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75263.html
海的女儿艺苑
编辑/月影
李汉文,天津大学硕士学位,多年在领导岗位,退休后旅游,走遍中国,太平洋,南北美洲,和欧洲,出版游记两册,疫情后在家仍笔耕不断。北太平详日记(二十二)再漫活邮轮(二)
作者/李汉文
五月二十五日。今天是巡航日,我们的船航行在加拿大的沿海,无事可写,我的目光又回到了邮轮。
5月8日我写过再漫活邮轮。文中说过:在南太平洋我写过九篇漫话邮轮,对邮轮已实在无内容可写。8日的结尾畄了一句话:还有好多天,还会有故事,今天就说几个故事。
故事一、老友重相聚。在登船前,我隐隐约约的感到,在这次游轮上能够遇到南太平洋上的船友,没想到上船后,南太船友来了八位,占全团的三分之一左右。南太平洋的邮轮是处女航,后来又说是绝版航,如果是,这次航程下来,这八位就成了全球为数不多的坐邮轮环游太平洋的‘’越洋八仙‘’!
“八仙“之五在朱诺冰川,左起我,重庆潇潇,北京画家马老师,北京军医小奶猫,北京企业家远方
这八位中有摄影大师雍老师,和摄像专家远方,我们在大西洋号上就成了朋友,在船上还在一起吃火锅,涮羊肉。潇潇是重庆美女,语文老师,文笔惊人,小奶猫是医院的大夫,曾经的军人,养生之道常娓娓道来,禅云夫妇是一对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对旅游达人,禅云的南太日记和这次的北太日记就追着我们的脚步走,我说的这些都是网名,真名也无需问,南太回来在几个网上我们已经聊了一年多,彼此很熟、很熟。
摄影大家雍老师雍老师用电脑给大家上摄影课二、大师风范。在南太大西洋号的甲板上,我常看见一架相机,口径忒大,使我这个佳能五d2,28——的镜头相形见绌。后来才知道他是雍老师,我们都称他为雍大师。
雍老师是南京大学的化学教授,但他在摄影领域的地位不亚于他的化学专业,他是职业的约片人,他的一些作品价值连城,用他的话说,这一路拍片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旅游的消费。
我与雍老师和远方在勘察加我经常上甲板,看到最多的就是雍老师的大炮,他站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几个小时的蹲守,生怕错过了美丽的瞬间,朝阳、晚霞、雪山、冰川、流雲、薄雾……这是他的职业习惯,也是职业摄影家的风范,他给我们这些照相初学者以深刻的启迪,要照出好片,不只是要有好装备,而是要有比镜头更重要的头与平静而坚定的意志!雍老师还坐了水上飞机直接飞到冰川顶上,用哈苏镜头获得了最满意的效果,他体会说:用哈苏镜头代替佳能连拍是受了卫星技术的启示,我感觉到,他谈的已经涉及到了摄影的前沿问题,让我刮目相看。
雍老师摄冰川乘坐的水上飞机在船上的图书馆,我们邀请了雍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课。他用笔记本电脑做课堂,拿出他的作品,结合他的摄影体会,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大师的风范表现出了这种无私的奉献,大师就是大师!
三、远方的呼唤。远方是他的网名,实名是邓先生。邓先生的作品中多有诗与远方。我理解叫远方是因为他的作品常常像诗一样美,在邮轮上,在旅游途中他手不离一个拉杆箱,里面装着三脚架,遇到美景,立刻支上录像机拿出录音机,一定有一种最合适的音乐和景色相配,因此,我对他的作品评价是一幅场景,一段音乐,一首小诗……
我和远方及潇潇,在西沃德陆上出口冰川我和远方我和远方在南太上就成了朋友,一起喝小酒,吃火锅,涮羊肉,在酒吧里和其他一些朋友一起共同叙谈人生。我对他极其敬重,他对母亲孝敬的故事传遍船上,也在网友中流传,遗憾的是,临行前伯母受点小伤,不然他会带着母亲环游北太平洋。对母亲重孝的人,是人品最好的人之一。
去年端午节那天,我要坐k3火车去莫斯科,他开车把我从北京站接到他顺义别墅家,年近80的伯母亲自上灶,还包了越南大粽子。十几位北京船友一起共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那场面让我想起了我在漫话邮轮写过的一段话:我们是同船渡、生死与共的大家庭!
我和老马在游轮顶层诗与远方共存。远方的作品像诗一样清美,而他的言行又在预示着他有着能广交朋友、有容乃大的远方心胸……
四、老’擦皮鞋‘’。我在南太平洋是一统小屋,这次北太平洋有了室友——老马。
老马“擦皮鞋”。在街头给作画者作画,给人家15美刀老马叫马凤祥,网名叫马老师。他曾是一个多人的国企老总。更主要的是它是一个大画家,还给中央美院兼过课。这次出行,他带了两个大箱,其中一个箱是画具,计划西雅图结束后到黄石公园去写生、作画。入室时候他就拿出了作品,一幅是陕北的老汉,一幅是白洋淀的芦苇。我不太懂画,凭直觉也看出了他的深厚功底。老马的儿子是让子弹飞的制片人,话语间已经体会到,儿子的成就已远超过了老子。
画的很认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也有在国企当老总的经历,虽然我不大懂画,但是搞建筑的和搞美术的还是有很多相近的语言,因此,我们之间的话题不少,有时还喋喋不休。
在西雅图的渔人码头有一个小摊标牌写着:(用中文的意思是)最快的漫画像。雍老师拿了十美金,那个老黑几分钟就给画出来了肖像,面部特征明显,十分风趣。就在酝酿下一个谁来画的时候,老马站了出来,对着黑人画师说:我来给你画,老黑很乐意,老马拿了他的画笔,给画师作画,所有的驴友都成了观众,很快形象就出来了,额头、眼角、眼神像极了,就要做细部处理的时候,车子来了。老马塞给他15美金,并遗憾的说,再给我几分钟就好了!我插了一句,不用了,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已经有模有样,但车来了,来不及了
老马的行为很可爱。他使我想起了一个小品擦皮鞋。擦皮鞋的黄宏顾了另一个擦皮鞋的魏吉安作俑人,在一番支使后,无别的事可干,他再也忍不住,抱起魏吉安脚的皮鞋擦了起来,这是职业习惯?还是职业惯性?
邮轮的故事太多,有点写不过来了!
在峡湾观景,很舒服往期精彩回顾(一)情结(二)又去了一次(三)文化悟(四)小事新悟(五)再漫话邮轮(六)青森(七)函馆(八)小樽【北太平洋日记/李汉文(九)小事又悟(十)认知日本(十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十二)远东的土地(十三)俄罗斯再认知(十四)白令海峡(15)西沃德(十六)阿拉斯加(十七)冰川(十八)史凯威
(十九)朱诺
投稿须知
1本平台为综艺平台,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题材不限。已经刊发于其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