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有许多被称之为“某某巴菲特”的投资高手。
其中有两位,沙特王子阿瓦里德被称为“中东巴菲特”,墨西哥首富卡洛斯·埃卢被称为“拉美巴菲特”,他们是离真神·巴菲特最近的人物。
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首次在前20名出现阿瓦里德的名字,他以亿美元资产排名第17,彼时的埃卢仅以66亿美元排名第38。
此后几年,两人的财富稳步前进:
阿瓦里德在年挤进前十,并在年来到了第6位,资产上升到亿美元。
那个耀眼的千禧年,真神·巴菲特以亿美元的资产排名第4,阿瓦里德是离他最近的、靠投资赚到数百亿资产的富豪,由此赢得了“中东巴菲特”的美名。
4年,阿瓦里德以亿美元资产晋升至第4,这是他的巅峰时刻。
这一年,埃卢也首次挤进前20,以亿美元资产排名第17。
5年,埃卢和阿瓦里德分别以亿、亿美元资产排名第4、第5位,两人排名出现了大逆转。
此后十年(6-)的福布斯榜单上,埃卢进入黄金年代,从未掉出过前三;
-年,埃卢更是连续4年位列全球首富,力压众多股神,站在了投资界的C位,“拉美巴菲特”的称号传遍天下。
阿瓦里德的星光却开始暗淡了,7年跌出前10,9年跌出前20,年跌出前……
截至年,“拉美巴菲特”以亿美元资产创下新高,数十年间始终保持在世界一线,这个成就仅次于真神·巴菲特。
阿瓦里德仍是世界顶级富豪,但就投资成就而言——
最近20年来,“中东巴菲特”的资产始终徘徊在亿美元左右,甚至略有缩水,导致世界排名逐级下滑。
两位“巴菲特”的投资之路,到底有何差异?
为何“中东巴菲特”最终失去了后劲,“拉美巴菲特”却能始终不断地滚雪球?
这样一场持续大半个世纪的投资较量,无疑是后来者学习和研究的经典范本之一。
我们从两位“巴菲特”的童年说起。
阿瓦里德的起点比世界上99.9%的人都要高:
他的父亲是沙特开国君主阿卜杜拉·阿齐兹的儿子塔拉尔王子,曾任沙特财政部长;
他的母亲是黎巴嫩独立后首任总理的女儿。
不过,因为王室的权力斗争,他父亲曾被流放埃及三年,随后父母离异,阿瓦里德跟随母亲回到黎巴嫩生活。
年代的黎巴嫩,是中东最繁华开放的商业中心,这里曾是法国殖民地,因此首都贝鲁特有“中东巴黎”的绰号。
在这里成长的阿瓦里德,跟王宫里的王子是绝然不同的。
他叛逆、放浪、自由自在的生长。
在阿瓦里德传记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从小阿瓦里德就学会了逃学,而且不回家。即使是个王子,他也会在街上睡觉,而且总在街上寻找没上锁的汽车,只要找到门没锁的车,就会钻上去睡在后座上。”
相比起来,埃卢的起点要低得多。
埃卢的父亲朱利安也是黎巴嫩人,只不过是个一无所有的流民,并在一战前横渡大西洋跑到墨西哥去谋生。
随后,朱利安在墨西哥城开了个杂货店,一家人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稳生活,日子相当平凡。
但在这个低点起步的埃卢,却得到了非常好的“财商”教育。
白手起家的朱利安,从小言传身教,给埃卢上了非常重要的三课:
第一,记账的习惯。
朱利安要求孩子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都到店里来帮忙,从中学习做生意的技巧。
重点是记账,分门别类地注明各种收入和支出,看每笔钱的花费是否合理,分析如何才能提高每笔钱的利用效率……
直到现在,在埃卢办公室的书架上,还留着5本童年的账本,记录他买玉米饼、油炸圈和饮料的每一笔支出。
他也曾对媒体表示:
“在我的生活中,有两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罗丹的雕塑,还有一件就是父亲留给我的账本。”
第二,生意的秘密。
8岁开始,朱利安就带着孩子一起上班,本来是可以坐车的,但他们总是步行。
朱利安会跟孩子点评经过的每一个店铺,哪些是好生意,哪些是坏生意,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0岁那年,朱利安给了他一些零花钱,让他批发点饮料和零食,尝试转卖给同学,比同龄人更早的练习做生意。
推销的过程中,少年埃卢发现,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商品不是零食,而是棒球卡。
这种棒球卡上印的主要是棒球队明星的照片,类似当下小朋友们喜欢收集的各种动漫IP、偶像明星卡片一样。
埃卢于是到处搜集明星棒球卡,一到热门比赛的时候就拿出来卖,这种时候通常商店里都会断货,因此能加价卖出,小赚一笔。
这次生意的成功,让他深刻的认识到:
生意的本质,就像收集明星棒球卡一样,在无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