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原作者
[英]凯文·希林顿
摘编
徐悦东
《非洲通史》,[英]凯文·希林顿著,赵俊译,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年3月版
在西方人到来之前,阿拉伯人早就开始了奴隶贸易
在非洲、欧洲和亚洲,奴隶制与将俘虏当作奴隶进行交易由来已久。法老统治时期,俘虏会被从努比亚顺着尼罗河被运送至埃及。西非的一些俘虏会跨越撒哈拉沙漠被运送至罗马人统治下的北非;东北非的一些俘虏则会被运送至波斯湾国家和印度。然而,后来的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组织化程度都超过了早期的零星奴隶贸易。
撒哈拉沙漠中部的盐矿自古以来就使用奴隶劳工。随着跨撒哈拉贸易扩展、穆斯林渗入北非,以及加纳帝国崛起,使用奴隶劳工的需求急剧猛增。伊斯兰教法不允许穆斯林奴役穆斯林同胞,所以北非商人从撒哈拉南部非穆斯林社会中寻求奴隶,将俘虏运到北非做奴隶便成了家常便饭。起初,奴隶数量很少,只占8世纪后跨撒哈拉贸易的一小部分。然而,在随后的11个世纪内,约有万非洲人跨过撒哈拉沙漠被贩卖为奴,东非和东北非有万人被运到西亚贩卖为奴。
伊斯兰世界的奴隶不同于美洲常见的那种在种植园劳作的奴隶。男性奴隶多会被送进军队并皈依伊斯兰教,成为北非的穆斯林,一些先前是奴隶身份的人后来也担任了高级职务。女性奴隶需求量很大,她们往往会做婢女或妾。西亚—北非伊斯兰世界的女奴隶情况大体一样。
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长期存在某种形式的奴隶或奴役劳动。在大型集权化国家,俘虏常常被纳入经济生活和社会中,几乎成为实现国家发展和扩张的一种手段。小型、非集权化的群落则把战俘当作外来人,战俘有时也会被赎回故土。大大小小群落的市场有时也会出售奴隶,但并非常态。抓捕战俘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售。然而11世纪后,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国家的统治者渐渐地皈依伊斯兰教,为了给跨撒哈拉贸易提供战俘,他们的军队开始对近邻的非穆斯林发动袭击。这种人口交易至少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也有一些。总的来说,非洲的奴隶贸易持续了近1年,但从未达到欧洲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规模。
欧洲人的“slave”一词就源于无偿使用斯拉夫人进行劳动
当葡萄牙人沿西非海岸开启探险之旅时,其长远目标是到达印度。葡萄牙人想绕开北非伊斯兰地区,直接进入西非黄金产地。此举将为资源匮乏的葡萄牙提供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毕竟众所周知,西非撒哈拉以南地区是西欧铸造金币所需黄金的主要来源地。一旦进入黄金产地,从此地获得的财富将足够支持葡萄牙人去开展环绕非洲南端、进入印度的探险计划。最终,葡萄牙人成功经南部路线到达了印度,绕开了穆斯林控制的西亚贸易路线。葡萄牙人希望能从印度的香料、香水、丝绸和其他奢侈品贸易中获得丰厚回报。
葡萄牙人于年修建的加纳埃尔米纳堡。葡萄牙商人,后来的荷兰、英国商人把埃尔米纳堡作为奴隶、黄金和欧洲出口产品的贸易基地。此类城堡有两个功能:1.避免特定地区的贸易竞争;2.关押那些即将踏上跨大西洋航运船只的奴隶。图片来源:demerzel21/iStock。
15世纪70年代,葡萄牙帆船首次到达了西非沿海地区阿肯黄金产地的南部。葡萄牙人在那里修建了埃尔米纳堡(ElminaCastle),用来保护他们的贸易据点以防其他欧洲竞争者。起初,葡萄牙人用铜制品、黄铜和欧洲产的布料换取黄金。葡萄牙人给当地非洲人带来的正是当地人以前从桑海、跨撒哈拉贸易中获得的物品。葡萄牙人也贩卖给他们少量奴隶,这些奴隶是从尼日尔河三角洲附近的贝宁王国买来的。阿肯森林地区的黄金开采也使用过奴隶劳工。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把从印度洋贸易中获得的子安贝、精致布匹也加入与当地人的贸易当中。不久后,阿肯黄金产地的一半产量就转移到南方—远离桑海和跨撒哈拉贸易,转运至沿海一带的欧洲贸易要塞。
15世纪80年代,葡萄牙人在几内亚湾(GulfofGuinea)发现了两个无人岛:普林西比(Príncipe)和圣多美(SoTomé)。后来,葡萄牙定居者在这两个岛屿肥沃的火山土上开辟了大量甘蔗种植园,并使用非洲奴隶劳工进行生产活动。
14世纪和15世纪初,地中海诸岛屿、西班牙南部和葡萄牙出现了甘蔗种植园。甘蔗种植园里的奴隶劳工,既有来自北非的战俘又有来自俄罗斯南部地区的斯拉夫人(Slavs)。事实上,欧洲人的“slave”一词就源于无偿使用斯拉夫人进行劳动。随着葡萄牙人夺取了马德拉群岛(Madeira)以南至圣多美岛之间的大西洋诸岛屿,他们也把糖料种植园扩展至热带地区。
16世纪早期,圣多美岛是欧洲甘蔗市场最大的单一供应者。最终,圣多美岛的种植园制度,即欧洲人享有所有权和管理权,使用非洲奴隶劳工耕作,成为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种植园奴隶制的模型。
最初在西非热带沿海地区活动时,葡萄牙人就从当地酋邦购买俘虏再转卖为奴隶。15世纪和16世纪早期,俘虏主要来自塞内加尔和冈比亚地区,转运至西班牙南部地区和葡萄牙的农场、种植园。尼日尔河三角洲与刚果河地区的奴隶则被运至圣多美岛。
埃尔米纳堡内部,待售奴隶就关押在市场储藏室。图片来源:mtcurado/iStock。
年,哥伦布开辟了跨大西洋的航路,发现了热带的“新世界”,以西班牙人为主的欧洲人很快便掀起了殖民和开发热潮。欧洲殖民者很快认识到有必要输入大量劳动力在新大陆的金、银矿和加勒比海岛屿的烟草种植园里劳动。面对殖民者的严酷对待和陌生的欧洲疾病,美洲印第安土著很快就屈服了。双方接触的头年里,在加勒比海岛屿上,接触过欧洲人的美洲印第安土著死亡率高达90%甚至以上——要不死于欧洲人的暴力,要不死于疾病。16世纪早期,欧洲罪犯和放逐者被运送到美洲,但数量很有限且易得热带病,他们往往活不了多久。面对这些问题,中、南美洲的欧洲殖民者转向非洲的奴隶劳工。非洲人对热带病已有一定的免疫力。非洲人也有金属加工、采矿和热带农业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葡萄牙人的经历表明,在西非沿海地区总会有地方统治者向他们出售战俘和罪犯。而且,圣多美岛的例子也说明,在种植园使用非洲奴隶劳工是可行的。
年,第一批被卖为奴隶的非洲俘虏跨大西洋运输了过来。在此后的头年里,虽然每年数量相对较小,但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在稳步增长。自17世纪30年代开始,先是荷兰人,后是法国人、英国人都参与到奴隶贸易当中,巴西、加勒比海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快速扩大。随着奴隶劳工需求的提升,西非的奴隶贸易规模越来越大。自此,出现了持续年之久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奴隶贸易。
在三百年中,至少有1万非洲人被卖到美洲为奴
沿海奴隶贩子有读写能力,但是关于西非奴隶贸易的记录似乎都没有保存下来。而欧洲和美洲各类档案馆保存了大量航海日志和货运清单。细心的研究者也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发现了大量关于奴隶拍卖和种植园的记录文献。
15世纪葡萄牙人的探险和贸易
18世纪末出版的一批书,记叙了奴隶的个人经历。这些著作是从非洲人的角度提供的关于奴隶贸易的第一手资料。最著名的作品是奥劳达·埃奎亚诺,即古斯塔夫斯·瓦萨的自传。年,他的英文自传《奥劳达·埃奎亚诺或非洲人古斯塔夫斯·瓦萨一生趣录》(TheInterestingNarrativeoftheLifeofOlaudahEquiano,orGustavusVassa,TheAfrican,WrittenbyHimself)首次在英国出版。奥劳达·埃奎亚诺在世时,这本自传就出了9版。
同时,这本书也推动了废除奴隶贸易运动的发展。奥劳达·埃奎亚诺更愿意别人叫他瓦萨,18世纪中期他出生于伊博人之地,即今天尼日利亚东南部地区。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被抓、被运到沿海、被关押在开赴美洲的跨大西洋运奴船的经历,也讲述了自己随运奴船辗转于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和加勒比海,在英格兰接受教育,最终赎回自由身的经历。自传结尾处他写道,自己已是自由人—海员、探险者和商业合伙人。
近来,南卡罗来纳州发现了一份洗礼记录,一些学者据此怀疑瓦萨是否出生于非洲。但是,这一怀疑本身也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洗礼记录没有那么重要;一些学者指出瓦萨对那时伊博人的情况叙述准确,种种细节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无论真相为何,大多数学者都相信瓦萨经历的真实性。瓦萨的证言和同时期其他人的证言,都是非洲人经历奴隶贸易以及他们在新世界遭受奴役的直接证据。特别是,瓦萨的证言展示了横跨大西洋的“中途”(MiddlePassage)那骇人听闻的境遇,引起了世人普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424.html