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沉船之侧,卡梅隆发现了世界的真相

中科公益抗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47170.html

阻止某种未来。

加拿大奇帕瓦溪,17岁的卡梅隆飞身跃下,远方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涛声如雷。

他在挑战潜水。小镇上懂潜水的人不多,仅有两个有证的还是捞尸人。

那次,他腰系长绳,跃入水中,由父亲站在码头上拉拽。他想看看世界之下是否还有世界。

作为科幻黄金年代长大的少年,他深度迷恋月球、太空和深海。他在家中纸箱上开洞,坐入其中,幻想那就是他的潜水艇。

真正涉足深海,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年,他筹拍《泰坦尼克号》,说服电影公司拿万美元实地考察。他得以公费潜水。

纽芬兰海岸东南公里,大西洋米碧波之下,卡梅隆乘俄罗斯潜水器一路下沉,直到见到那艘巨大沉船。

陆上的帝国模糊了,文明的经纬消失了,那些喧嚣、争吵、豪言、呢喃都阻隔难闻,眼前只有幽暗的深海和折断的巨轮。

那艘承载着工业文明骄傲的巨轮,就这般,折戟沉沙,海藻缠身,铁离子正飞速流逝,四十年后,整艘船都将归于尘埃。

卡梅隆一共下潜了14次,一次次凝望沉船,同时拍摄消失的鱼类,拍摄岸边奄奄一息的水鸟。

他最终明白,工业和自然的对撞已经开始,如不掌握平衡,沉没就是最终结局。

海面上的人们对此并无所感,海风卷来的都是令人兴奋的语句。

那年,windows开机音乐刚刚奏响,至尊宝刚刚掀开月光宝盒,一个叫WTO的组织刚刚成立,人类正享受漫长和平。

卡梅隆却看到了世界倾覆的阴影。他想起了高二时的钢笔画“Flora星球上的春天”,并衍生出82页剧本,取名《阿凡达》。

那个故事中,掠夺者是人类,深海即潘多拉,人类侵掠自然,也承受着自然暴怒。多年后,卡梅隆说:

这是一种预言,我对现在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感到深深的忧虑,我想将来也许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年的财力和科技,不足以支撑那82页剧本。《阿凡达》深锁阁中,如种子般积蓄力量。

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卡梅隆说这不是一个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他希望人类能在浩渺海洋前,听见真实的心跳声。

《泰坦尼克号》之后,他连拍两部深海纪录片,《深渊幽灵》和《深海异形》,为《阿凡达》储备技术力量。

他已感到时间紧迫,世界已开始倾斜,油田泄漏、雨林消失、不断升高的全球温度,他甚至亲历了一次南加州大火。

大火漫山遍野,席卷而来,豪宅邻居们逃离,53岁的他换上消防服,把房子喷上防火泡沫,坐在院子看大火扑来,“那感觉就像看到世界末日一样”。

年春天,《阿凡达》终于启动,代号。它承载着电影史上最大的野心。卡梅隆说,最终能拍完,已是奇迹。

电影中,人类少有地成为反派,卡梅隆说,其实电影并不科幻,因为过度捕捞,海洋中90%大型鱼类已灭绝,“人类只是不负责任的索取,没能给自然充分的尊重”。

年,《阿凡达》中国上映,黄牛炒票炒出春运感觉,寒风中,大量国人涌入影院,在巨幕上看生命之树轰然倒下。

悲伤的感觉弥漫影院,观众第一次直面工业与自然对撞之殇。一如卡梅隆第一次在深海中看到沉船。

《阿凡达》上映那年,卡梅隆受邀前往亚马逊雨林。

他乘着独木舟,脸上涂抹着油彩,陪当地土著一起抗争毁林建坝。他说“不要忘了,现实世界里也有潘多拉”。

年,《阿凡达》开拍之际,卡梅隆在悉尼一个仓库中,同步开启了另外一场冒险。

30名工程师,在此用7年时间,完成了卡梅隆自己设计的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

最终造成的深潜器,通体绿色,如一枚孤独的子弹。船体有两条机械臂,搭载多个3D摄像机,以及50多盏LED灯。

年3月26日凌晨5点,卡梅隆乘坐深潜器,独自下潜,沉向马里亚纳海沟,全程.8米。

亘古至今,只有3人造访过海洋最深处。高压、爆裂、机械故障,多重风险拦在航途,生还率极低。

下潜前,老潜水家安慰卡梅隆,“如果听见船舱发出爆裂声,没有关系,你不会有任何痛苦,瞬间就变成肉泥了。”

深潜器最终落在海沟深处,万米之下,那里荒凉如月球表面。卡梅隆发现了68种新生物,包含一只游荡而过,几近透明的巨大水母。

因机械油泄漏,深潜器停留3个小时后返航。孤寂的深海之旅,让卡梅隆心生明悟,“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和海洋的契约者,我们有责任改变契约”。

上岸后不久,卡梅隆开始思考阿凡达后续的故事。最开始故事只是凌乱的笔记,有关生物、文化以及无尽的海洋。

一年后,他召集编剧们,递给他们页笔记,“你们可以开工了,我们下周开会”。

电影中的时间线,和现实一样,间隔了十四年。十四年间,人与自然的平衡正不断被打破。

福岛核电站的废水,正倾入东太平洋;北极冻土因升温融化,现出远古的病菌。撞沉泰坦尼克的冰川,早非新闻主角,它们正成群结队,从极地瓦解、漂流、消逝。

在澳大利亚,一种名为珊瑚裸尾鼠的小动物彻底消失,它也成为有记录以来,首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

降低碳排放已争吵多年,仍步履缓慢,而狂妄并未停歇。年,日本捕杀了头南极小须鲸,并于第二年重启商业捕鲸。

30年间,即便国际高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