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与议会的起源历史

北京根治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743253.html

引言

诺曼人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征服了英格兰,而征服威尔士却用了两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威尔士多山地貌和各色的政治使它难于统一,从而加深了英格兰征服威尔士的困难。诺曼底安茹王朝对于威尔士的征服是间接性的,因此并未给英格兰的疆域扩大和威尔士的稳定方面取得成功,而英格兰境内的政治动乱也影响了威尔士的征服。

威尔士、加斯科涅和苏格兰

爱德华一世对现代英国的形成有两大功绩:制定大量的成文法规;征服威尔士。

爱德华发动对威尔士的战争并非事先预谋。骄傲且充满雄心壮志的卢埃林王子是卢埃林大帝的孙子。他拒行臣服礼,并拒不交纳年《蒙哥马利条约所规定的马克年贡。爱德华则决定确认其作为威尔士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年7月,战争爆发。爱德华赢得一场漂亮的胜仗,战争在11月骤然结束。根据签订的《康威协议》,爱德华只允许卢埃林保持对威尔士北部版图缩小到圭尼德公国的统治权。《康威协议》的签订并未给威尔士带来持久的和平。边疆贵族和卢埃林间的财产纠纷,以及威尔士土王之间的争端应向爱德华还是卢埃林申诉这一问题使战端又起。年,卢埃林之弟大卫占领了霍瓦登城堡,还宣檄威尔士各地,号召人们起来反抗英国入侵者。所有自由的威尔士人跟随他揭竿而起。

年,爱徳华再次获得如年的胜利。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首先,爱德华将骑兵和射手以一种有效、全新的方法结合。他先下令英国弓箭手对付威尔士的骑兵,再命英国骑兵追击其溃退之师。第二,爱德华采用精心设计的战术,一边允许边疆贵族在南部作战,一边继续在威尔士的北部海岸作战,围攻卢埃林在斯诺多尼亚的要塞。第三,爱德华控制海洋,以保证军队粮食供给无后顾之忧,并且切断了安格尔西岛与斯诺多尼亚间的联系。第四,爱德华拥有一个坚实的资源供给后盾,英国人民更加团结,人口众多,且财力殷实。爱德华军队和骑兵主要依赖于封建主。但是事实上,英国只有几百名骑士。尽管雇佣骑士的费用则是其数十倍,爱德华仍更倾向于雇佣支付酬劳的军队。军队主要是由支付酬劳的自由民组成,将自由民划成人组成的营、人组成的连、甚至只有20人组成的队,均由指定的军官指挥。正是依靠这样的军队,爱德华征服了威尔士。

年威尔士战败,卢埃林战死。次年,大卫在经过审判后即被处决,为英格兰人在威尔士的永久性移民铺平了道路。爱德华通过手下的官员直接统治威尔士北部、卡迪根郡和卡马森郡。爱德华将英国的刑法引入新设立的郡和区,但是威尔士的佃户仍依照威尔士的法律占有土地。边疆贵族控制着威尔士其他的土地。任何贵族的领地都包括威尔士佃户占有大片的土地,土地主要集中在英国的庄园或市镇周围。为了防范威尔士人的反抗,爱德华在威尔士建造了大量的巨型石砌城堡,成线状排列在弗林特、罗德兰、阿伯里斯微、哈勒其、卡尔纳瓦及柏马瑞斯。由于建造这些伟大的防御工事,威尔士的城堡建造技术在西方堪称完美。设计者放弃了木塔城寨的建造原则而是采用同中心的帘式围墙——以高而厚重的石墙围绕在广阔的中心地带。城墙之中就是巨大的塔楼,通过塔中的小窗,弓箭手可以射中每一个接近城堡的敌人。对于壕沟之上的进入城堡的通道,设有由栅栏门和可开闭的吊桥构成的复杂的防御体系。正是这些壮丽的城堡使得爱德华牢牢地控制着威尔士。

年是爱德华统治的一个转折点。直到那时,他开始充分使用权力达到目标。因此,爱德华肆无忌惮的征税,远远超过了英国人民的承受限度。加斯科涅就是典型的例子。爱德华视加斯科涅为法王腓力四世的附庸国,爱德华和腓力四世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年,英国船只与加斯科涅和日耳曼的船只发生纠纷。腓力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双方冲突。腓力以加斯科涅的大封主的身份要求爱德华到巴黎出庭受审,爱德华认为他作为威尔士大封主,因此,有权拒绝腓力的要求。腓力侵占加斯科涅,而爱德华也开始策划远征,企图重获加斯科涅。他直接向教士和俗人征税,与佛兰德、布拉班特、拿骚结盟。但是,加斯科涅的人民抵制征税,贵族拒绝服役。年,爱德华举兵入侵加斯科涅,但收效甚微。经过五年协商,爱德华重获加斯科涅,却必须承认腓力作为威尔士的大封主。

苏格兰战争也源自于爱德华的野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他在加斯科涅的失败。随着年苏格兰王位继承人玛格丽特的去世,为王位继承问题所引起的斗争便愈演愈烈。这个机会使爱德华能以苏格兰大封主的身份,扮演纷争中仲裁者的角色,并且得到苏格兰贵族的支持。在听取一些王位要求者的想法之后,年爱德华决定将王位赐予约翰巴利奥尔。但是,爱德华对于权力的无限追求必然使其自食其果。他不以人君看待巴利奥尔,而将其视为傀儡,规定苏格兰人的法律事务交由伦敦的法庭处理,命令巴利奥尔为他在加斯特涅的远征筹集款项。爱德华的做法最终使苏格兰在年与法国结盟,爱德华得知苏格兰和法国结盟后,挥师进剿苏格兰。他在攻下贝里克城后,曾下令对该城展开玉石俱焚的屠杀。之后他深入苏格兰腹地,迫使巴利奥尔退位,自立为苏格兰国王。

爱德华的胜利迅速却无实际意义。在乡绅而非贵族的领导下,掀起了反抗英国统治的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威廉华莱士,公然反抗英国的王权。年,华莱士领导的起义军在斯特林桥击败英军。虽然爱德华在次年进行的福尔克战役中击败了起义军的主力,但起义者华莱士却逃离险境。爱德华为完全镇压苏格兰起义,又于年、年和年数度出兵苏格兰,直到俘虏华莱士并将其杀害。就在爱德华以为就此高枕无忧之吋,年罗伯特·布鲁斯,一位高权重的苏格兰贵族,公然蔑视爱德华的大封主地位,要求归还苏格兰王权,自立为苏格兰国王。爱德华再次亲率大军入侵苏格兰,但在远征途中不幸病死于柏翁桑斯,享年68岁。

可见,苏格兰问题是爱德华一世最大的失误。当他继位时,两王国已近百年没有陷入严重的纠纷,而在他死后,却使得两国处于敌对状态氏达対个半世纪。

议会的起源

苏格兰的战争以及加斯科涅远征,爱德华付出高昂的代价,不得不召集议会筹集费用。“议会”(源于法语单词“交谈”),自13世纪中期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但是,该词的含义并非完全指一种固定的机构,而是一个集会,指国王和贵族在大会议上交谈或谈判。大会议在组成上与诺曼底征服初期的“御前会议”基本相同:国王、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主要的男爵。所不同的是,13世纪的大会议中增加了官僚的成分,这些既不是男爵也不是直属封臣的宫廷会议成员。贵族们在《牛津条例》中规定每年召开三次这样的会议。议会的作用已是多方面的:政治、司法、立法、财政。爱德华在写给教皇的信中甚至谈到,议会向国王提供法律意见,没有这样的意见,国王无法做出一件能使王国发展的事。在法律上,议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英国的最高法庭,审理所有重要的和难判的案件。即使是一名普通的自由民,如果他认为普通法的法庭上没有适当的法令进行判决,就可以通过请愿书将诉状交到议会。在爱德华统治时期,议会在立法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为国王需要得到议会的支持才能制定其伟大的成文法。

正是由于议会具有的财政权,使它从过去的贵族会议转变为代议制机构。王室税收的变化以及战争费用及规模的扩大,这两方面的变化提升了议会在财政方面的作用。

12世纪,英国国王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土地(地租和税收),1/3以上收入来源于封建领主和司法权(封建赋税、大领主的捐赠、教会职位空缺时国王代征的收入),只有13%是来自于税收(基本上是丹麦金)。这种来自于土地、封建领主及司法方面的收入,保证了国王的独立性。因为这些收入无须经过议会批准。然而,到了13世纪晚期,形势得到很大改变。亨利一世85%的收入来自于土地、封建领主、司法活动,而到爱德华一世时则下降到40%。爱德华绝大多数的收入来源于税收,税收的性质从与分封土地有关的封建赋税转向全民性的赋税,征收的对象不再只是直属封臣,还包括自由民。税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特别补助金,征收的对象是全体自由民的收入和可动财产。年,约翰第一次征收了此类特别补助金,约占每个自由民收入和动产的l/13。亨利三世先后征收了七次这样的特别补助金。

与此同时,战争的规模和支出仍在扩大。亨利一世的总收入为英镑,这笔数目用于支付战争和国外冒险远远不够。仅是对法兰西发动一次远征就耗资英镑。即使他们的特权收入也无法支付如此之大的开销,亨利三世和爱德华一世只能向国民征税。

为了使得征税合法化,英国国王以必要性作为借口,“在危急时刻,国王有义务保卫领土和国民,国民也有责任支持国王”。在12世纪晚期,律师即大教堂的教士或是平民,开始大肆宣传这种必要性,并在政治阶级中逐渐成为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但是随之出现两个问题:由谁判定危急时刻的到来、以及征收应急的税收是否高于个人财产权之上。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税收触及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教士律师和平民律师须将征收应急税收的建议提交代议制机构进行商议并得到同意。至于第二个问题,律师们认为即使国王陛下的臣民在必要性的恳请之下同意缴纳应急税收,这也侵犯了个人财产权。

在亨利三世的统治时期,征收特别补助金是偶然的,因此也能被接受。但是到了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定期征收特别补助金,已经成为人们的负担。为了收复加斯科涅,爱德华于年、年、年连续征收非常税。爱德华向教士征税,这是由约翰开创的先例,税收约为大教堂、修道院、教区长管区内年收入的1/10,征税前要得到教士的同意。年,爱德华开始对羊毛征收为期三年的关税。每袋出口的羊毛交纳至少6先令8便士的税,议会在年批准了国王的提议。以上三种税——别补助金、向教士征税、关税,都必须得到纳税者的同意,并且国王认定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教士们首先在年和年抵制爱德华的要求。他们恳请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颁布敕令,谴责了国王的行为。爱德华用长篇大论解释在应急时刻征收特别税的必要性,如果牧师们不同意交纳,国王则威胁牧师,认定此行为非法,并且强行收取。

年,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已经到了危险的关头,为了获得佛兰德行动的支持,爱德华将个人兵役制推广到特定民众,如土地年收入超过20英镑的英国人;收购商人手中所有的羊毛,之后将其出售以获利;不经非神职人员允许,向他们征税。大工商业者开始联合教士共同反抗爱德华,以抗议书的形式表达了对国王的不满:扩大兵役范围,垄断羊毛行业,征收教士和俗人税收,还指出佛兰德战争,实为侵占国外领土,而非保卫英国,因此,这是非正义的战争。

年8月,爱德华启航至佛兰德,由摄政王管理国家。抗议声此起彼伏,要求爱德华重申《大宪章》和《森林宪章》的规定。爱德华被迫同意:“除非得到全体国民一致同意”,否则绝不征特别补助金、增加关税,以及强占财产。在爱德华统治的最后十年里,王室财产逐步走向崩溃,他也变得越发贪婪,于是屡次触犯对两宪章重申的内容。但是,“一致同意原则”在爱德华之后仍得到延续,这对大西洋两岸说英语的国家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性。

两个宪章重申的规定中没有提及如何维护全王国的一致同意原则。13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大会议支持一致同意原则。参加大会议的大工商业者对王国一切事务拥有议政权,如在紧急时刻征收非常税。只是到了年,形势有了显著的变化。来自各郡的骑士和市镇的市民,开始参加普通议会,这是征收非常税或关税必不可少的,这带来了四方面的变化。首先,亨利三世和爱德华一世不仅要求直属封臣,还包括所有自由领主都须服兵役,这种做法使“王国骑士”逐渐形成保卫王国的公民意识;第二,新的税收侵犯了所有自由英国人的财产权,因此必须经过全体英国公民代表协商,并得到同意,征税才具有合法性;第三,各郡和城市代表的同意对征税具有行政方面的作用;第四,为了使反对王权合法化,贵族寻求骑士和市民的支持。随之在年产生了“模范”议会,它包括贵族、主教、大法官、各郡骑士、市民,及下级教士代表参加。

结语

在议会中,骑士和市民并不扮演中心角色,而是由大贵族讨论国王征收特别税的必要性是否有根据。之后,大贵族将国王的征税要求提交骑士和市民商议,而他们的同意往往流于形式。但骑士与市民代表使得征收的税额不会使臣民们陷入贫困,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正式的使命,构成了后来下院的发展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