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文:魏岳江
摘要: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九一八”是一道永远的伤疤,而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中,“九一八”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年9月18日,历史的车轮已经翻越88年,但那段悲痛与反抗交织的历史始终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铭记历史;警钟长鸣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使人民军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提供了良机。在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军队建设的新鲜经验,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历史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开辟和坚持的敌后战场,在全国抗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战争进程发展,愈到后期愈显出其重要性。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友军英勇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在抗战的全局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八路军、新四军虽然只发挥了战役和战略上的配合作用,但其极大地牵制和消耗了日伪军,与正面战场一道形成了对敌人两面夹击的战略态势,加速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军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以主力回师确保占领区,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人民抗日武装以独当一面的战略姿态屹立于敌后,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英勇抗击着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导致敌后战场上升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局部反攻和战略反攻阶段,我军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日伪军的力量,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进而促成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并捍卫了自己应得的胜利果实。敌后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抗日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敌后抗战无时无刻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着重大影响。中国抗日战争对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如遏制日军北进,策应苏联卫国战争,延缓日军南进,支援美英军太平洋对日作战等,敌后战场均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对此,国际人士不乏公正的评论,一些直接进人敌后战场采访或亲历敌后抗战的国际友人,更不乏客观真实的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之所以能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忠实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制定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在敌后大力宣传、动员、组织与武装人民群众,展开了以军事斗争为中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外交斗争在内的全面对敌斗争,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建成了一支来自群众、依靠群众的人民军队,它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贯彻军政、军民、官兵一致的原则,从而使敌后战场形成团结抗战的整体。这对于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开展广泛而持久的抗日游击战争,是人民军队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的主要作战形式。持久而广泛的游击战争,不仅保存发展了自己,而且牵制和消耗了日军,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壮举。敌后游击战争具有人类以往游击战争所不具备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它主要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战,而是在外线、在敌之深远后方独立作战,在战略上承担着独当一面的任务;它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遍及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它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它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斗争相配合的;它不仅由正规军承担的,而是有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正是这种广泛的群众性酿造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它不是永远停留在游击战状态,而是随着战争的进程,逐步向正规战发展,使之成为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因此,这种游击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这样又广大又持久的游击战争,在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中,都是颇为新鲜的事情”。“这就是中华民族自求解放的战争形态,是半殖民地大国在解放战争的特殊的形态”。
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抗日武装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长期的、残酷的并且脱离大后方的游击战争中,如果没有根据地作依托,人民抗日武装就无法生存发展和坚持长期抗战;而有了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就能保存与发展自己,消灭驱逐敌人,争取抗战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人民军队执行的游击战争同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游击战争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人民抗日武装在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出师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万余人,民兵达万余人,并拥有根据地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2亿多。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日军占领沈阳(图片:新华社)粉碎日军疯狂进攻,坚持敌后艰苦斗争。年是世界法西斯最为猖撅的一年。德国侵占西北欧后又侵入北非和巴尔干半岛,并于同年6月22日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在德国节节胜利的刺激下,于12月8日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继而对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和东南亚的属地发动进攻。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欧、亚、非三大洲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广阔海域,参战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1个。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际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抗战,有利于中国获得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支援和配合;另一方面,日本为扩大战争急于解决中国问题,妄想将中国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基地”,因而加紧了对中国抗日力量尤其是敌后军民的军事进攻,战局反而日趋严峻。从中国战场看,由于年八路军的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本舆论惊呼:“中共势力扩大到这种程度,日本方面是没有想到的”“对华应有再认识”。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年1月16日批准的《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中要求侵华日军“发挥综合战力,给其以重大的压力,力求解决事变”。中国派遣军更是将华北视为“彻底治安肃正”的重点,把第17、第33师团从华中调到华北,使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增至30万。经过八路军沉重打击后,华北方面军强烈意识到,“华北治安的症结就是中共”,因此“肃正的重点,仍然在于剿共”。与此同时,国民党继续坚持积极反共方针,不断挑起磨擦事件,并于年1月悍然制造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到严重损失,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造成极大破坏。在自然条件方面,华北、华中先后发生旱灾、虫灾和水灾,灾情十分严重,给敌后根据地造成严重的物质困难。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敌后战场从年开始进人极端困难时期。但是,敌后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大无畏的精神顽强坚持敌后抗战,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敌人对华北的大“扫荡”,取得了反“蚕食”斗争的胜利,挫败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从年12月尤其是年初起,八路军、新四军普遍实行了精兵政策。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要实行精兵政策,是由抗日根据地面临的极其严峻的形势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为及时而正确地摆脱困境,取得对敌斗争更大胜利的现实需要。
举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年初,欧洲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以中国承认外蒙独立和恢复沙皇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为条件,确定在德国投降后2-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在太平洋战场,美军于2月底控制吕宋岛,6月底占领冲绳岛,从东、南两个方向进逼日本本土。在日本法西斯即将灭亡,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于4月至6月在延安隆重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并规定了解放区的军事任务,即:“动员军队与人民,从各方面来准备大反攻,及准备战略上由以游击战为主到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至大反攻前,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近90万人,控制着17块抗日根据地,总面积90余万平方公里。八路军、新四军的壮大和敌后解放区的发展,为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日本政府拒绝。美国随即出动数百架B-29轰炸机,轮番轰炸日本本土,并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美军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同日,百万苏军进军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中指出: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8月10日至11日,朱德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的名义,连续发布七道进军命令,主要内容为:各解放区任何抗日武装部队均得依据《波茨坦公告》规定,向其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之日伪军发出通牒,限期投降,如遇到日伪军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晋绥、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各以一部兵力向东北进军,配合苏军作战;对收复之各城镇实行军事管制,维持秩序,保护人民。正当解放区军民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之际,蒋介石却于8月11日连续发布三道命令,命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令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等待国民党军收编;令国民党军各部“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上述命令的用意显然是妄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13日,朱德、彭德怀致电蒋介石,严正指出: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并且错得很厉害”。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投降。同日,朱德命令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及其所属部队,除被国民党军包围者外,应立即向解放区军民投降。解放区军民随即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发起全面反攻。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结束语: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由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场全民族抗战。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鏖战,中国人民终于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历史性的辉煌胜利。这个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里程碑。这个胜利,一举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历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