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它们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蕴藏着非凡生物财富的宝库,它们的分布范围从高山山峰到海洋最深处,从热带地区到极地。据估计,目前地球上约有万种物种,其中科学家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万种。然而,物种的分布甚至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些地区高度集中了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特有物种。

此外,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各种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这种不平等的物种分布,加上对生物多样性严重损失的关切,使人们确定了一些同时存在高度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威胁的特定地区。因此,对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探索和评估对于制订保护和管理该物种所需的新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文章将讨论这些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地区,以及保护这些地区对确保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0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热点?

生物多样性热点(biodiversityhotspot)是指拥有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生命储量最丰富和受威胁最严重的生物地理区域。这些地区已被确定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大量地方性物种的家园,它们也为人类的利益提供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

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面积总和曾超过地球陆地面积的15.7%,约万平方千米。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这些地区的栖息地极度丧失,目前全球所有热点地区的面积加起来只有2.4%(约万平方千米),占世界生态系统服务的约35%。

这些地区有超过,种(约50%)的全球维管植物物种和42%的脊椎动物物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作为地方性物种。据估计,在这些热点地区发现了约种两栖动物、种爬行动物、种鸟类和种哺乳动物。

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编制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超过79%的受威胁两栖动物、63%的受威胁鸟类和60%的受威胁哺乳动物可以在这些热点地区找到。目前的人口数据还显示,约20.8亿人居住在热点地区,他们的生存依赖于这些森林地区。

02生物多样性热点概念的起源

生物多样性热点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诺曼·迈尔斯在其年发表的开创性文章《环境学家》中提出。在这篇文章中,他确定了10个热带森林“热点”作为保护重点,其特点是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发现了大量特有的植物物种,此外还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的严重威胁。年,迈尔斯和其他研究人员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修改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了《热点:地球上生物最丰富和最濒危的陆地生态区域》。

03生物多样性热点的判断标准

根据保护国际组织的说法,要被认定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一个地区必须满足两个严格的标准。这些都是:

特有物种数量:该地区必须包含至少0.5%或种特有维管植物。研究发现,这些维管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允许光合产物、水和矿物质的循环。

威胁程度:该地区至少失去了70%或更多的原始栖息地。

然而,许多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超出了这两个标准。例如,热带安第斯山脉和巽它大陆热点地区都有超过15种特有植物;在一些热点地区,95%以上的原始植被已经消失。

据保护国际估计,全球共有36个地区符合上述两个标准,因此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些热点地区养活了世界上近60%的动植物。

04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根据保护国际的数据,全球共有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每个热点地区都供养着大量独特的地方性野生物种,这些物种正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具体如下:

1)北美和中美洲地区共有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包括:加州植物区系省、加勒比海群岛、马德兰松橡树林和中部美洲。

2)南美洲共有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包括:大西洋森林、塞拉多、智利巴尔迪维亚冬季雨林、通贝斯-乔科-马格达莱纳和热带安第斯山脉。

3)欧洲和中亚区域的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包括:高加索、伊朗-安纳托利亚、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山脉

4)非洲大陆共有1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包括:海角区系东非的海岸森林、东非的山地、西非的几内亚森林、非洲之角、马达加斯加、印度洋岛、马普托兰-蓬多兰-奥尔巴尼地区和肉质植物高原台地。

5)南亚地区共有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东喜马拉雅、印缅地区以及西高止山脉和斯里兰卡

6)东南亚及亚太地区共有9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包括:东美拉尼西亚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菲律宾、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澳大利亚西南部、东澳大利亚森林、巽他大陆和华莱士地区。

7)东亚地区共有2个生物多样性热点:日本和中国西南山地

05对生物多样性热点的威胁

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正面临砍伐森林、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和偷猎等人为活动的严重威胁。大片的森林也被砍伐,用于农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公路、铁路、大坝的建设,以及为迅速增长的人口建造住房。这种大面积森林的丧失导致自然景观的改变、栖息地的丧失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极度破碎化,最终导致热点地区特有物种的数量迅速下降。

由于人类在不同生境的活动而引入的一些侵入性动植物物种随后消灭了本地物种,从而损害了生态系统。人为气候变化、城市旅游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影响也给这些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