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是乌克兰射的,但锅得由俄罗斯背
11月15日,两枚导弹落入波兰东南部距离波乌边境较近的卢布林省,赫鲁别舒夫地区普舍沃杜夫村的一座农场,波兰媒体报道称爆炸事件目前已经造成两人死亡。目前这起事件正在快速发酵,很可能导致俄乌冲突出现外溢风险。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波兰和北约等多方都进行了紧急表态,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事件很可能是因为乌克兰的“失误”而引发的。
英国广播公司11月16日分析认为,北约各个方面针对波兰境内波乌边境上的导弹爆炸事件的态度,暴露出了如今北约内部分歧巨大的事实,从北约各方对波兰爆炸事件的态度来看,如果更为严重的冲突威胁到北约成员国的领土,北约成员很可能难以团结应对,而是各自为战。
根据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目前美国、波兰和北约三方都认为导弹来自乌克兰,不过北约方面却要求俄罗斯为波兰境内的这起爆炸事件承担责任。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事件仍在调查中,尚无法认为该爆炸是蓄意攻击行为,目前的初步分析认为,乌克兰的防空导弹造成了这起爆炸事件。斯托尔滕贝格还声称,由于俄罗斯在2月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才导致了乌克兰方面的反击,因此错不在乌克兰,俄罗斯方面应该对这起爆炸事件负责。
矢口否认,泽连斯基还在嘴硬
尽管美国、波兰和北约三方都认为这起事件是由乌克兰方面发射的防空导弹所致,不过乌克兰方面依然矢口否认。11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声称,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事件与乌克兰无关。泽连斯基声称,自己已经收到了乌克兰军方和空军指挥部的报告,各方应该相信乌克兰军方给出的结论。泽连斯基还表示,乌克兰方面应该被允许前往爆炸现场调查。
可以看出,乌克兰背后的推手北约和美国都认为导弹来自乌克兰方面,而乌克兰作为一枚棋子却依然“嘴硬”。在回应美国、波兰与泽连斯基说法的不一致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称,美国方面注意到了泽连斯基的评论,不过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支撑对波兰方面初步调查结果的质疑。
实际上,在初步调查结果出台之前,乌克兰方面一直在声称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事件是俄罗斯方面策划的,泽连斯基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将这起事件称为俄罗斯实施的恐怖袭击。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列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乌克兰导弹落入波兰”是俄罗斯方面鼓吹的“阴谋论”。此前乌克兰企图将波兰导弹爆炸事件渲染为俄罗斯对北约的集体攻击,并声称俄罗斯的目的是促使冲突继续升级。
乌克兰不听话,西方耐心正耗尽
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认为,乌克兰方面频繁作出过激言论,向西方国家提出过分要求,已经开始耗尽部分西方国家外交官对于乌克兰问题的耐心,而且将会加剧西方国家对俄乌冲突问题的疲劳。
可想而知,乌克兰此前一直声称是俄罗斯方面策划了爆炸事件,其目的是借这起事件推动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也就是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的第四条或第五条,从而迫使北约和美国方面展开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对抗。
尽管乌克兰方面在8月底开启的这一轮反攻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不过乌克兰在装备损失和人员伤亡上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如果没有西方的军援和财政援助,乌克兰当然不可能取得如此战果。
如今西方国家的援乌热情已经大幅减弱,而且援乌意愿和力度最强的美国,目前也在援乌问题上分歧巨大,各方争吵不休。共和党在美国中期选举中拿下众议院之后,乌克兰获得的援助很可能大幅减少甚至消失,换言之,乌克兰想要保住本轮反攻中收复的领土实际上也极为困难。
如果波兰导弹事件能够触发北约的集体安全机制,北约和美国以及波兰方面无论是选择从白俄罗斯方向打击俄罗斯,或是直接出兵援助乌克兰,那么乌克兰在战场上面临的难度都会大为减小。不过从西方各国和北约对波兰爆炸事件的克制和谨慎态度来看,乌克兰的企图显然没有取得成效。
马克龙希望中国出手调停
目前北约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是秘密,西方国家对拿出真金白银援助乌克兰的热情也早已衰退,乌克兰方面在美欧国家的支持力度下降之后必然难以支撑,而俄罗斯方面在冲突转变为持久战和消耗战之后也显出疲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俄乌冲突目前已经陷入了僵局。在这种局面下,法国开始希望中国能够在各方之间发挥中间人作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16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G20峰会结束后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未来数月可能在俄乌冲突中起到最重要中间人的作用,自己将会在与中国高层的对话中更多地就俄乌冲突问题交换意见。
众所周知,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坚持从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独立研判形势并作出决策。与西方国家一边倒地站台乌克兰不同的是,中国从未在俄乌双方选边站,而是始终站在和平的一方,支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分歧和平息冲突,而且中国始终在使用自己的方式为局势降温和多边对话创造条件。
俄乌局势能否降温,目前还是要看双方是否对和平对话持开放态度,基辅当局和西方世界也应该停止一切火上浇油的行径。在波兰导弹爆炸事件中,各方应该保持克制和冷静,避免局势升级和风险外溢,和平对话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