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相关气象机构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的分析数据,在年9月1日-年9月21日期间,从太平洋地区到印度洋地区,百帕高空的速度势呈现出极强的差异——太平洋地区呈现强负值,而印度洋上空呈现强正值,如同巨大的“八卦阵”。这种高空速度势代表的是这一地区气流活动的差异,强负值意味着这一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活动将比较强盛,云雨更多,而强正值则代表着这一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对流活动将比较少,会更加干燥。而具体一点时间数据来看就更加清楚的看出这种趋势——来自NOAA相关机构的分析显示,9月18日-9月24日期间,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呈现极强的正值,而大西洋和非洲多地则呈现强正值。因此,在上升支控制下的大西洋地区目前上升气流活动比较活跃,这两天飓风活动频繁。但下沉支控制下的西太平洋等地可就不太妙,下沉支的助力下,西太平洋对流匮乏,海洋上庞大的副热带高压笼罩,到处都是干燥的空气,像是沙漠一样干,连带着我国中东部都控制着极为干燥的天气下。大西洋上有多个飓风互动这种天气对于西太平洋来说必然是不太正常的,正如下图所示,因为大气环流、水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西太平洋一般来说都是太平洋上“沃克环流(WalkerCirculation)”上升支的控制区,水汽和降雨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洋区,因此东亚多国往往偏湿润。而像9月中旬这样,西太平洋转为极强的下沉支控制,必然是大气环流出现了重大异常。导致这个重大异常的原因目前还暂时不太清楚,但目前我们已经确定感受到了这个重大异常带来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多地出现了极强的“秋燥”,从9月27日的卫星云图上看,从我国中东部的江南华南一直到西太平洋深处,尽管有一些热带云团在活动,但更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晴空区,这正是异常下沉支带来的影响。而受其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多省接下来仍然可能会很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