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络氨酸酶活性治疗 https://m-mip.39.net/m/mipso_9041956.html
不知道国外如何界定,不过精油来了我们国内,就得入乡随俗。
很多国外芳疗书上如何挑选精油的判定方法方式,对我们来讲,全无用处,只会增加莫名感,因为国内不一样。
精油在国内划归化妆品管理。
这也是“xx医生”公号前些天在新冠病毒辟谣专题里做了一个辟谣“精油抗病毒,这是谣言”的主要依据。
引起芳疗工作者们反击:精油不止抗病毒,还抗细菌,抗真菌呢。
反击的是认真做事的精油工作者。整天乱讲话,夸大一万倍,各种强承诺的,是为了卖东西,并且自己也可能不太懂的人。
既然精油归化妆品管理,那么保质期就是3年。国内备案出品的产品,就这样。
不管复方、单方、多种单方组合,还是基础油。
为了解决保质期的问题,在使用说明上,就要加上各种注意事项和专用包材,在分装成为商品时,也可能要加一些主要对油脂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生育酚)等,来让它保持稳定(复方是肯定加的,植物油也容易氧化)。
因为精油有极强的挥发性,也易于氧化。
说到精油容易氧化,小酸我要说一下,容易氧化的成分,都可以作为抗氧化的护肤成分,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生成等,所以部分精油是非常好的抗衰老,抗皱精油,使用精油的人,很多都能比原来的肤感年轻,亮泽,这是重要原因。从小分子的特性来说,能进入真皮层这个衰老根据地,比传统的护肤成分渗透吸收率强多了。葡萄籽油植物油很多商家会吹爆,从抗氧化特点发展到抗老,抗皱,抗岁月,总之什么皮肤问题都解决了。装葡萄籽油的瓶子,瓶口没擦干净,一个月就有哈喇子味,就是被氧化的结果——因此,抗氧化性也就很好。(小麦胚芽油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所以也可以保存得相对久)
精油上面的两个特点,决定了过高过低的温度,频繁变化的温度,光照,水汽,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加速它的质量变差。
所以平时使用的精油,不会放在冰箱,如果存了很多精油,一段时间内不使用,也只是密封好放在冷藏室内,这个温度一般3度或以上,绝不会放在冷冻室。
室温30度以内,阴凉干燥处存放即可,用完都会拧紧。也不会放在潮湿的地方,比如淋浴间等。
而工厂或者原料供应商,一般放在16——18度的恒温仓库内,如果有条件的。其实我们说保质期意义不大,因为在没有成为商品时,你也不知道精油作为原料存放了多久,反正出厂就3年。
抛开国内对精油的认定,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精油有不同的质量稳定期,这比用保质期一词更符合精油特性。比如柑橘类精油一般认定为2年左右,也有的写作者说半年以后会开始品质下降期,恐怕有点过。
与此相对的,那些保质期长比较稳定的精油有乳香,没药,檀香,岩兰草,大西洋雪松,广藿香等,妥善保管五六年都没问题。而且还可能随着时间越长,品质变得更好等。也会出现变黏稠的可能。
我家里的广藿香和没药就有这个问题,用精油时瓶口周围没擦干净,残留的精油还会变成固体,这是正常现象并非精油坏了。大西洋雪松好像也会。
我们的檀香,崖柏等,制作成文玩摆件或者家具,十几年都还有香味,这些香味都是芳香物质,木头也保存得很好,而采买的橘子过年吃慢点不小心都腐烂了。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木质类精油一般比较稳定,分子量相对较大,挥发较慢的原因?
精油分前中后调,那这或许也可以成为精油稳定性的一个参考。容易萃取的就容易失去,太活泼的就容易勾三搭四,那些根茎,木质,树脂类,则表现得成熟稳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淡定。(对伊兰伊兰,茉莉这样比较浓郁厚重的精油,我也表示好奇)
大多数精油稳定保管,一般在3—5年,如果买了精油,保存得好,也没开封过,可以延长它的保质期。如果不放心,至少不接触皮肤的用法完全没问题。
自己调配使用的复方精油,一般稳定期2-3个月左右。加入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则可以适当延长。
使用的频次,场景也会影响保质期长短。
如果存放不当,保质期内也一样变质,比如味道变淡,或者一闻就感觉出跟正常精油不一样的味道(我家有杜松,丝柏,乳香,天竺葵,变质的,明显味道不一样)。
过期/变质的精油,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往身体发肤上使用了,要留着用或者扔都行。味道觉得还接受,你可以用来香薰,滴到水中制作喷瓶喷洒空气,洗碗,拖地等等都没问题。
其实真正更懂精油保存和品质管理的,是种植,萃取,香精香料原料供应和贸易商。新护肤成分,新概念,也往往是这些原料供应商/开发商提供。
以上。
来自酸奶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注版权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