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xwdt/170828/5656376.html
年,千年钟声的敲响,人类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更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
上期节目,我们介绍了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程,那么,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到底该如何跨越,未来的世界会如何演变?
有人可能会问,我只想了解的是投资和资产配置,如何赚钱,这么一大堆“文明冲突”有什么用,对我有什么帮助?
1
信息大爆炸
千年伊始,我们已经从互联网跨越至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都能强烈的感觉到——手机(移动互联网)太方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丰富。
与此同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对我们的生活同样造成了巨大的干扰。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刚有网页的时候),在工作之余,人们还有自己的休闲时间、娱乐时间,有的人还会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有自己的观察思考。
可如今,手机、APP、移动互联网,已经绑架了所有的人,我们不仅每天都主动奉献了自己的时间精力,还在一个个“震惊了”、“沉默了”、“惊呆了”、“吓傻了”之中,做出了各种不理智的行为。
自媒体、直播、短视频,各种恶俗、炒作,也在不断加剧这种状况。
在信息垃圾化、数据碎片化的时代,人类的大脑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垃圾信息消耗人们大量的空余时间,我们先是丧失了读写能力,之后思考能力、模仿能力也被减弱,最后,创新能力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然而,我们的幸福水准得到提高了吗,我们的焦虑缓解了吗?
那么,没有理性思维,做投资决策时候,还能十分理性吗?
答案很悲观。
有所思考,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投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决策过程。
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历程的解读,我们能看到未来的趋势。
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
如今的世界,未来一定会走向统一!
2
文明的冲突
一般人都认可头衔,我们先看看哈佛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安全计划顾问——亨廷顿的观点。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
“冷战所造成的人类分裂已经结束,但种族、宗教、文明所造成的人类,更根本的分裂依然存在,而且产生着大量新的冲突”。
“人们正在发现新的但常常是旧的认同,在新的但常常是旧的旗帜下行进,这导致了同新的但常常是旧的敌人的战争”。
当代还存在着七到八个文明:
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日本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近多年中,西方文明对所有其他文明进行了单方向的、强烈的冲击,占据强势地位。
但进入20世纪后期,西方文明从巅峰开始出现衰落,文明间的关系越来越走向多方面的相互作用的阶段,世界成为一个多文明崛起的体系。
冷战结束后,之前被压抑的文明之间的冲突,立刻凸显了出来。
文明间的冲突主要有两种形式:
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文明间的断层线冲突发生在属于不同文明的邻近国家之间、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或者想在残骸之上建立起新国家的集团之间;
而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更大规模的冲突可能会发生在代表不同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
他不认为世界性的商业贸易,能够维持世界和平,因为经济增长改变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均势,反而会造成国家间的政治不稳定。
亨廷顿还是有一点点真才实学的,他的看法中,有一部分值得我们参考。
亨廷顿特别强调: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好战性,加上穆斯林人口的迅速增长,更多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资源,倾向于向外扩张。
而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则是不同文明间核心国家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潜在根源。
如今中东持续不断的冲突,“9·11”事件和“伊斯兰国”等彰显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其他文明的激烈冲突,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都一一印证了亨氏的观点。
看到这些词汇术语,把人整的晕晕乎乎的,让人有点蒙圈。
西方的学者都有这个毛病,一部部大部头作品比字典还要厚,拖拖拉拉,洋洋洒洒演算了几十章还不知道说的啥。
我们不能被这些高深的理论吓倒,显而易见的是,亨氏有一部分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他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好战性,这一点是错误的。
这是一种认知的偏见,基督文明自认为他们是世界最优秀的文明,中国人难道不能认为中华文明(儒、释、道)是世界最优秀的文明?
伊斯兰文明难道不能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
那么,不同文明是不是还要大打出手,文明之间是不是仍要不断冲突?
实际上,伊斯兰并不好战,是非常爱好和平的。
伊斯兰教最初是非常宽容的,“伊斯兰”在阿拉伯语的意思是“顺从”、“和平”文武并举,才成了泱泱大国。
穆哈默德本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智者、先知,仁厚、宽容,是胸怀博爱的典范。
我们可以看到《古兰经》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善恶不是一样的。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么,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唯坚韧者,获此美德,唯有大福分者,获此美德。”
“如果你们恕饶他们,原谅他们,赦宥他们,‘真主就赦宥你们’,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他们是为求得主的喜悦而坚忍的,是谨守拜功的,是秘密地和公开地分舍我所赐给他们的财物的,是以德报怨的。这等人得吃后世的善果。”
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是,不主张无原则的宽容。穆罕默德说:
“你们当中谁要看见有人作恶,就用手去制止他;若做不到,就用口去规劝他;若还做不到,就用心去憎恨他,这是最弱的信仰。”
这和中国古人的“扶危救困”、“匡扶正义”如出一辙。
我们要知道,在人类最伟大的智者中,耶稣、释迦牟尼佛、默罕默德、老子、孔子等等,是最顶尖的老师。
其次,才是龙树、玄奘、孟子,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这些;
然后,才是孟德斯鸠、卢梭、康德、马克思等等这些哲学家。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我们必须接纳、认可,怀有一个谦卑之心平等的来看待!
不同宗教的教义不同,这只是不同老师的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
佛教比较柔和,讲究“慈悲为怀”,讲究以德报怨,仿佛心灵鸡汤;
道家就十分较真,有仇必报。同时,道家是一个高富帅,收徒很严苛,只招收层次高的弟子;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比较刚猛,你不信我,我就让你死后下地狱。
这也是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不断冲突的根源,只有找到了这个根源才能解决未来的问题。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宗教的划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的根源。
图/宗教影响力地图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划分有许多不同的派别。
基督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其他派别;
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宗教的划分十分复杂,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宗教,在其内部也有许多不同的派别,不同派别之间甚至也会不断产生冲突。
举一个例子,按照区域划分,佛教可以分为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按照佛理划分,有大乘、小乘、金刚乘等等。
不算其他国家的佛教,光中国内地的佛教,就有一大堆宗派,如禅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等等,恐怕有上百个之多。
再举个例子,道教虽然人数少,虽然都扎小辫、住道观,但划分是更加复杂的。
虽然主要有全真派与正一道,真大道教、太一道、净明道已趋于式微,两个派别下有许许多多分支。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灵宝派、正一派、净明派、清隐派、茅山派等。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
注意,这些只是我们常人所知道的门派,更多的道教门派,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连听都没有听说。一个庙宇可能就是一个宗派,纷繁复杂,估计可能有上千个之多。
除此之外,云南、四川、广西的一些偏僻地区,还有苗教、土教等各种各样的教派,也是类似的情况。
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一定要强行划分派别、大打出手,为什么一定要分出个你我来?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教义都差不多,目的都是劝人向善,手段、方法有所不同。
既然目的一样,没有必要整天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未来要解决文明的冲突问题,也必须能够接纳、认可、尊重别人的信仰。
即将崛起的挑战者
亨廷顿和许多西方的学者一样,都已经意识到“中国的未来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很显然,他的这一点认知,是正确的。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的会计师们预计,到21世纪50年代,中国的GDP将比美国高出50%,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经济家则认为这一数字将超过70%。他们还一致认为,印度经济到到那时,也将赶上甚至超过美国。
图/上半部分为普华永道对-年美国、中国和印度GDP的预测(万亿美元);下半部分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年美国、中国和印度GDP的预测。
对此,亨廷顿也开出了药方,他告诫:
美国“既不能统治世界也无法逃避世界,不论是国际主义还是孤立主义,不论是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都不能为美国的利益服务。”
“只有避免这些极端的做法,采取与欧洲伙伴紧密合作的大西洋主义政策,保护和促进大家共同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文明的利益和价值观,才能最有力地促进美国的利益”。
文明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正在崛起的挑战者(中国)和走向衰退的老大文明(美国)之间的冲突,真的不可避免吗?
对此,亨廷顿表示非常悲观,他说:
世界和平与文明的未来,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知识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都知道“理解和合作”能够促进世界的繁荣,能避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但问题是,如果有人“不理解”“不合作”怎么办?
亨氏没有了答案...
他认为要避免文明间的大战,各大文明的核心国家就要力行三大原则:
一是“避免原则”,核心国家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
二是“共同调解原则”,即核心国家相互谈判遏制这些文明的国家间或集团间的断层线战争;
三是“共同性原则”,各大文明的人们应努力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
实际上,亨氏的这种“避免干涉”,“互相谈判”,“努力寻求”,一样是非常消极的解决方案,无法解决当今的问题。
如果有人,一定要“干涉”、“不努力”、“不谈判”怎么办?
很不幸,亨氏又没有了答案...
即将崛起的中华文明
阿诺德·汤因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汤因比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他经常从哲学的视角思考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诸多重大问题,美国新闻周刊评论汤因比:“他已成为一位世界通哲,可以与爱因斯坦、史怀哲与罗素并列。”
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华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
汤因比直言不讳地预言:
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华文明将一统世界。
汤因比坚信,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因为狭隘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
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西方就再也没有形成一个天下主义的国家,来统一西方世界。
虽然西方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促进了全世界各个文明学习西方文明而自强,在政治上却一直无法为世界建立一个整合和统一的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世界国家”。
为什么汤因比会有这样的看法?
汤因比总结了八点原因:
1、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的世界主义模式,可以为今天的人类提供宝贵的经验。
2、中国人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都保持着人类社会中可贵的“天下主义”精神。
3、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得中国文明符合了新时代人类社会整合的需求。
4、在儒家和佛教中都存在合理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人有分寸地建立和坚守着自己的文明。
5、道家思想对宇宙和人类之间奥义的认识,为人类文明提供了节制性与合理性发展观的基础。
6、东方宗教和哲学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追求,反对针对大自然的征伐欲望。
7、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民族已经显示了,亚洲人同样可以在西方人领先的领域赶上和超越西方人。
8、日本人和越南人在西方人的优势和霸权面前,展示了勇气和信心。日本在经济领域,越南在军事领域都展示了巨大的勇气(越战)。
因此这再次证明了亚洲人未来是可以领导世界的,关键是要将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转移到人类历史和人类新文明和和平建设领域。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却留下了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这个政治真空将由中华文明来补足。
诚哉斯言,多么睿智的一位哲学家!
我们不能要求太高,虽然和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老子、孔子这样的圣人还无法相比,汤阴比先生已经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智者们的思维和想法基本上都雷同。
实际上,耶稣提出过“千年王国”,孔子也一直告诫弟子要“修身齐家平天下”,提出过“天下大同”设想。
现在的中国是没有能力引领世界的,只有“中西结合”之后中华文明,才能真正给予世界永久的和平!
3
结尾:文明的演变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将:
年以前的世界,认定为“孤立的地区”,
年以后的世界,是则逐步发生联系的世界,不同区域互相影响;
未来的世界、未来人类,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互相关联影响,进而融为一个全球化的一体。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
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
第三阶段为信息化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托夫勒说,大型的、整齐划一的组织,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当今的教育模式,教会人们阅读、算术和写作,更重要的是,教会人们遵守秩序、听从指挥”,这样的教育,培养出了工业时代的社会人。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这种要求不可能被满足。
托夫勒(AlvinToffler)30多年前预见的未来是:
跨国企业将盛行;
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
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
核心家庭的瓦解;
DIY(自己动手做)运动的兴起……
时过境迁,如今的我们发现托夫勒的预言大多已成为了现实。
按照技术划分,人类经历了:
原始社会(部落社会);
农业时代(封建社会、帝国社会),随着铁器的应用,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改造能力得以增强,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工业时代,随着大型机械的应用和发明,生产力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国与国的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彼此之间,已经再也无法分割;
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人类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
科技的力量,必然会对社会的结构、组织形态,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人类社会将面临质的改变!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文明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但从长远上来看,未来人与人的链接将更加密切。
不远的将来,全人类的融合,似乎已经能够让我们看到曙光。
更多犀利、客观、深度的郑州楼市分析、团购活动、人文教育等,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