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重度干旱

9月23日,秋分降临,这一天阴阳相半,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天高云淡,雷鸣渐收,蛰虫垒户,河流渐涸。而秋分节气也是中国农民的“丰收节”,瓜果飘香,稻谷归仓,菊黄蟹肥,丹桂飘香,华夏大地一派热闹的丰收图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图:图虫创意)▼

但也就在当天,江西省气候中心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红色预警信号:受异常高温少雨干燥天气影响,自7月12日至9月23日江西省局部地区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已持续73天!

秋分遭遇旱情,江西抗旱“渴”不容缓

(图:江西预警发布)▼

受降雨偏少及长江干流水位偏低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23日6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至7.10米,达到枯水红色预警标准。

鄱阳湖露出了干旱时才有的“生命之树”景观

(图:共生地球)▼

到28日中午12:05

星子站检测到的水位跌破7米...

(图: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

而6月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9月6日鄱阳湖进入极枯水期,刷新进入极枯水期最早记录,较原最早出现极枯水期纪录的年还提前85天,较有记录以来(-)平均出现时间提前了天!

年星子站的水位过程线明显左移

且六月底以来的水位下降速度非常快▼

我们先回顾一下此次的干旱过程。

夏秋连旱

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79天的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为年以来历史同期全国平均气温最高、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最长。

这个夏天,中国中东部地区热成了一团“火”

(图:中央气象台)▼

全国60%的气象站观测到37℃以上的高温,为六十余年来最多。全国有站(占全国总站数14.9%)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43.6%)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

一年比一年热,这纪录可不兴破啊

(图:国家气候中心)▼

长江流域连片的红色,今年怎么这么热?

(图:国家气候中心)▼

而另一方面,持续高温还伴随着降水的减少,带来严重的干旱天气。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年夏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年以来同期第二少,且降水空间差异明显,中东部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长江流域明显偏少。

热还少雨,导致的干旱堪比雪上加霜

(图:国家气候中心)▼

7-8月,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平均气温偏高2-4℃,川渝黔湘赣浙鄂苏皖沪等10省(市)平均降雨量之少(.1毫米)、平均气温之高(29.0℃)、高温日数之多(34.1天)均为年以来历史同期之最。高温少雨导致上述地区干旱日数普遍有20~30天,局部超过30天。

8月1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

长江中下游成了特旱重灾区

(图:国家气候中心)▼

这次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的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影响大,也一度让四川这个发电量排名全国第六的大省,因水电不足,被迫进入“断电”模式。

川渝这次不得已的高温假

影响了众多百姓的正常生活

(图: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进入秋季,长江流域中部的干旱非但没有减弱,反而继续发展。中央气象台连续三十多天发布干旱预警。

而自7月12日开始,江西省局部开始出现重度气象干旱,此后超过70天全省多地持续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近95%的县(市、区)达到特重气象干旱。

旱的是脚下的地,苦的是农民的心▼

而在湖南,个县市区出现了重度以上气象干旱,9月2日,湖南省气象局启动干旱四级应急响应,7日就调整为三级响应。

在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的一个月后

湖南、江西两省仍处于旱情中

(图:国家气候中心)▼

从6月23日至9月22日,江西全省平均高温日数(54.3天)与平均气温(29.6℃)均为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而平均降水量(.2毫米)偏少7成,为历史同期第1低;平均无雨日数76.1天,为历史同期之最。

旱了快三个月的赣江,快成“干”江了

(图:共生地球)▼

根据中国天气统计,长沙、南昌8月降水量分别只有6.3毫米和0.1毫米,而到了9月以来降水量直接为0,滴雨未下。近一个月,江西湖南成了雨水“空窗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以上。

九月以来的降水量分布

仿佛出现了环江西湖南的零降雨“结界”

(图:国家气候中心)▼

于是我们看到,从夏季到秋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持续,使得水文条件出现降雨小、来水少、枯水早的特点。最终在秋分这天就出现了开头鄱阳湖枯水的场景。

鄱阳湖的干旱,是长江流域旱情的一个缩影

(底图:NASA)▼

幕后黑手

造成这次干旱的直接原因当然是这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的天气。从夏季的“伏旱”一直延续到8月25日出伏后的“秋老虎”。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持久的天气呢?

这“热度”看来还得持续下去

(9月27日起一个月,2m温度预测)

(图:BCC)▼

当然会有人会直接说全球变暖:虽说在全球变暖情况下,旱涝灾害的严重程度都会增加(高信度),而且大气环流模态变化影响着极端事件发生的地点和频率。但是具体到一次极端事件中,还是应当首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