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任何国家领土的无主之地,你知道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的足迹开始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新发现的土地往往会被各个大国瓜分,例如南美大陆被西班牙、葡萄牙瓜分、北美大陆最早就是英法两国的殖民地。世界进入近现代后,人类社会又因为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地理大发现伴随着殖民扩张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些土地,至今仍然不属于任何国家。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来盘点这些“无主之地”。

一、南极洲

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大于欧洲和大洋洲。

自挪威人阿蒙森首次到达南极点,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相继登陆南极洲。各国以南极点为原点,以经线为边界,相继提出了对南极洲的领土主张。二战期间,距离南极洲很近的智利和阿根廷也加入了对南极的瓜分。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盯上了南极洲的这块肥肉。但此时南极洲剩下的土地只有西经90°到°之间(上图黑色部分),这部分土地位于新西兰和南美洲中间,航行距离最远,成了没人想要的“鸡肋”。这种情况下,虽然美苏在其他领域上激烈对抗,但在南极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洲的领土主权。并无视当事国的反对,相继在他国主张的南极“领土”上建立了考察站。

年,在美苏的召集下,各国联合签署了《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包括南纬60°以南的一切陆地和冰架,禁止一切军事行为,无任何国家拥有领土主权。各国均可在南极洲建立考察站,进行科考活动。自此,南极洲成为了“无主之地”。

二、比尔泰维勒地区

埃及和苏丹边境线两侧,有两块三角形区域,一块名为哈拉伊卜三角区(下图绿色区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濒临红海;另一块就是比尔泰维勒(下图白色区域),面积2千平方公里。

历史上苏丹曾被英国与埃及“共管”。年,英国主张调整埃苏边界,将哈拉伊卜三角区划归苏丹,同时将比尔泰维勒划归埃及。此主张被埃及政府拒绝。苏丹独立后,主张支持英国的领土划分方案,遂产生争议。

哈拉伊卜三角区面积更大,还有海岸线,明显更有价值。因此,两国政府均就此地宣示主权,并且认为另一方应当拥有相对贫瘠的比尔泰维勒。就这样,比尔泰维勒成了“没人要”的领土。

三、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的多瑙河沿岸地区

多瑙河是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天然界河,在多瑙河上两国之间有多公里的国境线。

塞尔维亚主张多瑙河应作为两国的天然边界。而克罗地亚主张两国的边界应为沿岸政区的边界。其实,历史上多瑙河沿岸的政区界也是根据河岸线划定的。但是由于多瑙河曾由于水利工程多次改道,导致政区界和现在的河岸线并不一致。

根据塞尔维亚的主张,即“现今河道边界”,黄色区域均处于多瑙河东岸,故而属于塞尔维亚;而绿色区域处于河的西岸,因此属于克罗地亚。

根据克罗地亚的主张,即“原始河道边界”,黄色区域归属克罗地亚的奥西耶克-巴拉尼亚县,绿色区域属于塞尔维亚的巴奇卡区。

因为黄色的区域显然更大,所以两国官方均主张黄色区域的主权,而认为绿色区域应为对方拥有。所以这些土地也成为无主之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