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让情感调频特约作者/池边梅
总有人问一个亘古无解的问题: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宇宙的起源真的是盘古手托天脚蹬地打开的混沌世界吗?
《时间地图》就是这样一本写满人类神奇故事的书。
它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之旅,从宇宙的诞生开始,去了解太阳系、地球、月球的奥秘,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征程。
《时间地图:亿年的旅程》由西班牙人克里斯蒂娜朱因特著,克里斯蒂娜洛桑托斯绘图,唐正仪翻译,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它漂亮的图片,色彩柔和,栩栩如生;精美的文字,简单明了。这些图片和文字揭秘了宇宙的奥秘,让我们看到生命奇迹如何出现,人类又是如何迁移的。
从时间上来讲,本书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诞生这一漫长时期的发展历程。
01、宇宙是如何诞生的
科学家说,宇宙诞生于一场大爆炸。这场大爆炸中文名字叫“宇宙大爆炸”,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气势磅礴?
它的英文名字叫“bigbang”,特别像中国的象声词,给人一种感觉,就是重物撞击,才有大爆炸的。”BIG”是“大”的意思,“bigbang”就是很大的撞击声,突然的巨响。
大爆炸之后,到处都是星云,看不到尽头,这些星云由特别特别热的尘埃构成,然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直滚着,好像永远不停歇。
这些尘埃与空间,时间,一起构成了宇宙。宇宙里面,有恒星、有太阳系、有地球和月球。
过了1.8亿年,出现了恒星。这些恒星,时不时地你撞一下我,我撞一下你,总要搞一些事情。慢慢地,就有了行星。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太阳系。
那些在太空里找不到家的石头,就是彗星、陨石和小行星。知道吗?彗星就是拖着长尾巴的石头,那些长尾巴,就是尘埃。
陨石就是我们说的流星。流星不想在太空玩,偏偏要飞越大气层,落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砸个大坑,是不是特别调皮捣蛋?
陨石都能飞到地球上,我们是否能到太阳上玩?
是否有不融化的火箭?不惧怕太阳的高温呢?
如果有一天,真能造这样的火箭,人类就可以穿越太阳系,揭秘更多关于宇宙的神话了。
02、恐龙怎么没有了
地球是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地球是一个爱跑步的孩子,它整天围着太阳跑,当然,它不是胡乱跑,它每天按着一定的轨道跑圈圈,这个圈圈,叫公转。跑一个公转,就是一年了,因为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上就出现了不同的季节。
除了绕着太阳转,地球还在自转,就像一个人在原地转,前后左右转,这叫自转,自转一圈,就是一天。
太阳,地球、月球,它们三个一直在玩游戏。玩着玩着,地球上出现了生命。这些生命之中产生了氧气。
然后,出现了单细胞的生物、多细胞的生物。地球上的生命越来越多了。它们不断进化,不断成长,像最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从海里偷偷爬到陆地上。
哇,陆地上长了像苔藓一样的植物。还像变魔术一样,长出了叶子,枝条,根茎,植物越来越丰富,把地球装扮得漂亮极了。
有吃的了,小动物就赖在陆地上不走了。在陆地上长着长着,到了2亿年前,小动物长成了恐龙。好多恐龙啊!大恐龙,小恐龙;吃草的,吃肉的;会飞的,会跑的;一个侏罗纪,满满当当都是恐龙啊。
在恐龙时代,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那一整块无边无际的大陆,分不出亚洲,分不出美洲,也不叫澳洲,它叫“盘古大陆”,好像盘古开天辟地,才把大陆开辟出来的。
那1亿多年,恐龙占据着盘古大陆,玩得嗨极了。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恐龙也有旦夕祸福。
在约万年前,一个小行星狠狠地撞击了一下地球。这场撞击,弄得地球尘满面,身满霜,一丝儿阳光也不见。可怜的植物晒不到太阳,没法生长,恐龙也就没什么吃的。
饥肠辘辘地恐龙,最后都饿死了。可怜的恐龙!
03、人类怎么从非洲来的
恐龙消失了,整个星球都成了哺乳动物的世界。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它们大的大到吨,是蓝鲸;小的小到几克,几乎看不见。
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大象,连一个天敌都没有。如果真要给它找出一个天敌的话,那一定是人类了。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在变化。非洲的瓢泼大雨懒散成点点细雨,热带雨林就变成了大草原。原来的树木少了许多,善于攀援的灵长类动物学会了直立行走,为了生存,又发育了大脑,学会了制作和使用工具。
然后,这些人学会了交谈,学会了讲故事。他们简直太能干了。
工具、火和好奇心让这些人类决定四处走一走。没有火车,没有飞机,他们凭借着双脚,穿过河流,越过高山,用脚步丈量着整个大陆。
有一些聪明机智的人,还试着漂洋过海,就像愚公移山那样,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终于,踏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人类的迁移中,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明,学会寻找新的食物和住处,学会发明新的工具,让生活更便捷,更丰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类,也产生了新的特点,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色。
我们今天看世界上的人种,有的黑色,有的黄色,有的白色,有的棕色,但最早,我们的祖先,都从非洲走出来。
这是不是很令人不可思议?
读完此书,会不会觉得我们生活在现在的时代,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宇宙与人类这样宏阔远大的话题,在他们垂髫之年,就深深印在脑海中,实在是人生之幸。
非让情感特约作者/池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