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巡回表演带给林德伯格大量实践经验,两年中他飞行了多次,但全无技术训练。年,他报名参加了陆军空中预备队的一年期课程,希望弥补这一不足。该课程提供当时最先进、最具挑战性的培训。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了上尉军衔。可惜,年5月林德伯格的父亲因为神经系统疾病过世,他骄傲的成绩也就哑了火。由于军队里没有空余岗位,他找了一份从圣路易斯运送邮件到芝加哥的工作,开着性能不稳定的廉价飞机穿越种种逆境,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凭借此种别具一格的磨炼过程,到年春天林德伯格已经成为一名远比竞争对手们更娴熟、更有天赋的资深飞行员。此后发生的一件件事情都说明,在25岁的年纪上没有任何飞行员能比林德伯格更优秀。从许多方面看,林德伯格年取得的最大成就不是飞越了大西洋,而是找到了一架能飞越大西洋的飞机。不知怎的,他设法说服了圣路易斯9名铁石心肠的商人支持自己,还让他们相信一架名为“圣路易斯精神号”的飞机,对本城商业前景有莫大的好处。这个主张其实很值得怀疑,支持者们更有可能碰到的情形是:一名理想主义的年轻人白白死掉了,而他们与之扯上了关系。可这个念头就算他们想过,似乎也并未令其产生困扰。到年深秋,支持者们许诺为林德伯格提供美元的资金,再加上他自己存的美元从任何角度考虑,这都不是一笔充裕的本钱。但林德伯格希望,如果走运这笔钱就够他弄到一架能跨越大洋的单引擎飞机了。年2月初,林德伯格搭乘火车前往纽约与“哥伦比亚号”飞机的东家查尔斯·莱文会面。两个月后,钱伯林和阿科斯塔就将驾着这架飞机创下世界耐力飞行纪录了。这次会面钱伯林也在场,此外还有脾气好、才气高的飞机设计师朱塞佩·贝兰卡,不过两人都没说太多话。见面的地点是曼哈顿伍尔沃斯大厦的办公室。莱文听了林德伯格的提议同意按美元的价格把飞机卖给他,这件事相当令人意外,因为直到那一刻钱伯林还打算自己开着飞机到巴黎去呢。价格是很公道的,这架飞机无疑位居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飞机之列,甚至只有它有能力载着林德伯格去欧洲。林德伯格自然心花怒放,回到圣路易斯开出了支票并确定支持者们也认可。之后,他再一次回到纽约完成交易。就在林德伯格交出现金支票全额购买的时候,莱文轻描淡写地说虽然自己很乐意按约定继续交易,但必须保留选择机组人员的权利。林德伯格大吃一惊。这个主张太荒唐了,他不可能买下一架飞机,又让莱文指定飞行员完成飞行来收获一切荣耀。林德伯格这才发现,在做生意方面查尔斯·莱文是个惹人恼怒的天才,此前此后也有许多人产生同感。凡是跟莱文打过交道的人,都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怀疑他、鄙视他。6月没过完时,贝兰卡也将结束与莱文的合作关系。林德伯格拿回了支票,搭着火车落寞地回到了圣路易斯。林德伯格眼下的局面实在堪忧。绝望之下他打电话找到圣迭戈规模极小的瑞安航空公司,询问能不能为飞越大西洋专门制造一架飞机,如果能,要花多少钱,多长时间。回复来得很快,并出乎意料地令人振奋。瑞安航空公司可以在60天内造好飞机,价格是美元,引擎安装额外算钱。原来瑞安航空公司对这笔生意的需求之迫切,不亚于林德伯格对飞机的需求。2月23日,林德伯格第25个生日之后不到3星期,动身飞往巴黎的前3个月,林德伯格赶到圣达戈瑞安航空公司的工厂见到了老板马奥尼和总工程师唐纳德·霍尔,他们也只比林德伯格大一点点。虽然公司名字还是瑞安,但几个星期前刚卖给了马奥尼一因为时间太紧,公司还来不及改名。唐纳德·霍尔也才加入公司一个月,可他对林德伯格而言是真正幸运的突破口,因为霍尔是一位既有天分也很勤奋的设计师,这两点都是林德伯格急需的。接下来的两个月,瑞安公司的所有员工全力以赴地动手制造林德伯格的飞机。霍尔一直干到筋疲力尽,曾一度连轴转了36个小时。若非如此,这架飞机不可能这么快就造好,但那时的瑞安有太充分的理由卖力工作。瑞安一直没有订单,林德伯格来的时候公司正濒临破产。很难想象员工们对这个中西部来的瘦高年轻人有些什么看法:林德伯格天天围着他们转悠,用不耐烦但又竭力克制的态度怀疑他们的一举一动。不过,林德伯格和霍尔相处得非常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圣路易斯精神号”以当时的瑞安M-2机型为基础,但为让飞机适合跨洋飞行必须做很多调整。由于燃油负荷超乎寻常,霍尔要重新设计机翼、机身、起落架和副翼,每一项都是大任务。当然,他们做的很多事情纯属兴之所至,要不就是靠猜测有时大胆得叫人咋舌。一开始,他们对从纽约到巴黎的大圆弧航线到底有多远并无概念,就去公共图书馆找到地球仪,用一根绳子进行测量推算。靠着这样的手段他们造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架飞机。林德伯格不愿夹在发动机和燃料箱之间,因为此前已经有太多飞行员在迫降时这样惨死。故此,主油箱放在飞机前头通常设置驾驶舱的位置,而驾驶舱则往后挪。这种设计遮挡了林德伯格前方的视野,但这对他来说倒没有你所想的那么困扰。起飞时,由于飞机要往后仰,他反正也看不到前面的地面,而一旦升空,他要飞越的则是空无一物的大洋。他可以靠着“蟹行”稍微弥补这一缺点,也就是往前飞时略微侧转,驾驶舱的一侧就暂时变成了前窗。即便如此,从前当过潜艇水手的机械师查理·伦道夫还是为飞机安装了一台简单的潜望镜以防万一,不过林德伯格从没用过。成品飞机怎么形容都好,反正绝非高档货。林德伯格靠着两块脚踏板操纵飞机,两腿之间还有一根棍。仪表盘上有10种简陋仪表六一算上时钟的话,也可以说是11种。但燃油表却全无踪迹。林德伯格觉得燃油表不够可靠。他将手动计算自己的油耗,尽管这基本上可算是超难度计算题了:要么他的燃油足够,要么不够。这架飞机也没有刹车,年时几乎所有的飞机都没这东西。大多数情况下这样装备没什么问题,但后来每当林德伯格降落时就有人群蜂拥至跑道上,这就叫人甚感不安了。飞机的框体覆盖以秘鲁棉,涂上了6层含铝颜料-这是一种芳香清漆,能让棉层缩小,使之紧紧地包裹着木制和钢管骨架。虽然“圣路易斯精神号”看起来充满金属质感,报纸也经常如此报道,但它其实只有机鼻整流罩部分是纯金属。飞机内外只隔着一层薄薄的蒙布,机舱里的声浪震耳欲聋,它看起来单薄得叫人不放心,就有点像是顶着帐篷飞越大洋。林德伯格和其他打算飞越大西洋的竞争对手们有点太着急了,当时籍籍无名但却了不起的一项发明尚未问世,也就是美国铝业公司发明的新型无腐蚀性铝材“铝衣合金”,当年年底就将推出。其后的80年,地球上制造的几乎所有飞机都使用铝衣合金覆面,但年夏天却还不是。林德伯格好歹有了一副金属螺旋桨,它比前不久还在使用的木质螺旋桨更可靠、更防裂。美国飞行员跟欧洲对手们比起来还有一点优势,只不过当时没人明白。他们都使用加利福尼亚生产的航空燃料,这种燃料燃烧更干净续航里程更长。没人知道它为什么更优越,因为那时还没人理解辛烷值,但靠着它大部分美国飞机都飞越了大洋而其他飞机却在海上失了踪。装备完整的“圣路易斯精神号”,一如后人时常评说的,比会飞的油箱好不了多少。虽然它比几年前的飞机外形更为圆滑,却仍存在很多天然的短板:引擎的气缸外凸,支柱和拉索过多,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用固定起落架两个轮子悬空在风中拖曳,就像是胳膊伸出了车窗。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飞行里程,它摒弃了每一盎司不必要的重量。林德伯格没带任何不必要的东西。据报道,他甚至把地图的白边都给剪了。因为许多设计都有妥协,飞机不如理想中那么稳定,这叫霍尔感到极为困扰。但此刻没时间让它变得更好了,林德伯格相信多付出些驾驶的精力,有助于他保持清醒。“林德伯格并不想要一架创新的飞机。”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的亚历克斯·斯宾塞说,“他只想要经过了实践考验的技术。”只有马力的莱特J-5旋风式发动机是全新设计的,它是这架飞机上唯一使用的最新技术。J-5发动机采用空气冷却,比传统的水冷式发动机更简单、更轻便、更可靠。结语它还有另外两个好处:它是当时全世界第一台整合了塞缪尔·海伦钠冷阀的机器,解决了排气阀过热自燃的问题;而且带有自润滑摇臂,可数小时安心运作无碍。年,理查德·伯德飞往北极的飞机上首次使用了J-5,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讽刺的是,伯德恐怕从未到过北极附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