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风光无限,乾隆挥金如土官员奢靡成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52.html

乾隆盛世风光无限,乾隆挥金如土官员奢靡成风,为后世留隐患

康乾盛世,乾隆时期达到鼎盛,风光超过康熙。其实应该把康、雍、乾视为一个整体。康熙有开创之功,满清入关后,在中原真正站稳脚跟的是康熙。他三次亲征噶尔丹,张扬了一种“大清精神”,沉稳,阔大,雄武。雍正有除弊革新之功,他充当了康、乾之间的一位“清道夫”,以凌厉手段把康熙晩年的积弊扫除一清,为乾隆登基清理出一片平整开阔的场地。乾隆有守成之功,暴风雨来临前夕,他赶上了风和日丽的六十年好时光。阅遍中国历史,任何达到过鼎盛的朝代,走向衰败的根子,其实都是从鼎盛时期就开始埋下的。乾隆在风光无限中驾崩,嘉庆帝在清点父皇遗产时,发现了他留下的厚厚一摞“欠账单”。

乾隆帝的穷奢极欲、挥霍铺张,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是出了名的。要说“玩”,连隋炀帝也“玩”不过他。他先后六次下江南,游山玩水,怡情声色,乐而忘返。他迷恋江南的亭台楼榭,临水长廊,石岸垂柳,软风细雨,曲径通幽。更有那繁华市声,婀娜身姿,婉转歌喉,悠扬琴声,摄魄销魂。每次南游,除了皇太后、皇后、王公大臣、扈从官兵、都有两千五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陆路用马五六千匹,车舆几百辆,水路用船千余艘,浩浩荡荡,绵延百里。天大地大不如乾隆皇帝大,沿途官员搜肠刮肚,想尽点子,各献奇宝,竭力奉迎;沿途百姓挖河、修路、出力、出汗、挨鞭子、出银子。乾隆皇帝过一趟,一年胜过两年忙,一年三熟也是荒。据记载乾隆六次南巡,一共耗去白银两千多万两,流水似的花。乾隆在京城里也闲不住,凡有名目,他都喜欢大事铺张。皇太后六十、七十、八十寿庆,场面一次比一次大,花费一次比一次多。十里长街,张灯结彩,戏楼小亭,贴金铺银,各地进贡,四方来贺,奢侈至极。乾隆本人的六十、七十、八十寿庆,以及皇子成婚、公主出嫁,哪一次不是挥金如土?

乾隆还嗜好营造园林,他想把江南景致都搬到北京来,省得一趟一趟来回跑,但搬不来,于是就“仿造”。圆明园在雍正时已修有二十八景,乾隆初又扩建为四十景。他修建清猗园,耗时十五年,耗银四百五十万两。承德避暑山庄,康熙时已建有三十六景,乾隆时扩建为七十二景。仅两座佛庙鎏金铜瓦就用去黄金三万多两。由于乾隆好大喜功,花钱如流水,外表上虽是鼎盛之状,内囊里早有捉襟见肘之感。当时的户部尚书梁诗正“核计度支盈绌”,直言不讳地向乾隆上疏,请他注意节俭:“每岁天下税赋,除官兵俸饷各项经费外,惟余二百余万,实不足备水旱兵戈之用。今虽府库充盈,乞皇上以节俭为要,慎勿顺武兴工,为持盈保泰之计!”当时都认为梁诗正危言耸听,至嘉庆初年,水旱灾害、镇压起义,短短几年,国库告匮,朝臣们“始服诗正之远识”。

乾隆帝挥金如土,上行下效,各级官员奢靡成风。这些钱哪里来?狠狠地贪!文官贪赃,武官克饷。朝廷各衙门,各省总督、巡抚、布政使等等各级官员,各有各的贪黩门道。乾隆时期,是贪污大案频发时期。漕运、盐政、河工等衙门,更是贪污大案的频发地带。震动朝野的甘肃冒赈案、两淮盐案,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清朝第一巨贪和珅,年轻时以官学生在銮仪卫充当校尉,相当于现在一名军校学生选在皇上身边当警卫参谋,并无大学问。但凭他的机智灵敏、应对自如、不拘束、不怯场,赢得了乾隆的欢心。从此,和珅步步登高,一直当到军机大臣,一当当了二十四年。和珅的权势好生了得,“其父配享太庙,弟和琳重任封疆,权势之盛,虽康熙时之鳌拜明珠,亦不足与抗”。乾隆不是不知道和珅之贪,但他越老越离不开和珅,任他贪吧。只要有和珅在身边,他就心平气和,因为和珅从来不说半句皇上不中听的话,别人做不到。乾隆对和珅宠幸至极,于是“达官贵人,佥奔走其门”,他就放心大胆地“鬻爵卖官,招权纳贿”。前往和珅处送礼求爵者踏破门槛,挤满胡同。每当和珅岀现“朝士伺立道左,惟恐或后”,人们都称那地方为“补子胡同”。有人做诗讥讽曰:“莫笑此间街道窄,有门能达相公家。”嘉庆即位后,由于太上皇乾隆还在世,他不敢动和珅。嘉庆四年正月初二乾隆一死,他第五天就把和珅革职拿问,命臣下举发和珅罪恶,列大罪二十款,颁谕天下。嘉庆命和珅自裁。《清代通史》一书中附有一张和珅抄家清单,他所贪财物,难以计数,金满仓,银满仓,古玩、字画、珠宝、珊瑚、紫檀,绸缎满库,皮张上万,海满山积,无奇不有,触目惊心。他为官经商,开设当铺七十五家、银号四十二家、古玩店十三家。和珅抄没的家财“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之半额而强”。

清朝在军事上是成也八旗、亡也八旗。清军入关前、入关初,满洲八旗兵以骁勇善战著称。为此,清朝统治者给予了八旗官兵种种特权。平时优厚赏赐,各旗封有旗地旗产。他们一不种地,二不训练,游手好闲。八旗兵在官僚队伍贪黩奢靡之风气的“熏染”下,迅速腐化变质,丧失了战斗力。“八旗将佐居家皆弹筝击筑,衣文绣,策肥马,日从宾客子弟饮。”甚至连八旗兵丁也以穿着绸缎为荣,以穿着不及他人为耻。尤其是他们的后裔,即所谓“八旗子弟”成了享受特权、吃喝玩乐、百无一能的代名词。

八旗兵的腐化,其实早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已开始暴露。进入湖南境内的八旗诸将,除了尚善贝勒一路外,其他各路都想向吴三桂投降,亏得被汉将蔡毓荣制止,但他们竟“屯兵岳州城下,八年不战”。湖北境内的八旗兵也一样,“大将军勒尔锦驻守荆州,划江为界,日索督抚司道之馈送”,出兵数载,未经一战,“无尺寸之功”。他们听到吴三桂军队要来进攻,“胆战心惊,埋大炮于土中,先行退却”。八旗兵的腐化,乾隆本人也是知道的。他到杭州阅兵,八旗兵射箭射不中,驰马人坠地汉人讥笑,乾隆难堪。乾隆组织北方八旗兵演武围猎,盛京八旗兵上缴的鹿多于吉林、黑龙江兵丁,但被揭露他们是从汉人处收购来的。乾隆大怒:“盛京为我朝根本之地......等岂不可耻!”乾隆曾痛心地说:“升平日久,八旗子弟如鹰居笼,日饱肉,不能奋击。”但乾隆拿不出整肃办法来。

另外,八旗制度本身到后来也暴露出很大弊端,以致后来出现了八旗兵的生计问题。正如魏源所说,“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这说明,女真族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努尔哈赤创建的这种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曾为他们建立政权、入主中原发挥过极大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早就过时了。乾隆驾崩时,离清兵入关已一百五十五年,离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兵制已二百三十余年。但乾隆生前一直沉浸在“盛世”的自我陶醉中,不思改革,不思进取,使各种矛盾日益积累,最终导致积重难返,直至崩溃,八旗制度即是例证之一。乾隆在位六十年间虽然经历了十次军事行动,但全国的武备却严重削弱,乃至废弛。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在军事上一直没有完成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革命性转变。那时清军拥有的所谓“火炮”,其实只能用火药发射一枚铸铁实心弹丸,射程既不远,杀伤力也十分有限。

乾隆年间的各地农民起义,主要有三个因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是根本原因。一方面,农民人口在大量增加。康熙中期全国总人口是两千多万,乾隆中期猛增到两亿多,增加近十倍,主要是农民。另一方面,土地却在加剧集中。地主、官僚、商人大量侵夺农民土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存依托,去给地主二地主当佃农、佣工,相当多的失地农民沦为流民、乞丐、盗匪。即使自己有地的农民,生活也越来越艰难。乾隆年间,官府苛征暴敛,农民的税赋一般都达到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一旦遇上灾荒,农民怎么活?这就为农民起义准备了基本队伍。民族矛盾。虽然满清入主中原后,接受和消化汉族文化是最成功的,许多汉族官员也为清朝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满清贵族对汉人的歧视与提防、汉族人的反清情绪一直存在。直到辛亥革命仍把“驱除鞑虏”作为口号之一,便是最好的例证。土教传播、洋教传入,为农民起义准备了精神武器。在中国本土宗教中,白莲教起源于元朝,在元亡明兴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清朝中叶又开始复炽,嘉庆年间的天理教之乱,就是白莲教中的一支。外来宗教中,天主教伊斯兰教均已传入中国。许多所谓“民乱”、“教乱”“匪乱”等农民起义,都带有宗教色彩,都利用了宗教工具。多种矛盾交叉,成为各地农民起义的诱因。乾隆三十九年至六十年,山东王伦起义的宗教工具是清水教;甘肃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族起义,田五、张文庆领导的回民起义,诱发因素是回教新旧教派之争;台湾林爽文起义是由天地会组织的一次起义。乾隆末年,更多更大的农民起义正在酝酿之中。嘉庆元年,这时太上皇乾隆还在世,四川、湖北、陕西三省就爆发了由三阳教组织的农民大起义

中国和西方在近代史领域的差距,从康熙时代就已出现了,到乾隆时期差距拉得更大了。乾隆退位那一年,清朝正处在“盛极而衰”的转折关头。这一时期,由资产阶级革命孕育了工业革命的西方世界都在干什么?公元年,瓦特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公元年,英国第一艘海轮成功横渡大西洋。如果说,清末瓜分中国的欧洲列强是一群虎狼,那么,乾隆时期它们已经“断奶”,正在活蹦乱跳地练习如何外出捕获猎物了。

嘉庆在位二十五年,这期间发生的主要战事,是镇压川、楚、陕三省农民大规模起义。这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精神工具仍是白莲教。嘉庆帝知道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因此,太上皇乾隆病死第五天,嘉庆帝就把巨贪和珅革职拿问,并把依附和珅的户部尚书福长安一并革职监禁。嘉庆帝把和珅的贪黩和农民大规模起义直接联系起来,讲过如下一段话:老百姓如果不是被逼迫到万不得已,何不安土乐业,焉肯不顾身家,铤而走险!均因官吏“多方婪索竭其脂膏,因而激变至此”。并说“然州县之所以剥削小民者,不尽自肥己橐,大半趋奉上司。而督抚大吏之所以勒索属员者,不尽安心贪黩,无非交结和珅”。因而他的结论是“层层剥削,皆为和珅人。而无穷之苦累,则我百姓当之”。嘉庆帝把“官逼民反”的根源全部推到巨贪和珅一人身上,虽然片面但他毕竟道出了部分真实原因,他身为皇帝,能讲到这种程度也算难能可贵了。那么,对于乾隆皇帝的执政成绩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出来,我们共同交流学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