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23.html
二战的战火燃烧起来了,英国虽然跟欧洲大陆还隔着一条不宽不窄的英吉利海峡,战火烧到本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英国政府却非常头疼。
英国政府的愤怒和懊恼是有原因的。 这时候,这个强大的海上国家拥有一支总吨位为万吨的商船队,是全世界其他国家商船总吨位的一半,每天航行在大西洋的船只有艘,所以,对于英国而言,大西洋航线是最重要的生命线。但是,现在这条生命线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尽管,年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是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没有任何国家敢轻视英国海军,但是这次受到骚扰的是英国的商船,而且敌人是躲在暗处的——罪魁祸首是德国的潜艇。 英国人很快就发明出了一种办法来对付德国的潜艇,但是这却改变不了根本问题。看来,一场反潜战是势在必行了。
一、英美与德国的世代恩怨
大西洋对于欧洲和美洲来说至关重要。 自从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烟波浩渺的大西洋成为欧洲、美洲新纪元的摇篮,两个以海洋为基础的国家——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迅速崛起。大西洋默默地存在,却给两岸的两个英语国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给它们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是联结新旧大陆的宝贵区域。 英国为了保卫这个无尽庞大的宝贵区域,历届政府耗费巨资,保持着一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海军,不惜以战争来维护海上霸主的地位,牢牢盘踞在大西洋洋面上。巨舰大炮护佑了幼年美国的成长,使之躲过了欧洲列强的垂涎侵袭,发展成一个面向大西洋和太平洋、一路高歌的强大国家。 但是,英国的生命之源、美国在欧洲发挥威力的必经之路,深沉而宁静的大西洋,也成为德国的攻击目标。 德国居于欧洲大陆,只有短短的海岸线,直到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后,才着手建设远洋公海舰队,并且希望拥有一支强大而坚韧的海军,可以跟英国的无敌舰队叫板,把德意志帝国扩展到全世界。 德国扩张的野心引发了英德海军的竞争,最终成为诱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国海军在一战中被压制下来,但是德国的不甘心使之再次染指大西洋,为了切断英国赖以输入战略物资、原料和粮食的海上交通线,想尽了手段,用各种办法开始骚扰英国的海上贸易,并且越来越猖狂,跟海盗一般。
二战之初,强大的皇家海军打算引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进行决战,并一举将它摧毁,而德国海军并没有做好与英国决战的准备,它的实力与英国相比,比一战时期更弱小,可以说是相当悬殊。当时,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四艘、袖珍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潜艇56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人,而英国海军有着规模巨大的战列舰舰队,而且航空母舰也开始发挥效力,英国的海军基地几乎遍布全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军队。 再回过头来看,一战时期,德国海军水面舰只显示出优越的性能,在数次海战中给英国海军造成很大伤亡。但是,尽管德国海军已经如此努力,还是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它只有龟缩在港口,只能派军舰到海上打游击,可这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然而,一项发明改变了德国多年来被动的局面。 潜艇的发明,使德国海军焕发了生机。战前没有多少人 但是,德国潜艇的频频得手,却惹恼了奉行公海自由航行原则的美国,英美联合起来对付德国。
英国也曾一度被潜艇袭击得气急败坏,直到发明了护航制度。护航制度非常简单∶将商船编成船队,小的有数艘,大的有数十艘,用军舰护航。当时潜艇航速低,水下航行距离短,因此无法对付护航队。 英国人有了制服潜艇的办法,但是仍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研制出了超声波水下探测仪——声呐。此前,《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不得拥有潜艇。但英国自恃有了护航制度和声呐,潜艇今后已无用武之地,于是就在年同意德国可以拥有潜艇。英国把自己有限的资金都用于修造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等大型舰只,而不注意驱逐舰、护卫舰等护航舰艇。德国海军也持同样观点,海军司令雷德尔觉得潜艇无用,在希特勒上台后,把大部分资金用于修造战列舰等大型水面舰只,偷偷建造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
所以,在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德国只有57艘潜艇,其中适于大西洋作战的远程潜艇仅21艘。人们都已经认为潜艇无用,但有一个人却坚信潜艇是能制服英国人的唯一武器,是德国海军的发展方向。从后来的事实来看,这个人是对的。 这个人是谁?
二、海面作战与潜艇袭击
拥护潜艇的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希特勒继承人的德国海军总司令的卡尔·邓尼茨。 邓尼茨中等身材,结实、匀称,金发碧眼,是典型的日耳曼人。邓尼茨的海军生涯从水面舰艇上开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黑海的一艘德国巡洋舰上服役,后来被调到潜艇上任艇长。年10月,邓尼茨的潜艇在马耳他附近袭击一支英国护航船队时被击沉。他最后一个离开即将沉没的潜艇,很快就被英国军舰救起,送到战俘营。邓尼茨运气挺好,因为一个月后战争就结束了。
获得自由的邓尼茨没有离开德国海军,他在年到年│任职德国潜艇部队司令。上任后,他就积极寻找克服声呐和对付护航舰队的办法。终于,他发现声呐不能对付水面航行的潜艇。潜艇│的侧影小,夜间在水面行驶时难于用肉眼发现。同时水面航行的潜艇可以进行潜艇之间、艇陆之间的无线电联系。于是,狼群战术就诞生了∶一艘潜艇白天在水下或水面跟踪船队,夜间发起多艇水面高速鱼雷攻击,尔后快速撤离。邓尼茨带领潜艇部队把这种战术练得登峰造极。 但是邓尼茨要求重点建造潜艇的提议被海军司令雷德尔和希特勒拒绝,这使他觉得英雄气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熊熊燃起,德国潜艇首开纪录,击沉英国雅典娜号油轮,拉开大西洋战役的帷幕。不久,邓尼茨战前对德国大型水面舰只的预言就被证实。德国水面舰只根本无力击败英国海军,对商船的袭击也得不偿失。 年12月,在南大西洋、印度洋袭扰并击沉多艘商船的德国袖珍战列舰斯佩伯爵号,被三艘英国巡洋舰发现。两国舰只在南美乌拉圭拉普拉塔河河口外相互射击。斯佩伯爵号的排水量超过三艘英舰的总和,火炮口径也很大,把三艘英舰打得千疮百孔,大火熊熊,但自己也受了不少的创伤,退到乌拉圭领海避难。大西洋上的英舰接到战报后赶来支援,斯佩伯爵号舰长格兰斯道夫自知不是对手,又没办法逃脱,只好下令炸沉军舰,并且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年5月,海军上将京特·吕特延指挥着排水量达四万多吨、有八门毫米口径巨炮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以及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驶出波罗的海驶进北大西洋。英国海军发现了这两艘大船,急令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还在试航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北上迎战。5月23日清晨,四艘战舰在丹麦海峡南端相遇,相距不到16千米的时候就开始互相射击。俾斯麦号个头大,确实非常勇猛,第二次齐射就正中胡德号左舷中部——一枚一吨重的穿甲弹撕裂了胡德号的装甲,钻入尾炮塔弹药│仓,随着一声撼动天地的巨响,4.8万吨重的胡德号被炸成两截,炮塔也飞上了天,很快就沉入冰冷的海水中。名船员,仅三人生还,相当惨烈。而另一艘英舰威尔士亲王号也中了数弹,眼看着打不过,马上施放烟幕逃走。
俾斯麦号虽然被打漏了油槽,仍然认为大获全胜,骄傲的│吕特延更加目中无人起来,不顾自己已被发现的事实,继续向南航│行。英国人对胡德号被击沉的消息感到万分震惊,于是英国所│有的战列舰、航空母舰都向俾斯麦号驶去,试图报仇雪恨。5月26日晚,一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鱼雷飞机发现了这艘巨舰,毫不客气地投下鱼雷,其中一枚击中尾舵车区。俾斯麦号的船舵被卡住,无法转动,军舰只能在海上打转。第二天,英国战列舰纳尔逊号赶来,报仇的时刻到了,轰隆隆的大炮把俾斯麦号轰得一团糟,最后发射出一枚鱼雷,于是这个巨大的怪物便沉入了海底,刚刚旗开得胜的吕特延将军也一起沉了下去。 俾斯麦号的沉没使德国的大型水面舰只畏畏缩缩,不敢出战。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提尔皮茨号躲在挪威的峡湾里,还没来得及用主炮发射炮弹,就被英国飞机炸沉了,沉得相当憋屈。 德国的水面袭击计划告败,但邓尼茨的潜艇却给德国海军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战争刚爆发,德国潜艇就在北海把英国航空母舰勇敢号送到了海底,可谓先声夺人。年秋天,U-47潜艇在艇长普莱恩的指挥下,竟溜进英国海军本土舰队锚地斯帕卡湾,向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发射了两次鱼雷齐射,导致了后者的沉没。只是邓尼茨能够作战的潜艇太少,能力还是不足,还不能把狼变成狼群。 年夏天,德国攻克法国和挪威,邓尼茨把所有潜艇转移到法国和挪威港口,把那些续航能力相近的潜艇也派到大西洋。英国人这才意识到护航舰不足会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丘吉尔求助于美国,希望把50艘美国退役驱逐舰送给英国,作为代价,英国把在大西洋上的八个海军基地租借给美国。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慷│慨,不但送给英国驱逐舰,还在年4月下令尚处于中立的美国为部分船只护航。 希特勒当然不希望美国牵扯进来,所以严令禁止德国潜艇首先向美国军舰发起攻击。 但是美国的参战似乎是必然的。
三、狼群的黄金时代与悲惨结局
美国迅速地参战了,但美国舰队参战后的表现却充满了戏剧性。 邓尼茨非常重视美国海军,把所有能动用的潜艇都派到美国东海岸,但美国海军却用自己的愚蠢证明了邓尼茨的小心翼翼是没有必要的。 刚参战的美国人不知战争的深浅,更不知如何战争,没有护航制度,船只开着灯,大摇大摆地穿梭往来,而岸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德国的潜艇来到这里,就好像狼冲入了羊群,大开杀戒,异常兴奋。目标多得让德国人眼花缭乱,所以只选大船攻击。袭击的过程让德国人非常过瘾∶入夜后,潜艇浮出水面,用火炮把一艘艘满载汽油、柴油开往英国的油船打成火炬;某些德国潜艇的官兵还爬上甲板,欣赏岸上传来的爵士乐。 美国人这才惊醒。望着海岸边熊熊燃烧的油船,一阵阵的爆炸声和冲到海滩上的水手尸体、船只残骸,让美国人目瞪口呆,明白可怕的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如此残酷。 美国人只好学习英国,在东海岸实施灯火管制,实行护航制度。邓尼茨不与护航舰正面冲突,转而进了还没有护航制度的加勒比海。这里是委内瑞拉油田到美国的黄金水道,油船往来如梭,德国潜艇在这里如鱼得水。等到这里有了护航制度,邓尼茨带领潜艇到大西洋中部,在盟军反潜力量最薄弱的大西洋空白区设下埋伏,神出鬼没。 邓尼茨心中充满了胜利的豪情,因为这时候,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已经有了多艘。大有变成狼群的趋势。
战争发展到此时,大西洋海战的意义就凸显了出来,它已经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战争同时也演变成了科技竞赛,英美科学家们研制出了机载米波对海搜索雷达、反潜火箭和火箭助推反潜深水炸弹,并且发挥威力,在年一年中击沉不少潜艇。而德国针对潜艇大多是在水面航行时被装有米波雷达飞机发现然后被飞机或舰艇击沉的原因,研制出雷达探测器,能够有效地警报、下潜躲避。 眼看德国潜艇的势头越来越凶猛,北大西洋冬季的风暴就要来临了。大西洋上恶浪滔天,能见度急剧下降。邓尼茨这只恶狼只得独自觅食,但在年1月仍把37艘商船送到海底。当然,年是盟国商船队灾难的一年,共有万吨商船被击沉,大大超过盟国的造船能力。其中最大的一次惨败发生在年7月,英美开往苏联摩尔曼斯克满载着各种战争物资的船队,共37艘商船,在挪威北角以北遭到德国潜艇、飞机的毁灭性打击,一大半葬身海底。 年2月风暴平息后,邓尼茨这只狼成群地在大西洋中部的空白区寻找猎物。3月8日,拥有40艘商船、十艘军舰护航的HX-船队离开美国前往英国,其中一艘船用密码向伦敦报告了船队的航线、航速、船只数量、护航军舰的舰名,并报告说,船队装载有炸弹、石油、坦克、装甲车、飞机、粮食、步枪和机枪、大炮、皮靴、轮胎、绷带、坦克履带、猪肉罐头等。德国破译了这个电报后非常兴奋,邓尼茨立刻下令大西洋38艘潜艇组成三个狼群前去围剿。英国人也没有坐以待毙,同样破译出了邓尼茨的电报,命令船队躲避。但是狼群最终还是找到了羊群,十艘商船被击沉,还有另一支60艘商船的SC-船队也被这三个狼群咬住,损失了11艘商船。盟国仅两个船队就损失了21艘,总吨位14万吨,而德国付出的代价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只损失了一艘潜艇。 盟军更加可怕、更加骇人听闻的损失发生在3月的头20天∶97艘船,总吨位高达62万吨。4月也不是好过的月份,德国潜艇自己损失15艘,却击沉了盟军的56艘商船,达33万吨。 英国的护航队快要被打垮了,但是转机马上在5月份出现了。盟军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集中打击,调来一大批军舰护航,组成追歼潜艇的编队,一旦发现潜艇就追踪,直到摧毁为止。大西洋空白区已经不再是空白,因为航空母舰来到了这里,B-24D远程巡逻机在船队上空不停地飞行。而飞机和军舰上安装着德国人无法探测的雷达和自导鱼雷。 盟军的计划很有成效,海面上的飞机、军舰与水下的潜艇在大西洋上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厮杀,双方都使了所有招数和所有的兵力。20天过去了,德国潜艇打沉了商船20万吨,自己被打沉41只∶有些潜艇一得手就被盟军飞机和军舰紧紧咬住,被追得蓄电池的电力耗尽,走投无路,束手就擒;有时潜艇还没靠近船队就挨了一顿深水炸弹;另外一些潜艇一进入空白区水面航行,就被悄悄飞来的飞机施放的炸弹炸成两截;有的潜艇见军舰追来,急忙下潜逃脱,却被自导鱼雷追上,这些潜艇的人员至死也不知道为何突然遭受袭击。 邓尼茨感到非常震惊,把年5月称为霹雳之月。他彻底地败了,他不知道盟军的飞机是从哪里来的,更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发现潜艇的。更让邓尼茨悲痛万分的是,他的两个爱子也随潜艇葬身在大西洋海底。 到这个时候,邓尼茨投入的艘潜艇被击沉艘。他也终于意识到,他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这些潜艇再厉害,终究不是在装备、数量、技术上占绝对优势的盟国海军空军的对手。所以,5月24日,邓尼茨从大西洋召回了他的狼群。 在损失战斗舰艇约艘、商船万吨、飞机余架的情况下,盟军终于反败为胜,结束了这场历时45个月的大西洋海战,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消灭陆地上的德意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