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
地图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在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地图都是哪些?知道这个的朋友恐怕不多,咱今天就好好聊聊。
第一张地图,当首推九鼎之图,由谁而作?夏朝开国之君禹。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当政时曾“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又“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那这九鼎之图究竟是啥样的啊?《左传》里有这样一个说法,“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据传,夏禹曾在涂山大会诸侯,估计是哥几个喝的挺尽兴,酒足饭饱之后,夏禹提议将各方诸侯所献青铜铸成九个鼎。
明朝绘疆域地图《大明混一图》铸鼎有什么的呀?也算不上什么好创意,最别具一格的之处,就是夏禹命工匠把各地国名、山川以及各种神奇灵怪统刻在鼎上,形成了后来所说的《九鼎之图》。
制成之后,这鼎就成了夏朝的镇国之宝,天天当祖宗似的供着。可惜花无百日红啊,历经商、周两朝,到了秦朝的时候这鼎就不见了踪迹。
去哪儿了?真是没线索,秦始皇当年在泗水弄了几千号人在那捞,最终也是白费力气,用《史记》的话说就是“欲出周鼎,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扯得有点远,鼎是丢了,但《九鼎之图》副本还在,作为第一张全国地图,《九鼎之图》使得“大中国”概念深入人心。
《放马滩秦墓地图》之一第二张地图,当推《秦地图》。
秦灭六国,一统九州,再次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地图”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这便是手编制《秦地图》,标志着“大中国”版图的形成。
刘邦攻进咸阳的时候,其他人都在抢金银珠宝,围唯独萧何抢了一堆秦律令和图书典籍,其中就包括《秦地图》。
为更好收藏这些档案文集,萧何还专门建造了一座叫做“石渠阁”的大房子,用途和今天的档案馆差不多。可惜了萧何的一片苦心,王莽篡汉的时候,包括《秦地图》在内的很多资料,统统被销毁了,成为一个历史的遗憾。
汉代及其以后历代中国疆域,都是在《秦地图》版图上变化出来的。西汉时的全国地图叫《舆地图》,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秦朝疆域版图基础上,首次将中国疆域面积开拓到了万平方公里。
唐朝全国地图《十道图》之一第三张地图,当推《十道图》。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全国性测绘地图,开启全国性基本地图测绘先河,这在当时的世界绝对处于领先地位,标志着“大中国”疆域开始走向精准。
《十道图》中的“十道”指什么?其实就是唐太宗贞观元年将全国划分为十大区域,“十道”就是这么来的。
《十道图》有三种版本,均为多卷本,前两种版本的《十道图》均已失传。那第三版的《十道图》现存何处?说起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
唐朝《十道图》对中国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宋太宗曾命人制过一幅《淳化天下图》,这张地图就是参照唐朝旧图绘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