耀眼,在这里,时间似乎快了一倍。中午了,阳光灿烂。吃午饭时,我也心不在焉。

聚图网

我们早上七点钟出发,到现在已经下午四点。地图显示我们现在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这里有危险的水藻,据说航海的船只一误人这片海域,就会被海藻死死缠住不得脱身,船员最终命丧于此。其实,使人丧命的并不是海藻,而是这里诡异的“平静”。

这片海藻丛生的海域正处于四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是墨西哥暖流,北面是北大西洋暖流,东面是加那利寒流,南面则是北赤道暖流。这四大洋流相互作用,仿佛四道水墙壁将马尾藻海域的海水团团围住。

因此,这里的海水相对静止,只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以顺时针的方向缓慢流动。正因为这个原因,在依靠洋流等自然力前进的帆船时代,船只一进入这片平静的海洋,就会在其中“原地打转”,最后粮食、淡水耗尽。

我们乘坐的船只非常先进,没有人为了这个担心。大家相互讨论了几句,便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研究。我正在房间一边看书一边写一些关于病毒研究的猜测,突然听见一个船员的声音:“天哪!我们完蛋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放下书,随着隔壁的一个博物学家来到船上查看。却看见先出去的人们同船长和船员们都面如死灰,仿佛看见什么可怖的东西。

聚图网

我凑上前细看,周围一片都是迷雾,看不见远方到底有什么。明明之前晴朗的天气不知为什么乌云密布,伴随着阵阵雷声。

海面波涛汹涌,船身摇晃地越来越厉害,船上的人站不稳了,有一个人险些掉入水里,大叫:“快来救我呀,我要掉进百慕大三角了!”

这个地方是位于北太平洋马尾藻海的危险三角海域,在这里发生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失踪事件,连有经验的飞行员和船员都不敢擅闯此地,这里被叫做“魔鬼三角”、“海轮的墓地”等诡异的名字。

我知道大家为什么都面如死灰了,因为我们闯进了百慕大三角,那个让人无法生还的死亡之地。在这危险的地方,我们还能出去吗?还有生的希望吗?

我和大副激烈地讨论着,他用生硬坚定的语气跟我说:“不,我们不可能活下去的。不可能有什么奇迹发生。”我正要反驳他,一个浪花向船只袭来,我们的船,我们设备精良的船,就这样被自然的力量差点掀翻了!

船上的人站不稳,周围一片求救声,海浪声混合在一起,像有一只无情的大手摇晃着船。

海浪翻滚着,周围一切都是混沌的,船上的灯不知怎么的灭了,我踉踉跄跄地走回去,收集完自己的笔记本和带的装着病毒的试管。我刚刚整理好,只听轰的一声,船舱灌入水了。我感觉水已经漫到了我的膝盖,冲刷着一切。听到有人大喊:“船要沉了!”

聚图网

我们就要葬身之地么?我害怕极了,紧紧抓住博物学家的手,她也紧紧抓住我的手,我们保护着身上的书籍和装着病毒的试管。水蔓延,越来越高,我们几乎浮起来了,水灌进我的嘴里,我不自觉地张嘴呛了几口冷水,便失去了意识。

我醒来的时候,正处于一个温暖的房间,没有洪水蔓延,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一切显得那么温暖,那么平和。站起来,发现博物学家正在我的床旁边的桌上认真翻看我的笔记。“你醒了。”她笑着对我说,“是的,”我环顾四周,“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如何回去研究?陆地上的人们怎么样了?”

她笑笑,正准备一一回答我,一个目光平和的男人走了进来,身材高大,看起来非常自信。他一过来,我便站起来,感觉他要告诉我一些重要的事情。果不其然,他张口就用一口流利的中文道:“亲爱的朋友,我已经从您那位优秀的博物学家知道了一切情况。我是尼摩艇长,我在这海底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不用惊讶我为什么生活了这么久还不变老,我已经掌握了青春不老的技术,可以让我做无数个海底历险。”

这个男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我说明了他自己,并且告诉我:“您现在在我的鹦鹉螺号上,您瞧,这是我不可摧毁的杰作!人类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您作为医学家,最近研究病毒真是辛苦您了。”

“您在船沉没前还在保护试管和书,着实让我敬佩。我看过您的笔记和著作,对这些伟大的看法有一些小小的拙见。最近我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